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匠人 · 遇見古琴】

新浪文化獨家視頻,新鮮出爐

·

古琴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鈞天坊創始人

古琴藝術家——王鵬

帶你瞭解

古琴誕生的祕密

古琴,三千多年的歷史,

它是中國文化智慧的一個載體,

在2003年,

被評為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古琴它不僅僅是一種音樂,

它是一個以音樂為載體的

包含著中國傳統的哲學,藝術,

相融合在一起的一個綜合的藝術。

斫琴其實是一種修行,

斫琴的基本工序有上百道,

但是如果簡單地說一下,

十種左右的工序。

/ 選材法 /

琴材以幾百年或上千年的,

老房梁為最佳。

唐代的制琴大師雷威曾經說過一句話叫:

「選良材,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

/ 造型法 /

將木材按照琴式,

進行面板底板的製作。

做造型方面的完整處理,

底板、面板做好,合琴,

粘合以後,對整個造型進行梳理,

要符合文化思想,中庸之道。

/ 槽腹法 /

將古琴面板挖斫形成槽腹。

/ 灰胎法 /

在成型的木胎上,

髹由大漆與鹿角霜等,

調和而成的灰胎。

古琴灰胎製作的時間是最長的,

需要將近八九個月。

/ 研磨法 /

灰胎徹底乾燥後,用砂紙配合磨石,

打磨直至琴面光潔細膩。

定徽,安十三個琴徽,

整體做下來,

接近兩年才能完成一張古琴的製作。

/ 擦光法 /

灰胎製作完成後髹以面漆。

/ 上弦法 /

依序先上五絃,

五絃音準後,依次上六七絃,

再上一二三四弦。

斫琴背後承載著幾十年的功底,

藝術審美的積累,

還有兩年多製作工藝的辛苦。

我永遠朝著一個目標去努力:

最滿意的琴——「天琴」,

這張天琴一直在我心中,

它現在可能是無形的,

但有一天它會成為現實。

我是王鵬,

我為古琴而生,

為古琴做任何事,

都心甘情願。

愛世有琴,志之所向

唯傳世不枉此生

本文來源: 鈞天坊(jtf-guqin),從中國古琴藝術到當代生活美學。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