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加盟=「一本萬利」?但真正能做到「一本萬利」的往往只是國外成熟的品牌,如麥當勞、星巴克、沃爾瑪等。儘管這些品牌也面臨本土化的變異,但萬變不離其宗,核心要素基本不變。反觀很多中國的連鎖加盟體系,規模稍大,「複製」稍多,就開始出問題,不要說「一本萬利」,甚至連盟主都倒閉。

最近快遞界的事兒登上了風口、浪尖兒

前幾日順豐順利借殼上市,順豐控股的股票開盤即漲停,快遞界、股市鬧得沸沸揚揚...

快遞界的另一大巨頭——中通。近日發布的2016年Q4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報顯示,中通快遞2016年全年收入97.89億元,相比2015年增長60.8%;毛利潤34.43億元,比2015年的20.88億元人民幣增長了64.9%;經調整的凈利潤為21.65億元,比2015年增長76.8%。規模效應進一步凸顯,利潤直逼順豐。

順豐和中通這兩家快遞公司,包括公司的創始人王衛和賴梅松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低調,經營理念上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二者在經營模式上卻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一個是直營,一個是加盟。

說起加盟的經營模式,不由得讓小編想到了快遞界的一大軒然大波事件——春節過後快遞公司圓通「被倒閉」事件。事情的起因竟是圓通北京一家加盟商因春節返工不及時,出現了快遞積壓。之後,圓通在西安等地也出現了爆倉的情況。風波雖然以圓通發澄清公告而平息,但從中暴露了加盟模式的後遺症。加盟模式曾是連鎖行業業績狂飆的祕訣,但此刻卻是動搖其大廈基石的蟻穴,問題重重。

為什麼國內品牌頻繁出現加盟越多,倒閉越快、甚至拖垮盟主的現象。加盟經營模式的連鎖企業在加盟中應該怎麼做?需要注意什麼?

複製的是核而不是殼

連鎖加盟平臺的整個運營管理系統,可以簡單梳理為三部分:運營管理體系、培訓體系、督導體系。運營管理體系是需要複製的內容,培訓體系是進行複製的方法,督導體系是進行監督控制的保障。

在理論上,我們希望先沉澱好運營管理,有一套清晰的商業盈利模式,並對這套盈利模式的可複製性進行評估、提煉,再進行培訓,而後進行督導。

賣品牌,不光是賣CI,賣產品和服務,而是賣運營模式,以及掌握這套運營模式的人才。但在現實中,往往很多都沒準備好就開始忽悠了,所謂萬事不備,猛吹東風,結局可想而知。

一些品牌商將加盟想得很簡單,只想著如何搶佔市場份額,獲得規模效應,以為把自己的招牌一賣,就各安天命,而不想著如何指導、保證加盟商在預期內盈利,如果在預期內無法盈利,則加盟商變卦是自然的事。

肯德基在國內的加盟費曾經高達七八百萬,應者如雲。肯德基之所以收這麼高的加盟費,不但是為了獲利回套,更重要的是設置一個高門檻,確保加盟者願意跟肯德基的營運模式操作,否則加盟商的高額投資就付諸流水。

一些品牌商,雖有一套「完整」的運營手冊,但手冊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卻有問題,比如:品牌商的旗艦店是大賣場,營業員很多,但加盟商是小賣場,營業員只有一兩個,整個管理模式都不一樣,而這些不一樣更多的是體現在細節管理上。

另外,品牌商通常都是運作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多年,積累了不少經驗,也沉澱了不少人才,更有很多天時地利的因素,有些優勢是不可再生的,有些資源是稀缺的,品牌商之所以盈利,跟這些優勢和資源息息相關,但加盟商短期內卻無法擁有。因此,品牌商一定要評估好加盟商盈利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否則,加盟商便會拖累品牌商,把品牌商辛苦建立的偉業拖向深淵。

從企業文檔標準開始

也許很多人會說:所有這些問題,最核心的根源在於缺乏人才。

那麼:連鎖加盟品牌的人才最關鍵的素質是什麼?我的答案是:對標準化的認知、捍衛和執行!

近幾年,逸馬顧問一直從事為品牌商打造人才的工作。我們從高校招聘高素質的大學畢業生,通過嚴格的訓練,變成品牌供應鏈各個環節的儲備人才。學員們聰明、好學,追求增值—為企業增值,為自己增值……有許許多多的優點。幾年下來,我們總結訓練成果發現,我們投入最多精力的,是學員對標準化的執行。

現今是資訊時代,企業內外部信息太多,我們必須提高學員的信息素養。其中如何高效處理大量的文檔信息是關鍵。

很多人習慣了寫一份報告開一個文檔,導致電腦裏各式文檔一大堆,時間長了,連自己都難以尋找,也沒時間翻看,別人就更不用說了。我們曾經讓員工在公司內部網,尋找他自己三個月前寫過的一個文檔,找半天也找不到。

企業常常要救火,根源是信息不準確、實時,等到問題出來了大家才知道,因此,搭建好的信息系統是重中之重,好的信息系統就像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讓企業防患於未然。但是,一個略有規模的信息系統,必然信息滿天飛,有的企業,每天大大小小的文檔有上百個,加起來超過十萬字,而且很多報表、文檔需每天更新,信息量如此龐大,管理如何達致高效、低成本、扁平化,標準化非常重要。

標準化是通往高效管理的高速公路,讓任何車輛(部門、項目、新人)一上來都能不費力氣地前行。

標準化就是成本和效率

逸馬顧問曾經在企業裏以物流為例,幫助大家認識標準的重要性,起到不錯的效果。

曾與一位賣皮具的老闆打交道,他說最近接了一張很大的國外訂單,很麻煩,各種包裝盒子的尺寸、重量都要規定得死死的,就因為外包裝紙箱不符合規格,結果要重新做,延誤了貨期,最後被罰款。而內銷就很簡單,對外包裝基本沒有規定。

我們屬下的工廠是長期做國外訂單的,對於這個規定已經習以為常,但我想問大家是否思考過,為什麼國外訂單這麼麻煩呢?

如果以我們的倉庫管理和物流標準,肯定不明白老外為何如此挑剔;我們的倉庫都是以人工為主,倉務員推著叉車,找到庫存的位置,調整叉車將貨物拿出來,大一點,小一點沒關係,重一點,輕一點也沒關係。

而現代的物流倉儲基地全部是自動化操作,倉庫是立體式的,只要將貨物基本數據輸進電腦,則各種物流自動化設備就會啟動,存取都無需經過人工。

如果某車貨的包裝標準不一致,則意味著難以進入主要的物流通道。原因是不能為了這車特殊的貨物,啟動其他物流自動化設備。另外,體積不符合標準,會造成空間的浪費—無論是運輸還是倉儲的空間。

出口的貨物,從集裝箱,到碼頭,到船運,到物流中心,到分拆,再到終端,整個物流供應鏈,工具、設備都是配套統一的,可以一條龍順暢地走下去,如果有一船貨是特殊的,則一條龍就要全部調整,成本、時間都劃不來。

這就是標準化的威力!

現代物流最重要的是信息化和自動化,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標準化的前提下。

作為個體,我們總是習慣了選擇自己最喜歡、最方便、最容易的做法,所以我們喜歡個性化,確實,從個體而言,標準化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但從整體來說,只有標準化才能節約大量的成本和時間,極大地提升效率。

標準化,只有站在整體的高度才能理解是怎麼回事。

強化員工的標準意識

有一篇文章是這麼寫的:「沃爾瑪崇尚的是西方流水線式的操作,上至管理人員下至營業員,均屬於流水線上的一個部件,任何違反指令的操作,均被禁止,這對於崇尚人情味的管理的中國員工來說比較難以接受的。另外一個方面,流水線式的操作對員工的安分守己要求程度比較高,機械性的重複勞動打擊了員工的積極性,導致了不少高素質人才的流失。」

在我看來,這段話恰恰反映了中國員工對標準化的認識不到位。

西方管理講團隊協作,是建立在標準化的基礎上,而我們的團隊是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合作意願、默契。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境外人士談起在中國做加盟連鎖的難處,不約而同的都說是地區差異性。

英國怡和集團中華區總裁曾經告誡我:做品牌,最重要的是小心差異性,不要說遠了,光廣州和佛山就不一樣。

有人分析說,原因是境外企業不懂中國的國情民性,應對能力不足。在我看來,除此以外,核心原因也許是他們崇尚標準化,所以一旦遇到地區差異便不知所措,因為對境外企業而言,調整標準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而國內品牌很少談到品牌失誤來自於地區差異,因為國內品牌標準化程度低,因此顯得靈活性強,對差異反應快,應對能力強。

我們國內的品牌,做連鎖加盟,大多數只是將資源集中在做終端的標準化:統一的店面、形象、價格……這些都是做給別人看的;而真正為自己而做的後援運作則難以標準化,員工的標準化意識極為薄弱,結果也就很難長久下去,這便是「加盟越多,倒閉越快」了。

◆ ◆

看完後

是不是覺得您企業的流程可以再標準些?

盈利模式可以再清晰些?

團隊可以再職業化些?

.......

這個時候您可能需要

1、請個顧問做諮詢

(不差錢的土豪老闆一般這樣)

2、問問其他連鎖業朋友該如何是好

(朋友多了路好走)

3、自己苦學【連鎖全程經營系統】

(學霸你好)

再或者更簡單些

報名逸馬連鎖BOSS講堂跟大師一起解決連鎖經營實際問題

時間:2017.3.13,20:00-21:30

講師:史東恆,逸馬集團創始合夥人、諮詢中心總經理、首席連鎖運營專家

主題:連鎖企業標準化系統建設策略及技巧

費用:9.9元/人

報名方式

直接聯繫逸馬連鎖秋秋,加微信號:Sweet_LQH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