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4月16日電(記者張璇 唐弢 湯陽)近日,一則“童模小女孩拍照時遭媽媽踢踹”的視頻引起廣泛關注。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調查發現,童模行業從培訓包裝到接單拍攝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培訓、接單、抽成……有網友質疑,這條產業鏈上,孩子會不會成爲任人擺佈的“洋娃娃”?

在距離電商之都杭州100公里外的湖州市吳興區,有一個被業內稱爲“中國童裝之都”的小鎮——織裏鎮。在這裏,童模的一天有時比成年人還要忙碌。

在過去的兩年裏,浙江湖州的任玉(化名)每週末都要帶着女兒驅車前往織裏的童裝廠攝影,30多平方米的簡易“攝影棚”裏一待就是一天。“我們孩子每次要拍攝50套衣服,不管到幾點,拍完爲止。”任玉說。

儘管拍攝過程有這樣那樣的束縛,但獲得的報酬着實不低。任玉和童裝廠簽了三年的合約,第一年可獲3萬元,以後逐年遞增。“我們的報酬其實不算高的,在織裏,很多童模都是按衣服件數結算工資,價格從一件幾十塊到一百多塊不等,有時候一天就能賺到上萬元。”任玉告訴記者。

在任玉看來,童模這個行業水很深,“這個就跟演員片酬類似,你知名度越高,獲得的報酬就越多。”因此,很多家長會把孩子送去參加一些童模的培訓班,課程主要包括唱歌、跳舞、走秀等。培訓方在孩子開始接活後,還會根據接單量,從商家支付的報酬中抽取一定的比例。

培訓、包裝、接單、拍攝、抽成……目前,這一行業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條完整產業鏈。不少兒童模特培訓班在開展課程培訓的同時,還扮演着中介和經濟人的角色,爲服裝廠商、拍攝機構或者攝影師牽線搭橋。

“雖然培訓的費用動輒過萬元,可一旦孩子經過培訓後,在諸如走秀比賽中獲獎,其身價自然也會水漲船高。”任玉說。事實上,許多家長一開始讓孩子走童模這條路就做足了準備,陪着孩子穿梭在各大攝影棚之間。他們甚至認爲這是一條帶着孩子走入演藝圈的“造星”之路。

近年來隨着童裝市場快速發展,童模存在客觀市場需求。但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童模保護的問題也浮出水面。在童模市場,孩子們看似是主角,然而在他們背後承載着的是家長的期望以及商業世界的真實競爭。有專家認爲,在童模成長過程中更加離不開家長的正確引導,童模市場也需更好地規範。

目前,對於兒童從事兼職,法律沒有明文限制的規定。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甘海濱表示,如兒童演出、童模拍攝等,這些行業基本上都沒有準入門檻或者監管機構。對此,法律有必要對使用未成年人工作的行業制定出臺更細的細則。杭州凱旺律師事務所律師蔡湘南也認爲,除制定細則外,從事童模行業仍需關注孩子的權益,保障他們受教育以及休息娛樂的時間。

“童模小女孩”事件發生後,“童模圈”以及淘寶童裝類商家也出現了反思的聲音。10日,有110家淘寶童裝店店主聯名呼籲規範童模拍攝行業,推動童模保護。

記者注意到,此次事件引發巨大關注的背後,許多網友聚焦的不只是父母踢踹這一動作,正如網友所說:“踢一下可能沒那麼嚴重,大家接受不了的是父母以暴力管教的方式拿小孩子掙錢。”

事實上,在兒童兼職的過程中,父母常常充當其“經紀人”的角色。因此,家長的正確引導對童模的成長至關重要。

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表示,孩子是一張白紙,童模要展示的是與服裝相襯的童真,而童模在拍攝過程中,家長和攝影師有時會引導孩子做一些他內心可能並不喜歡的表情或動作,這個過程恰恰是反童真的。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高級諮詢顧問、兒童傷害預防教育專家張詠梅表示:“我覺得以後在做童模這種合作的時候,一定要考察家長對孩子的保護,可以作爲一個考量的標準。”張詠梅認爲,對此次事件的母親而言,這些社會輿情網友熱評,對她來說也是一次反省的機會。

“我們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少家長認爲‘早出名’就是好的。”楊建華說,家長不要完全被眼前的經濟利益所驅動,孩子是我們的未來,符合規律的成長才最重要。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