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丁文文)本月我們將迎來第25個世界讀書日,閱讀無國界,更無分貴賤。您現在還有讀書的習慣嗎?

4月16日,記者在西安隨機採訪了一些羣衆。不少人表示,平時大多時間會用手機或電腦刷一些消息,可真說起靜下來讀書,真的很少。不過也有一些人,或多或少的還保留着一些讀書的習慣。西安市民(甲):“每天讀書。”

記者:“讀多長時間呢?”

西安市民(甲):“讀兩個小時。”

西安市民(乙):“沒有固定的閱讀,但是隻要有空,比如說出差啊,我會準備一本書放在包裏面,在坐車的過程中,可能就會翻上一段,或者週末有空,沒事了不用加班的話,我會抽空到咖啡館坐坐,然後自己看一會兒書。”

西安市民(丙):“以前讀得很多,現在比較少一點。兩個原因:一個是事情比較多了;再一個就是現在這個社會對人的刺激點很多。”

採訪中,不少讀書愛好者告訴記者,隨着互聯網的發展,尤其即將進入5G時代,大家讀書已經不再侷限紙質書籍。一些前沿或者時尚的讀物,會通過閱讀電子書獲取。不過,如果碰上自己喜歡或者想要收藏的書。還是會專門買回家。對於不少讀書愛好者來說,讀書時一種習慣,是自己在這個繁忙又顯得有些浮躁的社會中尋求恬靜的一分私人空間,也是自我沉澱的一種修養。

鹹陽市民:“現在主要是讀電子書多一點,主要是看一些比較有正能量的,有關國家大事的,還有一些學術性的這些書籍。”

西安市民(丁):“我喜歡看紙質的書,因爲電子書一直都不太喜歡,那種電子產品的。然後我會讀一些文學的書籍比較多一點,我最喜歡的是《追風箏的人》。”

一本好書,有時不僅會刺激讀者的想象空間,有時可能也是影響讀者一輩子的座右銘。

西安市民(戊):“在書裏面好多平時我們體驗不到的一些東西,從書中都可以體驗到,我喜歡那個《盜墓筆記》那一套書,我覺得那一套書寫的特別特別精彩,不管是文字還是內容。”

西安市民(乙):“我曾經在大學的時候看過一本書,叫《雪中跳舞的紅裙子》,這個書中的女主角給了我很大的力量,就感覺她是那種受了很多挫折,但是從來不氣餒的那種。”

本月4月23日,第25個世界讀書日就要來了。您又會捧起哪本書呢?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