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重重關卡面前

生命的無限種可能 



電影《燦爛人生》講述了一個意大利家庭從1966年至2000年所經歷的社會、家庭變遷過程,中心人物是尼古拉和馬迪奧兩兄弟。少年時,住在羅馬的兄弟二人有着共同的夢想、喜好及人生目標,但自從在精神病醫院遇上精神病少女佐珍之後,兩人的人生觀開始逐步發生不同的變化。在經歷一系列事件後,崇尚自由思想的尼古拉決定做個精神科醫生;而頗具反叛精神的馬迪奧則決意放棄學業,做個除暴安良的警察。佛羅倫斯的一場洪水使尼古拉遇到頗具天賦的鋼琴家朱麗安,而馬迪奧則與樂觀的攝影師米雷拉相遇,他們四人的政治觀念和性格衝突也折射着世界這段混亂不安的歷史痕跡。(摘自百度百科劇情簡介)





《燦爛人生》由上、中、下三部曲構成,共計6小時觀影。這部跨度近四十年的宏大影片呈現了意大利曲折變幻的時代變遷過程,也描繪了錯綜複雜的人物命運。觀影震撼之餘,兩個親兄弟迥異的人格和命運,不禁讓我久久思索、反覆回味。


這部電影像是一次反思,一場實踐——關於作爲具有豐富思想和特定性格的不同的人,在相似的環境之下,如何通過種種方式探索世界,進而透過萬花筒般多種多樣的視角去理解世界和自身意義,最終選擇一種相對穩定的姿態來面對世界、塑造人生,完成生與變或生與死的生命歷程,這其中,實在有無限種可能。


從無限種可能中,我似乎更清晰地看到了——那些內心深處日夜翻涌着的、強大的力量,那些一點點固結、增強的情結,是怎樣在無覺之中支配着人們選擇並踏上了大相徑庭的人生之路;那些正義的、邪惡的、愛的、恨的力量,是怎樣在看似無形之中滋養或者損耗着生命的;那些沒有愛和溫暖照拂到的美麗卻可悲的靈魂,是怎樣遺憾地消失於暗夜的。

 



快樂熱情的少年



敏感桀驁的詩人


影片一開始就讓我們瞭解到,青年時期的哥哥尼古拉和弟弟馬迪奧雖然有着相同的成長和生活環境,接受相同的文化浸潤,然而人格卻是天壤之別。

 

尼古拉喜歡呼朋引伴,和朋友們相處的過程讓他感到放鬆和快樂,娛樂如此,學習亦如此,他天性豁達自由,樂羣不羈,對生活充滿熱情。

 

馬迪奧天生聰慧,成績優異,才華出衆,他喜歡獨處,喜歡看書讀詩,文學的影響讓他擁有超越同齡人的深邃思想和一顆憂鬱敏感的心,也是因此,他桀驁固執,不喜交際,原則性和道德感很強。當父親提出讓他向老師說明自己中學時期的文章曾榮登報刊,以求爲考試加分的建議時,馬迪奧果斷冷硬地拒絕了,他抗拒排斥世俗的規則,嚮往絕對純淨美好的世界。

 

兄弟倆一個像柔軟可親的海綿,一個像尖銳鋒利的刀戟。


對於父母在婚姻中各持己見的如常爭執,馬迪奧看似抱着無所謂的態度,但父母長期吵吵嚷嚷的相處模式讓他已然對親密關係感到絕望,他是完美主義者、理想主義者,他把現實裏“不夠好”的一切日常事物,都拿來當作從書本里瞭解到的世界“悲劇”底色的佐證,普通的事件被他無數倍地放大至悲觀的臆想之端,於是,不曾經歷親密關係卻已經對婚姻感到絕望的他對妹妹說,“你長大後要學我,不要結婚”



   他用鴕鳥的方式作爲對抗“遍佈瑕疵”的世界之道,在畢業舞會上,他遠離所有女孩,獨自跳舞,馬迪奧沒有朋友。


每一次印證、每一次退縮、每一次抵抗,他內心深處都將令自己厭惡抗拒的外界推遠一寸,他隱隱忍受,不曾傾訴、不曾抱怨、不曾發泄,這些隱祕卻強大的負面情緒能量,就這樣隨着時間慢慢越積越多,像一口不斷加壓的高壓鍋,卻從未有一個暢通而恰當的出口。

 

哥哥尼古拉卻全然不同,舞會搭訕大美女,閒暇之餘偷嚐禁果,週末和朋友們一起學習討論、騎車兜風、尋歡作樂,他的感情世界像一汪靈動的活水,生動開朗不乏趣味,他的生活豐富多彩,心是自由的,生命鮮活有力,他盡情地享受現實世界中一切讓自己愉快的事物。


每一次美好的體驗,都爲生命之樹的生長增添養分,一點一滴的滋養,讓他內心愛的力量愈發充足而強大。



我們知道,青年時期是個人形成相對穩定的世界觀的重要階段。這段時期,兄弟兩不同的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讓他們對外界的情緒情感基調產生了較大的差異性,這個基調,造成了兩人最初對世界不同的感知,形成對外界的初步認知,這些認知,又指導着他們對外界做出全然不同的應對,當相似的應對做得多了,就形成了個人經驗性的相對固定的反應模式。


每次對外界做出反應之後產生的同類情緒感覺,都承載着相應程度的心理能量,這些心理能量的積累和發展,鞏固着他們對世界愈加穩定的理解和態度,並逐漸形成引導他們命運發展最初的祕密咒語。

 

同樣是心理能量的積聚,哥哥由內而外散發出陽光般的活力,和弟弟的孤獨消極,形成了明顯的反差。


我們常說“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再貼切不過了。

 

瘤子吸收養分,會長成更大的毒瘤;種子吸收養分,會破土而出,開花結果,獲得收成。

 


自由的旅人



憤怒的反抗者


馬迪奧在假期期間獲得一個去精神病院實習的機會,他的任務是帶患病的少女佐珍外出散步。


看到美麗恍惚的佐珍,馬迪奧善良的心被擊中了,他悉心照顧,替她拍照,給她讀詩,與她交談,厭惡虛僞喧囂的人際社交的他,在安靜柔弱的佐珍身上找到了強烈的親近感,在無意中發現醫院用慘無人道的電擊方式治療佐珍之後,馬迪奧毫不猶豫,趁夜將佐珍帶離了病院,他想傾力呵護這朵嬌弱的玫瑰花。

 

同時,由於在畢業答辯上,驕傲固執的馬迪奧與老師的觀點相左,不願屈就或者解釋,憤然離場,沒有通過考試,而成績平平的哥哥尼古拉卻因爲謙遜和同情心,獲得考官的肯定,如願以償邁入大學殿堂。

 

馬迪奧硬碰硬地抵抗生活,他的內心極度缺乏彈性,表現出來就是強烈的排他行爲,生活中所有自己不認同的部分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對自己心靈的攻擊和傷害,他沒有包容和理解身處的這個現實世界的能量,只能用破壞的心態和方法處世,硬生生地還擊或拒絕。


因此,面對幾乎沒有正常交流能力的佐珍,一個弱者,他感到安全,在佐珍面前,他不會被要求,不會被反對,他的內心深處,其實想要被認同,想要去控制,這些需要背後,是深深的無力感,只有佐珍,可以被他主導、被他控制,他想做英雄,卻也只是一個主宰弱者的虛弱的英雄,馬迪奧幾乎是通過一種扭曲的方式,在佐珍身上,找到了自己實現烏托邦的可能。


佐珍的出現,成爲馬迪奧十分重要的心靈寄託。

 

本來計劃好的暑假之旅,因爲馬迪奧救出佐珍被打亂。



尼古拉陪伴馬迪奧走上了護送佐珍回家之路,經歷了得知佐珍因年幼喪母發病、馬迪奧被佐珍誤會偷看日記吵鬧、佐珍父親成立新的家庭不願容納精神異常的女兒等等一系列的波折之後,馬迪奧心中對佐珍的憐惜更甚,他對佐珍悄然生出愛意,然而此時,卻由於佐珍獨自去商店購物被警察發現異常而帶走,因爲是私自帶離精神病院,兄弟兩也不敢去解救佐珍,他們眼睜睜看着佐珍離去,束手無策。

 

萬念俱灰的馬迪奧放棄了旅行,他想要拯救和呵護佐珍的願望被打斷,內心燃起的一片溫情也被阻滯住了,他毅然回到羅馬,退學參軍,此時他認爲,只有通過掌握權力從而改變制度,纔可以幫助佐珍這樣的弱者,實現自己的夢想,重新見到佐珍,建立理想世界。

 

尼古拉也頗爲觸動,他推遲入學,獨自踏上了漫漫旅程,旅途中認識了更多的朋友,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在自由之中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他寫信告訴弟弟自己決定修學精神病學,用知識去拯救像佐珍一樣需要幫助的病人。

 

他們選擇用不同的方式,去改變世界,完成自己的使命。



此時,身在異鄉的尼古拉從電視新聞中得知佛羅倫薩爆發洪水,便即刻起身回家援助,在災害現場,與從軍的弟弟重逢,也與自由不羈的女鋼琴師朱莉安相愛了。

 

和平的日子並不長,不久之後,馬迪奧的警隊好友路易吉在支援學生暴動的過程中被打成重傷,終身癱瘓,馬迪奧爲了保護隊友,狠狠回擊抗議的學生,後被調離。


軍隊的生活單調重複,等級森嚴,馬迪奧並沒有在這裏找到心靈的歸屬,隊友受傷事件再一次讓他內心深感震動——學生是爲了替弱勢羣體發聲而組織暴動,而路易吉便是來自最底層的人民,爲了養家餬口而從軍,被想要維護自己利益的對象傷害致殘。


從馬迪奧“灰色”的眼中看出去,悲劇和傷害無處不在,這個世界沒有桃花源,特定歷史時期的種種社會怪狀和殘酷現實擊毀了他內心的烏托邦,佐珍和路易吉事件經歷一次次帶來的沉重的受傷感疊加發展,使馬迪奧的情結變得更大,他是無助的,他意識到自己的渺小,餘溫善存的靈魂也隨之偃旗息鼓,對自己和社會,他都感到無比絕望。


於是,他縮回一個小小的殼中,逃避、退讓、投降,採取“無所作爲”的方式,在警隊混日子,跟這個令他厭倦的世界形成最直接的對抗,他放棄了自己夢想,心也隨之逐漸死去。

 

此時,尼古拉卻憑藉自己的努力,鼓勵精神病院的病人們在法庭上勇敢地揭發和指正醫生殘忍的電擊治療行徑,並獲得世界範圍內首宗勝訴,他用自己的行動,與精神病院毫無人性的醫療制度全力抗爭,盡力維護了病人的權益,一步步將自己的理想變現。


他內心積攢的愛的能量,成爲他在工作中克服種種困難和危險、幫助他人、改變社會的力量源泉,一點點實現自己的理想的成就感和喜悅感,又繼續成爲鼓舞和支持他前行的內在資源。



尼古拉和朱莉安的愛情結晶,女兒薩拉也在此時誕生於世。

 

在電影上部結束的時刻,我看到了兩種顏色,溫暖的紅和冰涼的灰。


兄弟兩人經歷了相同的一系列事件,而對這些事件的反應,卻大相徑庭,哥哥尼古拉選擇的是勇敢平和地接受現實,並默默與現實抗爭下去,個人哪怕渺小微弱,也盡力去讓這個世界變好一點點,他就像在黑暗中點亮燭光的人;弟弟馬迪奧則在橫衝直撞之後,消沉迴避,他洞察了社會的涼薄殘酷之後,卻最先放棄關懷受傷的自己或他人,不理解和安慰,也不試圖喚醒內心的希望,而是冰冷地拒絕這個世界給他帶來的一切痛苦和失望,也包括可能的快樂和希望。

 

究其根本,命運腳本像隱形的蝴蝶效應一般,情結的力量十分強大,無形中指引着每個人踏上了人生千千萬萬的分水嶺。



堅韌的勇士



絕望的放棄者


電影中部一開始,講述父親得知自己身患絕症,全力隱瞞了家人,只告知了自己的妹妹,並交代她關照兩個兒子。病中的老人,不願讓家人憂心,還一再鼓勵妹妹要積極樂觀地面對離異後的生活。

 

馬迪奧被分配到另一個城市工作,在海邊偶遇了熱情開朗的女子米萊拉。


當米萊拉問他名字時,出於對哥哥真勇士的羨慕,也介於對自己的自卑和無奈,他不敢向其透露自己的真實姓名,卻說“我叫尼古拉”。


此時的馬迪奧,完全否定掉了自己的存在感,“英雄夢”的破滅,讓他無法接納自己,他的內心是瑟縮而消沉的。

 

此時,尼古拉牽頭對某個精神病院開展的整治行動,再次與佐珍相遇,她已被殘暴的治療手段折磨得無比憔悴、驚恐不堪。



尼古拉深感慶幸,他救出佐珍,悉心溫柔地照顧她,充滿堅韌的耐心,並即時邀請馬迪奧前來探望。

 

返鄉的馬迪奧同時前去探望了舊友路易吉,發現自己的母親一直在默默幫助好友復健,而遠在他鄉的自己、飽讀詩書滿腹道德經綸的自己、嫉惡如仇的自己,除了憤怒和失望,什麼都沒有創造,他對自己再一次感到失望。


經過故居,看到重病蹣跚的父親和溫柔的母親,馬迪奧甚至沒有勇氣踏進家們。多年後面對佐珍,已經成爲警察的他,依然幫不上忙。


除了對自己無能的一腔憤怒和自責,他幾乎什麼都不剩下了,他的心,像結冰的荒原。

 


看到這些,我感到很心痛,也很觸動。如果沒有心理成長,多少人將會像馬迪奧一樣,在情結編織的怪圈中,不斷地重複下去,被死神一次次剝奪損耗着生命的能量。

 

不久,尼古拉的家庭也出現危機,平淡重複的生活滿足不了激進的朱莉安,她愈發將重心轉移到左翼集會遊行上,企圖通過政治鬥爭改變弱勢羣體的命運,最終不顧家庭,拋夫棄子,投奔恐怖組織,揚長而去,尼古拉勸阻挽留無效,只能在孤獨和痛苦中慢慢堅持,獨自撫養女兒慢慢長大。


中年的尼古拉,褪去了少年的青澀和衝動,愈發地溫和堅韌,面對生活和工作的一地雞毛,顯得更加堅韌有力,像龜兔賽跑裏那隻永不放棄的烏龜。

 

米萊拉勇敢地聽從當初馬迪奧的建議,爭取到了羅馬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並與返鄉的馬迪奧再度相遇。馬迪奧繼續隱瞞身份與米萊拉相處,被她的溫暖和熱情所深深吸引,然而在冰冷中生活太久的他,對溫暖和光芒,是又愛又懼的,他一次次靠近米萊拉,和她共同享受久違的輕鬆快樂,卻又害怕向米萊拉透露自己陰暗絕望的內心,他想得到,又不敢相信自己可以獲得幸福,最終還是選擇逃避和辜負。


命運的“祕密咒語”,顯示出它無比強大的力量,有時要做出不更積極健康的嘗試和改變,是相當困難的,情結的力量將會一次次把人們拉回固有的舊模式裏去。


除夕之夜,馬迪奧被米萊拉識破真實身份,來到警局對峙,又遇上富人栽贓陷害窮人的案子,他對除暴安良無能爲力,對自己心愛的女人給不出溫柔和寬愛,他發泄般地對着米萊拉大喊大叫“我是垃圾、我是人渣”,這是他對自己憤怒和自責的咆哮。


結束工作之後,馬迪奧回到家裏,想要在這尋得最後一絲安慰,看着其樂融融的一大家人,他還是感到孤獨難容,拒絕了母親和哥哥的挽留,獨自回到出租屋。


窗外升起跨年的燦爛煙花,對世界和自己都徹底疲憊絕望的他,平靜而決絕地翻身跳下了陽臺。

 


若說傷痛,誰更痛?


哥哥尼古拉的醫療事業艱辛,妻子狠心無情,家庭和事業的重壓之下,他選擇默默承擔、忍耐,做一頭踏實堅強的牛。


弟弟馬迪奧,有佳人相伴,有親人忍讓,然而,他還是一頭栽進自己畫地爲牢的困境,忽略掉生活裏細碎的溫暖,執意與世界甚至與自己激烈地對峙,重複地傷害自己美麗純潔的心,直到千穿百孔,萬劫不復。

 

馬迪奧對米萊拉說“我向來自己做主”,可真是這樣的嗎?


向來自己做主的人,卻在心愛的人面前否認了真實的自己。

 

我們總感覺到命運的力量強大,只能選擇臣服,它給我們劃定的方向、設計的路線,幾乎不容我們置喙,我們質疑過、掙扎過、怨過恨過、不滿過,但大部分人也僅僅止步於怨天尤人,繼續揹負着無形的雷達,被命運牽引着向前向前,其實回過頭來觀望,方纔覺知,許多人的一生都是一隻圍着磨盤打轉的驢。


馬迪奧的成長就像打轉,從來沒有跳脫出情結給自己設計的陷阱,他以爲自己滿腔正義無畏,其實,都是盲目地在憤怒怨恨和自卑無助中苦苦掙扎,來回往復,直至耗盡。終於,他感到,他和世界的距離已經遙遠到,永遠無法再鏈接。這場人生悲劇,從一開始就在他內心埋下了伏筆。

 


反觀尼古拉,命運也不曾寬待他,誰的人生都會經歷喘不過氣的困境,但他就像打不死的小強,是生命中快樂和愛,關懷和感恩的滋養,支持着他堅持下去,並且爲了他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他是生活的智者、強者,他也看到了父母爭吵,但他明白這就是素顏的生活,生活的本質就是無常,他選擇在無常中吸收寬愛和堅強的力量,勇敢地面對波折,撐一撐,再撐一撐,就像我們常說的“螺旋式成長”。

 

我們可能沒有尼古拉那樣天生的智慧,或者比較順利的環境,但是,我們一路學習成長,理解領悟,一點點看清牽引自己腳步的那道“怪圈”,或者說聆聽那些隱祕的“咒語”,再一點點覺醒,一點點改變,慢慢向真正的智慧靠近,這是何其幸運的事。


最後


電影下部講述尼古拉的中老年人生。


他不忍朱莉安再執迷下去,親自向警察舉報,將她送進監獄,他一面忍受妻子的冷遇怨恨,一面卻反過來努力調解女兒對妻子的怨恨,終於化解了母女之間多年的隔閡,朱莉安爲懷孕的女兒再次奏響了沉寂已久的琴鍵。


通過治療,佐珍精神狀態穩定後,尼古拉替她找到了合適的寄宿家庭,爲她安排好一個正常人的生活,鼓勵她勇敢前行。


一番周折後,尼古拉找到了米萊拉,在得知米萊拉獨自生養了她和馬迪奧的兒子安德里亞之後,尼古拉安頓母親和安德里亞一家生活在一起,爲操勞的母親安排了平靜幸福的晚年生活。


跨越了內心的矛盾和不安,尼古拉最終勇敢地追尋到自己感情的最終歸宿——他和勇敢熱情的米萊拉結合在了一起。


故事的最後,處處透着太陽初升般的暖意,尼古拉、朱莉安、米萊拉,經歷了青春的一路起起伏伏,終於完成與命運的博弈,同世界達成了溫柔的和解。

 

這是一部史詩般的電影,也是一場勇敢者的成人贊禮,太多的細節和情感值得被反覆細細品味。

 

生命的汪洋大海里,爲我們亮起燈塔的,不是憤怒而脆弱的馬迪奧和朱莉安,而是心懷愛與恩慈的尼古拉和米萊拉,就像一位觀影者說的那樣,馬迪奧和朱莉安的盡頭是尼古拉。


願我們都在不斷覺醒的路上,收集到點點智慧與愛的光芒。



作者簡介



LULU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意象對話堅定修習者


喜愛真實的一切。只願用有限的文字和語言,換一次心與心的相遇,足矣。

微信號:lzh-fk



圖片/網絡

編輯/高釩


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