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式相親:「富豪」相親會各地開花2011年08月12日 08:0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劉 莎製圖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公園裡的「父母相親會」

  許 迪 張博宇

  走到北京天壇公園的「七星石」景觀處,你會發現四周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年過半百,搬個摺疊小凳坐在樹蔭下,面前擺著一張手書「小廣告」,定睛一看,方知是他們兒女的個人信息。

  「我看你這姑娘跟我們家兒子挺合適,這是他的情況,你看看咋樣?」類似的詢問在這片小廣場上此起彼伏,現場人頭攢動,格外熱鬧。

  沒錯,見到這副景象,您已走進了一場「公園相親會」。可這相親會的主角不是年輕人,而是他們的父母,為了能為兒女找到合適的另一半。

  「我兒子在國外留學來著,這不就把談戀愛給耽誤了嘛」,王大爺在「百花叢」中幫兒子看中了一位姑娘,便跟前來幫女兒相親的劉大娘攀談起來。兩位老人聊了一會兒,覺得「門當戶對」了。但聽說小夥子的單位經常安排出差,劉大娘卻顯得有些猶豫了,「女兒不太喜歡在外面應酬太多的」。最終,兩位老人互相留了電話,說回去再問問孩子。這樣的一幕幕,不知在公園上演了多少遍。

  除天壇公園以外,「父母相親會」在中山公園、玉淵潭公園等也非常流行。這樣的交友大會沒有官方的組織,沒有對外的宣傳,全部是市民的自發行為,老人們先幫著「把把關」,有雙方家長都覺得可以的就安排子女見面。

  「現在雖然相親媒介各式各樣,但是社交網站可信度不高,婚介所婚托現象嚴重,還要收取中介費,拖得時間也較長」,安大爺一邊扇著扇子,一邊笑道,「父母相親會的形式也便於父母間更好地交流與溝通。」

  電視相親:大聲說出愛

  顧彩玉

  「Can you feel it?……」伴隨動感的英文歌曲,一個帥氣男士站在了相親節目《非誠勿擾》的舞台。

  他,來自韓國,叫李庚錄。在第一次觀看《非誠勿擾》時,他就被熒屏上的一個女孩深深吸引,從此以後,便默默關注了她。

  「11號,劉婷婷。」李庚錄羞澀地喊出了女孩的名字,「以前對我來說冬天是364天,不過只有一天是春天,就是現在。能給我一次機會嗎?」蹩腳的漢語、簡單的表白讓現場的氣氛充滿了浪漫。此時此刻,台上也只有一盞明亮的燈為他而亮,那就是劉婷婷。她靜靜地站在台上,潸然淚下。「我願意。」

  的確,因為愛情,很多有緣人在相親的舞台上成功牽手。從1998年湖南衛視的《玫瑰之約》到2000年前後各大電視台開辦的三十多檔婚戀節目,熒屏相親一時達到了頂峰,但是隨著觀眾的審美疲勞,老派相親節目紛紛下馬。

  時至2010年,「忽如一夜春風來」,《非誠勿擾》等電視相親節目捲土重來。如今的節目形式不再是「多人對多人」,而是一人登台,多人選擇;內容設置上也更加註重了嘉賓的自我表現力。

  事實上,隨著相親節目的熱播,諸如「高貴女」馬伊咪、「富二代」劉雲超等嘉賓也迅速躥紅,更有「寶馬女」馬諾進入娛樂圈「撈金」。這不禁讓人質疑,節目里速配式愛情究竟有幾分可靠?這些嘉賓們到底是為了尋找真愛還是為了「追名逐利」?

  論壇社區:做自己的紅娘

  吳盼盼

  「2008年初兩隻螞蚱小百合相遇,2009年初婚,目前開發下一代中,小百合還是能遇到靠譜感情的,感謝小百合……」時隔3年,成功派對的王偉重回南京大學BBS小百合的「百年好合」徵友版發帖感謝最初的「紅娘」。

  這類「喜帖」同樣也會出現在水木清華「鵲橋」版、北大未名「鵲橋版」、華中大白雲黃鶴「緣分天空」等BBS網路社區,激勵著後來人繼續為自己的愛情前行。

  自2000年北大未名BBS等國內第一批網路社區「鵲橋」版成立以來,經過十多年的漸進式發展,「鵲橋」版已頗具規模,成為各高校人氣最旺的熱門版面之一。

  據華中大白雲黃鶴BBS站務楊陽介紹,「緣分天空」最近一年的網頁瀏覽量是4355002人次,在289個版面中占第三位;同時,水木清華「鵲橋版」在600多個版面中遙遙領先穩居前三位。對於高校學生來說,「鵲橋」版是一個半封閉半開放的,由地緣親近性而建立起一個趨於熟人的社區,為青年學生徵友、擇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BBS鵲橋之外,人人網、開心網等社交網站也設置了「星座奇緣」「好友印象」等互動應用;微博上方興未艾的「隨手拍解救大齡男女青年」也異常火爆;更有基於真實地理位置的網路交友社區,隨時隨地告訴你身邊正在尋找愛情的俊男美女在哪裡。

  傳統婚介所:守望「銀髮」市場

  鄭 興

  北京市民束大爺曾是一家婚姻介紹所的常客,通過這裡他又獲得了一段姻緣。「僅交了不到千元的中介費。」束大爺還是很感謝這個婚介所的。

  這家婚介所位置比較偏僻,位於松榆南路的半地下樓層,已經開了十幾年了,為不少人搭起了「鵲橋」。屋內簡單擺放著四五個小板凳,牆上貼著徵婚人的相關信息,不過名字都是隱藏起來的。

  此婚介所只有3個工作人員,都是上了年紀的中年女士,她們已經從事這行十幾年了。據她們介紹,她們就是附近的居民,平常做完家務就過來做做生意。婚介所每天來諮詢的人數也不過十幾人,一般來源於附近住戶。

  「現在比較願意來婚介所諮詢的人主要是希望保護自己隱私的群體,因為如果是網站相親和公園配對的話,自己的相關情況都會暴露出來。」束大爺說,來諮詢的主要是中老年人,更習慣於傳統的方式,不熟悉網路的他們也適應不了新的徵婚手段。

  幾個熱情的阿姨,幾本客戶資料,靠較低的入門費吸引客戶,然後逐漸增加費用來實現盈利,這是很多婚姻介紹所的生存狀態。現如今,受到新形式相親活動的衝擊,老式婚介所佔有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少。

  職業婚戀網站的春天

  張博宇

  「婚戀網站是目前最流行、最時髦的婚戀方式,也比較省時省事,所以自己想嘗試一下。」

  平時工作繁忙的張小姐註冊了會員,輸入搜索關鍵字後,眾多符合要求的男士照片出現在頁面,其中一個陽光男孩闖進了她的視線。她立刻給這個男孩發了信息,並沒有抱太大希望。不久她便得到了回復——「是找老婆,不是找朋友」。她回復說,「我也是認真的」。就這樣他們互換了QQ,透過屏幕互相了解。3天後,他們相見了。

  經過近半年的相識、相戀、相知,他們最終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這種相親方式萌芽於2005年,更好地適應了都市快節奏的生活需求。隨後各大婚戀網站拿到風投,高歌猛進。

  據婚戀網站世紀佳緣市場部公關總監任佳男介紹,截止到2011年第一季度末,世紀佳緣的註冊總人數為4000多萬;會員主體是高校研究生和都市白領;交友成功率也相當可觀。

  百合網CEO田范江說,「隨著盈利模式改變,整個行業在2009年進入了一個良性發展的階段。」

  一些婚戀網站開始了移動互聯網布局。世紀佳緣CEO龔海燕稱,目前世紀佳緣已經推出智能手機客戶端,用戶真正做到每時每刻談愛。

  雖然婚戀網站目前仍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問題,但這一平台為單身男女找尋幸福提供了新的契機。

  培訓班、相親會:「教你嫁個有錢人」

  鄭 興 顧彩玉

  在北京中心商務區建外SOHO有一處僻靜清幽的地方,一些穿著入時的女士走進一個裝飾雅緻的房間,接受系統的關於女性修身的培訓。這裡,便是最近頗受關注的德育女學館,原因在於他們培訓項目語出驚人——「教你嫁個有錢人」。

  學館課程專為會員量身定做,費用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細節決定成敗。」女學館負責人表示,「越是有錢的人,越是從各種細節觀察你。比如跟什麼樣的男人見面點什麼樣的菜?這些都是需要女孩學習的。」

  剩女,在快節奏的大都市裡是常見的辭彙。「我很不幸成為其中一員,其實我的條件也不差。」一名學館會員感慨,之所以來德育,純屬機緣巧合,並不是只為了嫁給富豪。

  到底是嫁富豪,還是提升會員素質?該學館負責人表示,起初使用「如何讓自己更加優秀」的口號時,幾乎沒有吸引到學員;但換成了「嫁個有錢人」的旗號,招生忽然就變得容易了。

  為了嫁得好,除了培訓班,各地開花的「富豪」相親會則更為直接。

  去年6月,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4地同時拉開了「富豪徵婚」活動,來自海內外的5萬名單身女性,「過關斬將」,只為贏得與18名鑽石王老五面對面的交流機會。而今年4月,南京則上演了一場「南京首屆富豪相親會」,300多名女大學生列隊與富豪們近距離接觸,接受挑選。

.bshare-chinanews_s{background: url("http://bbs.chinanews.com/web/fileftp/2011/06/2011-06-28/U282P44T64D18F1055DT20110629150236.gif") no-repeat scroll 0 0 transparent;} 分享到: 更多...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