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4 16:43

〔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行政院農委會畜產試驗所(簡稱畜試所)成功研發狼尾草乾燥技術,切短後的狼尾草經捆網打包機,直接捆網為草球,整粒草球經熱風直接乾燥,不僅省工省時,並可取代木屑作為杏鮑菇的栽培介質,養完菇的廢菇包經調製後可做為仔牛飼料,創造菇農與酪農雙贏局面,且非常值得業界投入,目前在中台灣農業博覽會中展出。

畜試所指出,該所與農業試驗所共同開發以木質化狼尾草作為菇類栽培介質的研究,源自國內菇類產業蓬勃發展,每年產生的木屑廢菇包達22萬公噸亟待處理,因此替代木屑的菇類栽培介質開發相形重要。

畜試所選育的狼尾草台畜草二號為高莖粗桿型草種,遇天候不佳無法收穫時就逐漸木質化,狼尾草越長越老,沒有農民願意去收穫,因終端售價不足以支應收穫成本,狼尾草幾乎變野草。農試所測試狼尾草可以養杏鮑菇,但缺少量化生產的狼尾草草粉,陷入研發瓶頸。

畜試所新竹分所指出,經研發技術突破,一夕間化腐朽為神奇,狼尾草粉成為取代木屑的最佳介質,養完菇的狼尾草廢菇包又開發為仔牛飼料,創造菇農與酪農共享牧草的循環經濟。

畜試所新竹分所強調,目前研發的狼尾草乾燥機組,雖是小型模組尚不足以應付大量生產的乾草,卻非常值得業界投入,不僅可應用於菇類栽培介質的整合利用,養完菇後的狼尾草廢菇包,富含多醣體與菌體蛋白質,可加值應用於動物飼料添加物,創造木質化狼尾草循環再利用的新契機。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開發狼尾草廢菇包循環利用,作為仔牛保健飼料,目前在中台灣農業博覽會中展出。(記者張勳騰翻攝)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開發狼尾草廢菇包循環利用,作為仔牛保健飼料,目前在中台灣農業博覽會中展出。(記者張勳騰翻攝)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開發狼尾草廢菇包循環利用,作為仔牛保健飼料。(記者張勳騰翻攝)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開發狼尾草廢菇包循環利用,作為仔牛保健飼料。(記者張勳騰翻攝)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開發狼尾草廢菇包循環利用作為仔牛保健飼料,苗栗縣長徐耀昌(右二)等人前往參觀。(記者張勳騰翻攝)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開發狼尾草廢菇包循環利用作為仔牛保健飼料,苗栗縣長徐耀昌(右二)等人前往參觀。(記者張勳騰翻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