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盤遊戲的材料很簡單,就是箱子、沙子和玩具。箱子的內側是藍色的,這是為了使人們在挖沙子時有挖出了「水」的感覺。

藍色是容易讓人安靜的顏色,它可以讓煩躁的心平靜下來,讓疲憊的你得到休息。

此外,藍色也更容易讓人產生遐想。箱子的作用是提供給來訪者安全感,沙盤遊戲中使用的沙箱是四方形有邊界的,它代表著大地,大地能給人帶來踏實的感受。

英國的作家H.G.Wells 於1911年發表了一本名為《地面上的遊戲》(floor game),他在書中記述了他與兩個兒子在遊戲室中用玩具擺出各種城市和島嶼等的遊戲過程。這本書為沙盤治療的誕生提供了靈感,1928年 Lowenfeld 將Wells的遊戲方法轉變為一種治療技術。

她收集了各種小玩具,並在遊戲室中放置了兩個淺盤,一盤裝沙,一盤裝水,後將水改為濕沙。

兒童很自然地在沙盤上將小玩具、沙、水加以運用組合在一起表達出內心感受,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應運而生。

她利用沙盤治療的目的是尋找一種媒介,它不僅可以吸引兒童喜歡遊戲的天性,也可以作為一種語言在與治療師之間建立交流。她將這種治療方法稱之為「創世技術」(World technique)。

喜歡遊戲是兒童的天性,因此沙遊戲成為一種很容易被兒童接受的心理治療方式,是廣泛應用的治療兒童心理問題的方法之一。

成人一般在開始時對遊戲有一定的抵觸,但患者對諮詢產生信任後,可邀請其進行沙盤治療,沙遊戲在成人的治療中的推廣也有加快的趨勢。

因為沙盤遊戲更多是針對兒童,京師博仁心理輔導老師就以兒童為例介紹一下沙盤遊戲的進程:

孩子一般在首次諮詢時是有父母陪同來就診的,治療師應先問父母一些有關問題,讓父母填寫一些問卷和量表,時間不宜過長,注意不要讓孩子產生受冷落、受指責的感覺。然後由治療師直接領孩子進入遊戲室,父母不跟進去。

特殊情況下,如患兒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允許父母將其送入遊戲室,父母要在治療開始前退出遊戲室。

在遊戲室中,治療師向孩子介紹沙盤,各種玩具、以及為濕沙盤提供的用水,孩子可以利用這些材料在沙盤上創造出任何圖景。

每次治療的時間為30~40分鐘,在治療結束前留出幾分鐘以便讓孩子講一下他所擺的是什麼,並給他機會表達內心感受。

在首次諮詢時應向患者明確一些沙遊戲的基本要求:

(1)告訴患者可以玩架子上的任何玩具;

(2)如果弄壞了什麼,治療師會去修,但不能有意破壞;

(3)遊戲時不可傷害自己,也不可傷害治療師;

(4)治療結束後,由治療師來收拾,患者就不必管了。

因為兒童的理解能力不強,治療師在告知這些規則時語言要力求簡潔,同時還要注意不應給予過多的信息。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清晰地界定什麼是可以被接受,什麼是不可被接受的行為,只有他們知道行為的界限時,才會有安全感。

當孩子開始對沙盤和玩具自行探索後,治療師就退到孩子的側後方坐下,觀察並記錄沙遊戲的進程。

記錄內容包括孩子是如何開始進行的,是立即投入還是比較猶豫;

第一件選擇的玩具是什麼,之後又選擇了哪些種類的玩具;

玩具在沙盤中的擺放位置是什麼,彼此的擺放關係又怎樣;

孩子在沙盤上的探索空間有多大;

以及最終擺出的結果是什麼等等。孩子離開遊戲室後,治療師要把沙盤中的圖景拍下來,留作資料以備分析。

孩子在創造沙盤圖景的過程中或在結束時會自動講一個故事,如果孩子沒講,則治療師可以邀請孩子講講他/她擺了些什麼,想要表達些什麼感受。

故事中會表達出孩子的情感、沙盤所呈現的主題以及玩具的象徵意義等等。

治療師不對遊戲內容和孩子所講的故事做出評價和解釋,要做的就是認真傾聽,真心地接納。

Kalff流派地沙遊戲強調延遲性解釋,即整個療程結束後的某個時間,治療師和患者再重新回顧保存的沙遊戲照片,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沙盤中所表達地象徵意義及其情感的衝突。

沙遊戲治療的時間至少需要5~6次,事前要和孩子的父母商定他們是否可以堅持下去。如果父母要停止諮詢,應提前通知治療師,治療師可以讓孩子有結束的心理準備,並再諮詢1~2次,否則,突然停止會使孩子不適應,進而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