透過科技及文創事業申請上市櫃公司,統計顯示,掛牌來有表現最好創造出翻倍股價,但同時也有不如預期、遲遲未能轉盈的企業,「破發(跌破承銷價)」後持續創下新低價。法人指出,如何挖對寶,可從基本、籌碼與大股東背景掌握賺錢密碼。

券商承銷部主管指出,投資人想從中掌握潛力公司,業績是推動股價關鍵,尤其不少生技企業為了籌資,會說大故事,但基本面有沒有改善是另回事,可透過定期追蹤獲利來發掘潛力股。

其次,這類公司有不少獲大股東加持,也能做投資參考,如市場耳熟能詳的中裕、益安、順藥等,背後分別有潤泰及晟德集團做靠山,健亞、晶心科、智擎與藥華藥等,獲得行政院開發基金注資,有海外大咖加持者,以指紋辨識IC設計廠神盾最具指標,大股東包含財力雄厚的主權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GIC)。

第三,部分科技及文創事業申請上市櫃公司,已有不錯獲利,籌碼流通性及市值也能容納大型機構,有投信、外資等頻繁進出,甚至連續買超公司,未來表現更具爆發力。

如中裕獲藥證審查,漲勢拉動市值暴增,連被動式基金都要追蹤,進一步拉抬股價,累計今年來,外資買超中裕1.2萬張,激勵股價狂飆五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