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赴港掃貨時,身邊的姑娘們接二連三地去香港血拚。每每被討要美食攻略時,都會強烈推薦幾家不那麼起眼的燒臘店,「它叫『多多燒臘』哦!就在銅鑼灣時代廣場附近,大名鼎鼎『許留山』的對街!」「『再興燒臘』,也是在銅鑼灣,蔡瀾有推薦哦!」

最早知道香港燒味是從蔡瀾的美文中,他寫位於中環的「鏞記」,說那裡的鵝頗受金庸老先生寵愛,「賣燒鵝著名的『鏞記』,由一間小小的大排檔開至一座大酒樓,確有它的道理。他家推出的全鵝宴,除了招牌燒鵝,還有白灼鵝腸、鵝腦凍、鵝戈乍、鵝腎片、京燒鵝排翅、鮑魚鵝肝卷、鰲膠扣鵝翼、鵝油雙蔬、鵝紅粥、燒鵝粽和甜品的布甸及果盤,每席賣三千八百八十塊,夠十二個人吃。」據說,「鏞記」的鵝只只出身新界,孵化的鵝蛋要經過精心篩選,喂兩個月的糟,再開始喂上好的谷,直到毛鵝重達六斤或六斤半左右才被挨那麼一刀。

倘若不是專業赴港尋美食,並不推薦鏞記,價格偏高不說,誰有那麼多耐心去排桌等位?而這幾年一直是「米其林一顆星」的鏞記今年突然被摘星,也在香港食界引起一片嘩然。我曾抱著八卦的心去尋箇中原因,有文說,「如今本港不再入口活鵝,『鏞記』改用冰鮮鵝;近來家族後人的爭產官司,都令人關注會否影響食物和服務水平。」當然,蔡瀾不會說這些。他只在新書中推薦銅鑼灣另一間燒味食鋪「再興燒臘」,「每天排著長龍,大家都等著入店或在門口買飯盒,生意永遠沒有憂慮地做下去。」我曾專門尋找過這家店,門臉不大,白油模板上,紅漆著四個字「再興燒臘」,的確很多人在排隊,大家都愛他家的叉燒肉。

美食家也有光顧不到的地方,從未在各類香港美食書看到「多多燒臘」這幾個字,但他家確實是我最愛的香港燒臘店。第一次赴港就曾路過該店,那時手裡掐著大疊攻略,雖然一大早就看到店面櫥窗中掛著醉紅的叉燒、肥白的油鴨、赤褐的燒鵝……但急吼吼尋覓知名美食店的人,永遠不會相信自己的眼睛和鼻子。後幾次赴港,輕車熟路,開始遵循生理需求——於是在某個夜黑風不高之夜,逛夠銅鑼灣的大店小鋪,拖著酸脹雙腿,手拎一盒許留山的芒果撈野,尋著味兒走進多多燒臘。店老闆是個戴眼鏡的中年男人,操著還算流利的普通話告訴我們,「燒鵝沒有了,下午五點後就不做了。」要了一份三拼飯——叉燒、燒肉和油雞鋪在白米飯上,叉燒半肥半瘦、燒肉皮脆肉香、油雞鮮美多汁。肉油與調味汁慢慢浸入飯中,一口肉搭兩口飯,忽然想起某位美食家的一句話,「粉光脂艷油香繞樑。」次日一大早,顧不得剛起床時腸胃所需的清淡,立刻衝進多多,要了半隻燒鵝,一筷子下去,滿足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