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銀行收費超750種 引發公眾怒火2010-08-23 19:34:47 昨日央視《每週質量報告》報道稱,目前銀行提供的服務項目超過3000種,隨之而來的是收費項目激增,如今大大小小的收費項目,竟然已經超過750種。由於銀行對收費項目和標準提示力度不夠,導致消費者莫名「被扣費」的現象很嚴重。(北京晨報)

  收費不斷增加,而服務未見改進,自銀行方面開始收取儲蓄卡服務費,到由銀行引出的諸如許霆案,都令掌管百姓錢財的機構在輿論下變得弱勢,但實際上,銀行並沒有放棄各種收費的理由和手段。

  銀行亂收費何時了。

  銀行為它提供的服務而收取費用本無可厚非。但是,當北京市民齊清百元存款被扣至60多元的遭遇被媒體報道之後,銀行混亂的收費項目,黑幕重重的收費標準,以及無視儲戶的聲音而單方面定價的種種行為,終於在民眾之中掀起了衝天怒火。

  收費不斷增加,而服務未見改進,自銀行方面開始收取儲蓄卡服務費,到由銀行引出的諸如許霆案,都令掌管百姓錢財的機構在輿論下變得弱勢,但實際上,銀行並沒有放棄各種收費的理由和手段,隨著齊清所遭遇的不公被媒體不斷報道,銀行亂收費,再次回到了人們的視野。

  錢,越存越少?

  北京市民齊清在一夜之間成為了名人,但他的成名,「得益」於他匪夷所思的遭遇—他於1999年開通賬戶後存了100元,但從2006年 3月開始,銀行每季度向他徵收3元錢的小額賬戶管理費,因此,到了2009年8月,齊清的100元存款只剩下60多元。

  令齊清的錢越存越少的小額賬戶管理費,是指對於那些活期賬戶上的資金餘額小於銀行規定的額度時,銀行會按時收取一定的管理費。在四大行之中,建行對於日均餘額不足400元的賬戶,每季徵收3元的費用,中行對於未辦卡且日均餘額小於400元的存摺徵收相同的費用,而農行、工行在此項費用方面,僅僅將收費門檻抬高到500元。在股份制銀行之中,除了興業、光大、華夏銀行暫免收費外,其他銀行則對小額賬戶徵收1─3元不等的費用。

  但是,引發公眾怒火的不僅僅是小額賬戶管理費,還有除此之外的簡訊提醒費、信用卡透支全額罰息、ATM跨行取款手續費、網銀跨行轉賬費、存摺掛失費、清點零鈔費、重置密碼費、櫃檯列印對賬單費等多項費用。

  銀行提供服務並收取費用,本來無可厚非。但是當銀行收費項目從2003年的300多種發展到目前的3000餘種,「收費項目增加速度」明顯超越銀行「服務內容和質量提高速度」後,儲戶就不能不對此產生質疑。

  據銀監會統計,去年以來,各大銀行中間業務年收入平均增幅接近30%。在這「喜訊」的背後,是銀行收費的飆升—去年6月底,中國工商銀行上調20項個人金融業務收費標準,平均漲幅超過100%,而如今多家銀行也上調跨行取款收費標準,其漲幅又是翻番。而正是在這種銀行收費種類和收費價格「共同進步」的背景下,才產生了儲戶存款越存越少的荒唐事件。

  面對公眾的抱怨與輿論的指責,近日,銀監會、國家發改委共同起草了《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並下發各商業銀行和地方價格主管部門徵求意見。

  但是,這份徵求意見稿引發了更大的質疑,因為意見稿規定的,包括同城同行存款、取款、轉賬業務;通過POS、ATM、轉賬電環等電子終端提供的境內跨行查詢服務;密碼重置服務相關費用納入賬戶、密碼、電子證書等掛失費處理,不得單獨收費等7項服務之中,不少是銀行並未收取的費用—禁止未收的費用的收取,而對羣眾意見紛紛的小額賬戶管理費、ATM跨行取款手續費、網銀跨行轉賬費等費用不置一詞—這種意見的徵求顯然不能令人滿意。

  價格聯盟下的事實壟斷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起草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是向各商業銀行和地方價格主管部門下發並徵求意見的,而並非是向儲戶和銀行共同進行意見收集,有學者認為,向銀行徵求有關銀行收費問題的意見,這本身就有失公正。實際上,早在2007年3月7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組織召開了銀行業務四項服務收費標準課題研究工作座談會。會上,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劉張君曾經就銀行收費問題表示,「調整收費標準須照顧弱勢羣體,充分體現銀行服務的『公共產品屬性』」。業內人士分析,根據這一精神,對於此次意見的徵求,銀行也許會作出讓弱勢羣體感到滿意的意見反饋。

  但是,這種「上級對下級」的外在約束,以及銀行出於道德的自我約束,或許難以令其作出令儲戶滿意的決定。

  然而,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陳佐夫卻並不贊同銀行處於壟斷地位的說法。陳佐夫認為,在現實生活中,包括供水、供電、供熱、供氣、航空、鐵路等行業裏,基本不存在競爭關係,很少有外資可以進入這些產業,但是銀行業不存在這些現象,銀行業除了四大銀行以外,還有幾十家股份制銀行,上百家地方性商業銀行,還有一大批外資銀行,「儘管不能說競爭非常充分,但是不能說是壟斷的」。

  「你可以選擇任何一家銀行,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其他行業的選擇餘地還是非常有限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銀行現在不存在壟斷。」8月7日,陳佐夫在2010年中國銀行家論壇上表示。

  可是,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時代周報記者在與四大銀行的職工交談時發現,大部分銀行職員均認為在目前的中國環境下,銀行仍然處於事實壟斷的地位。

  「一個佔據了壟斷優勢的羣體,或者會因為一時的輿論譴責而放棄其價格制定權,但是沒有完善的市場競爭,銀行服務價高質劣的情況無法從制度根源上加以消除。」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內部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