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板找的三个Committee,我后来有去查一下他们的来历。一个是高能理论学家,我以前有去听过她的课;一个是高能实验学家,做的是我们的对手CDF Collaboration,我以前常看到他在系馆晃来晃去;第三个是个年轻的助理教授,电机系与物理系合聘,我并不认识。

应老板要求,我预约了六月二十日星期一中午十二点的视讯会议室rehearsal。虽然用了几张之前去Pheno Symposium的投影片,不过由于简报的听众和方向都不同,因此我还是花了很多时间修改以及做新的投影片。搞到三更半夜最后做了二十一张,包括一张封面,三张分隔页,没有backup slides。所以实际内容是十七张,而规定的简报时间是二十分钟,我想这应该是很恰当的时间分配。

不过我的简报还很喜欢一招:投影片只列重点,口头讲的会比投影片的内容多。而且会尽量让不同张的内容连贯起来。兼之视讯报告,我不能只是指出我正在讲解的图,而必须口头说明是哪一张。所以隔天rehearsal的时候我讲了二十九分钟。我老板是说没关系,他基本上觉得我讲得很令人印象深刻(impressive)。他说他特别喜欢我讲解时的某些idea,不过我们还是一张一张检讨需要修改的地方,以及讲得比较差的地方。我老板提醒我哪些东西一定要强调,包括我主要贡献的部份。另外我老板提醒我说考试时我要全程开skype,他们关门讨论前会先叫我断线,结束后我老板会用skpye chat叫我重新连线。

隔天是美东时间上午十点考试,在芝加哥当地时间九点。因为我去实验室必经的路正在修路,而绕路会多花很多时间,所以我八点半就出发了。还好在这个时段修路的地方没有严重塞车,我到的时候是八点四十五分,提著电脑跑到五楼的视讯会议室The 5th Dimension,却很讶异地看到会议室早有人在——两个德国人一个阿共,正在连线到法国。我很紧张地说我有九点的预约,德国人不慌不忙地看了看表,叫我稍安勿躁,现在才八点四十五分。虽然昨天我和老板有说好早十分钟连线,不过现在也没办法了,只好在那边等他们结束。

还好大家很准时,我也来得及连线。我老板昨天有请在Rochester认识的学生帮Committee连线,不过我因为想把镜头对准投影萤幕,不小心把影像连接线弄掉了;好不容易才接回去。还好在此同时Committee也在准备,查看我的成绩单和书面报告。

准备就绪后,我老板说:
「It's a bit unusual to have a video qualify exam, huh?」

其中一个Committee说很久以前有过类似的案例。接著理论学家问我:
「你是不是来之前有拿过硕士?」
「是。」
「你在这里有修过什么课吗?」
「我修过量子力学、电磁学......」
「噢,我发现这份成绩单是从2009年开始......所以没有修课纪录!」

理论学家似乎是主持人,问完了之后就叫我开始报告。


(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