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松友里民在中秋夜集結抗議北市府「先斬後奏」,將嘉興街垃圾轉運站,悄悄遷往北市府婦幼警察隊附近、原為公園處苗圃的腹地。(記者周彥妤攝)

2018-09-24 22:56

〔記者周彥妤/臺北報導〕今天是中秋團圓日,但臺北市信義區松友里民晚間集結抗議市府「先斬後奏」,將嘉興街垃圾轉運站,悄悄遷往北市府婦幼警察隊附近、原為公園處苗圃的腹地,因垃圾臭味熏天;裏長更直指,環保局官員稱是市長柯文哲為在選前交出嘉興街三興段公宅的「剪綵成績單」,纔出此下策。對此,環保局表示,市府毋須暗渡陳倉,一切均照規矩行事。

由嘉興街遷出的信義區垃圾轉運站,原址市府規畫興建三興段公宅,新址則位於信義路與松德路交叉口,鄰近象山捷運站,地處北市府婦幼警察隊旁,距離臺北101約900公尺。

松友裏長張海秋表示,三週前議員秦慧珠召開的協調會上,市府還允諾暫緩實施,不料近日開始發現環保局人員、車輛進駐,就此開始運作,完全未徵得當地居民同意。

張海秋提到,柯文哲有意在嘉興街環保局垃圾轉運站興建公宅,「當時協調會上,環保局的官員更說,是為了要讓市長順利趕在選舉前剪綵」。

現場抗議的居民告訴記者,市府沒有與社區溝通,明明承諾先暫緩,10多天前卻突然在原為花圃的腹地設置垃圾轉運站,「偷偷進來,我們都不知道」,隨後垃圾臭味經日曬後,發出陣陣惡臭,生活品質大打折扣,直到耳聞居民抗議風聲後,趕緊清洗現場,今天才會沒味道。

環保局副局長盧世昌則表示,考慮當地居民人少,市府才將垃圾轉運站遷至該地;對於居民指曾允諾暫緩實施,盧則說,「沒有得到暫緩實施的訊息,而是還是有實施設置的必要。」他強調,市府做的是公務事,無須偷偷摸摸。

盧世昌說,清潔隊運收信義區內的資源回收物(包括廚餘)、大型廢棄物後,到該地整理後,從小車轉至大車,再送到資源回收廠,純粹是「轉運」,不是居民想像的「限時垃圾收受站」,環局並未堆置垃圾,且每天清洗場地3次,都有專人管理,幾乎沒有異味傳出,「如果真的異味重成這樣,怎麼可能趕在一天就清除?」

北市松友里民在中秋夜集結抗議北市府「先斬後奏」,將嘉興街垃圾轉運站,悄悄遷往北市府婦幼警察隊附近、原為公園處苗圃的腹地。(記者周彥妤攝)

北市松友里民在中秋夜集結抗議北市府「先斬後奏」,將嘉興街垃圾轉運站,悄悄遷往北市府婦幼警察隊附近、原為公園處苗圃的腹地。(記者周彥妤攝)

北市松友里民在中秋夜集結抗議北市府「先斬後奏」,將嘉興街垃圾轉運站,悄悄遷往北市府婦幼警察隊附近、原為公園處苗圃的腹地。(記者周彥妤攝)

北市松友里民在中秋夜集結抗議北市府「先斬後奏」,將嘉興街垃圾轉運站,悄悄遷往北市府婦幼警察隊附近、原為公園處苗圃的腹地。(記者周彥妤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