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就是從事動畫的,所以國產目前水平階段還是知根知底的。

首先:動畫分「二維」「三維」 這個還是要區分開的,畢竟成本製作和效果不一樣。

先說「二維」 這個不用多說二維動畫是日本強項,也是引領行業和值得二維學習的國家,也被稱為「動畫王國」 說到目前中國二維那就還差得遠了,可能有這些人會說現在某一些國產二維動畫就不錯啊,是的,相比當年來說現在國產二維是有進步,但你覺得不錯和我們觀察的不太一樣,如果說畫風漂亮能讓角色動得自然基本還是差很多,另外一個就是角色性格 和太過於模仿日漫,導致目前國漫處於日本人演中國人一樣。

說到「三維」 就不得不說到自己的本職了,當然二維是早期公司行業,因為以前中國三維並不景氣,二維公司也不太多而且都是兒童低幼動畫,那個時候的動畫就喜羊羊與灰太狼 巴拉拉小魔仙這些,簡直就是低幼商業動畫的天下,所以後來轉職到三維動畫電影這塊, 說到國產動畫 不管是二三也好,都有一個共同點 市場明明是有的,但誰都不願意去做點原創和突破有質量的,直到被某些動畫公司的作品影響才會推動動畫行業去跟風,這個就是中國很被動的動畫市場,在三維突然的發展中出現了很多不同渠道的公司,網路、電影、tv電視劇, 網路動畫應該來說是點擊量最大的平臺,而且沒有限制,尺度方面都偏成人。 電影質量較高這個主演看公司怎麼去定義,要麼拍適合兒童的要麼就學歐美全齡的。 Tv就不太理想了,上電視頻道的動畫廣電一般很嚴格,基本就是低齡,而且要求還會很多。 所以說三維動畫發展是最大的,目前國產動畫崛起就主要是「三維」 中國美工設計一點不比國外的差,唯獨劇本不行,動作不行,和技術支持當年不行,所以很多公司在製作有質量的動畫過程中都會用到國外技術和團隊人才,這個是少不了的。


當然對於未來的發展,沒有人知道,不過日漫一直都表現得比較突出,按照10年前來說,也算是動漫界的領軍人物。不過說到未來10年還能不能表現突出那就不好說了。

這裡特別要提一下的就是國漫,近年來可以說得上是一騎絕塵,如果按照這樣發展下去,國漫勢必成為一匹大黑馬,毋庸置疑。

對於未來的前景,我在某平臺截了一組目前為止比較受歡迎的動漫數據,按照現在更新的集數來看,大可以知道,動漫有多受歡迎了。


說說國漫吧

定位混亂。

政府和大部分爹媽將動漫等同於卡通,認為給娃看的東西,簡單外加教育意義越直白越好;

大部分青少年受日本、歐美動漫影響較深,對國內動漫基本上持鄙夷排斥的態度;

製作者中很大一部分是這樣深受日本、歐美動漫薰陶的青年,一方面不可避免會在作品裡帶上模仿的痕跡(這裡的模仿不是貶義,事實上很多創作最先都是從模仿開始),

另一方面為了讓作品最終能夠面世又不能不考慮審查者的意見,讓作品儘可能符合他們心中對動漫的定位。

於是就出現很多詭異的如《馬拉松王子》這樣的東西。

個人感覺現在國內對動漫的定位未必真正是將其視作一個獨立的產業。

動畫片可能隸屬於電影,作為類型片的一種突出重圍極其困難;專門漫畫雜誌刊載的漫畫作品更鮮少有成為主流。

在中國漫畫跟動畫基本上還是脫節的兩樣事,本來動漫整體的歸屬都很難找到,單槍匹馬的發展自然前途更加堪憂。

從漫畫→動畫→周邊的完整產業鏈一時半會要發展起來確實太過強人所難,畢竟日本也是經歷了很長時間才達到目前的狀況。

但是最關鍵的地方還是得製作、審查、市場各個方面都有明確的、統一的目標歸屬。動漫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希望它在中國發展成什麼樣子?至少得明確這一點。

非常喜歡的日本動漫作品《銀魂》的監督高松信司先生說過一句話印象深刻,他說打從一開始就不是將《銀魂》作為一檔動畫節目在做,而是作為電視節目在做,因此它的競爭者不是其他動畫,而是同時間檔地其他電視節目。

這種定位我覺得可以推而廣之到所有的動漫,動漫不只是針對特殊受眾的特殊節目,這一類型內部各作品的互相競爭固然重要,更要看到它作為一種類型文藝樣式的獨立性。

↑以上純屬跑題?胡扯

銀時鎮樓


近十年內我國動畫界發展極為緩慢。國內所出的動畫基本上是cartoon,面向的是低齡向羣眾;而日本一系所出的動畫則是anime,面向全年齡羣眾(主要是青少年及以上),這兩種的差距是相當大的,例如日本許多二三十歲的人還在看動漫,而國產的動畫除少數幾部之外僅在十四歲以下的少年層流通;至於我國的漫畫,由小說改編的漫畫佔了非常大的一部分,原創的漫畫基本上也都有著日系漫畫的影子,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日系漫畫的人氣較高,普遍性較廣,而且日本的漫畫家比較多,所以許多題材是被日系的漫畫家搶先使用了的,故我國的漫畫對於日本仍有很大一段距離。鑒於以上各方面的原因,國家注重國內動漫界發展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未來十年內國家關注的可能性也不會太大。


我國還在轉型、調整階段,未來十年如果沒有拖後腿的大概能達到日漫現在這種程度。反觀日本輕小說的時代已經過去,網文稱霸意味著不再需要承擔出版風險,動畫化作品質量參差不齊,當然也不是說網文有什麼不好,不過相對來說缺少穩定性,動畫作品容易高開低走,也有可能低開高走,寫網文的會越來越多,動畫化作品會繼續以漫改或者輕改為主,以後大概會是原創或者續作的作品會好一些,想要以前那樣優秀的作品百花齊放已經不太可能了,除非設置一點特別的審稿機制。不過就目前看來哪怕在分級制度上都還沒弄好,更多的機制都是無稽之談。以上是個人觀點


國漫崛起已成必然趨勢,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資金進入動漫行業,喜歡的人越來越多,未來會發展的很好


不怎麼樣,對於原創作者的支持不高,少有作者能夠實現動畫化,小說漫畫化。多少數依賴外來進口動漫,動畫產業單一,無法依賴周邊帶動發展。


首先感謝邀請,說實話未來十年的動漫行業沒人知道會如何,我也就自己看法說說吧

我們前幾年的動漫電影對外開放總有著些許不足,某些動漫內容的雜亂和難以理解讓大眾的看法逐漸走下降趨勢,後來開始引用我國傳統文化做為核心,如《大魚海棠》、《大聖歸來》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漫,引出大量優秀動漫作品,使得動漫行業有了光鮮的前景,而對於未來的發展,如果有所突破與創新那麼我國未來十年的動漫行業前途將不可限量!


我覺得十分有前途的行業,首先是國家提出的文化自信,應該包括動漫產業的扶持,許多西方已經建設了動漫產業園,希望您能深耕這一領域,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資金不缺,創意不缺,就是缺好故事,能夠打動人的好故事,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