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六大新引擎

時間:2010年06月28日 03:00:06中財網

  最近,大家都比較關心中國經濟長期增長潛力和結構變化帶來的投資機會。從歷史上來看,中國經濟的增長引擎是出口和房地產。今後會怎樣?我認為出口和房地產繼續作為增長引擎是不可持續的。  出口和地產難撐下個十年  中國的貿易順差佔GDP的比重在2007年的時候達到了高點。大國出現如此之大的順差,必須要其他國家有很大的赤字才能平衡,赤字的國家因為就業壓力自然不願意。這從國際政治和經濟兩個層面都會導致貨幣升值的壓力。  另外,中國的工資增長(按美元計價)達到平均每年17%~18%。如果這樣的增長持續五年,很多低端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就會失去競爭力,肯定要輸給我們周邊的一些國家,比如越南、印度、孟加拉國等。  再來看看房地產。在過去10年,中國的房地產銷售量每年增長30%。10年以前,中國城鎮只有20%~30%的家庭擁有自己的住房,這是房改以前的情況。最近幾年,這一比例已經達到了70%~80%。10年以前是人均住房面積是18平方米,現在已經到了28平方米,這跟世界中等收入國家是一樣的,而中國人均收入水平還低於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  在這一大背景下,我認為中國的高速房地產增長時期已經過去了。今後十年,地產銷售的增長可能會降到年均15%,為過去十年的一半。  失去了以上兩大引擎,中國經濟還能不能保持比較高的增長?當然,我們希望還能有比較高的增長,這一期望也有具體的內涵,就是推動消費、服務業、綠色經濟成為新的增長引擎。在推動消費的背後,將有一系列的實質性結構改革和結構因素的變化。  我認為,今後5年~10年應該發生的幾個重要的結構和體制變化:人口老化;工資增長加速;國有企業分紅比率大幅上升……這些內容都會推動收入分配的改革,使勞動者的報酬佔GDP的比重上升,從而使消費增長超過名義GDP的增長。  從中長期而言,中國的經濟結構會變成消費主導。投資的比例自然要下降,貿易順差的幅度要大大下降,甚至要變成負數。  六個案例看長期投資策略  那麼,這些長期的經濟結構變化對投資者來說有什麼樣的含義?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方面來考察。  一是地鐵。按照國際經驗,每個城市如果人口超過300萬,就需要擁有地鐵。300萬人是新加坡的國民數,而中國會有100個新加坡需要建地鐵,這會帶來巨大的可持續的增長。需求包括火車頭、車軌、車箱、車軸等。這些製造業的中國公司現在的規模還比較小,但是十年之內許多中國公司就可能變成全球第一。此外,這些中國企業也會到國外幫助建設鐵路。  二是醫療衛生。中國的醫療支出佔到GDP的比重是4%,10年之內一定會趕上世界平均水平。我們估計醫療衛生在中國未來的增長將達到23%。這會帶來對醫療器械、藥品分銷、醫院管理等企業的巨大的增長。  三是養老金。養老金的個人賬戶當中有很多是空的,國資委現在手裡卻有近十萬億的上市公司股份。如果拿出幾萬億放到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資產就會翻幾番。而保險公司也會是一個重要的受益者,因為它會為養老金管理找到很多新的業務。  四是出口結構變化。過去十年,低端製造業出口的比重一直在下降,裝備製造業如電力設備、電信設備、醫療器械、造船、建築器械、汽車零部件等在迅速持續地成長,今後這個結構轉型的趨勢還會加速。預計高端製造業的成長在今後五年可以保持每年20%的速度。成長的動力一方面來源於國內的需求,另一方面,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市場份額將大幅提高。  五是人均消費較低的消費板塊。各個消費板塊的增長前景,要看其所在的發展階段和人均消費的水平。比如中國人均豬肉消費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0%,自行車、網路遊戲等都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所以這些板塊的潛力有限。真正有潛力的是人均消費非常低的板塊:最低的是網上旅遊,中國網上旅遊收入占旅遊消費僅為2%,而在美國是50%。其次是香料、香精、巧克力、果汁、醫療、天然氣、牛奶、網上廣告等,把這些行業做成一個投資組合的話,估計能平均保持每年20%的增長。  六是綠色經濟。我認為最具前景的領域是風能和核電。風電和核能既有較大的基數,又有很大的增長潛力。這兩個行業的裝備製造業是我們特別看好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