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唐朝高僧玄奘,《西遊記》的故事就是根據玄奘取經的故事演繹出來的。那麼孫悟空的原型是誰呢?

胡適曾經考證說,孫悟空的原型是印度的一個神猴,叫哈奴曼,魯迅則考證說,是來源於中國古代的水神無支祁。其實兩個人都忘了,在唐朝有一位高僧,就叫“悟空”,也曾經去印度取過真經,成就絲毫不在唐僧玄奘之下。

這位悟空,俗名叫車奉朝,陝西涇陽縣人。

跟玄奘從小學習佛經不同,這位車奉朝小時候的理想是出將入相,因此從小就愛讀書,也愛習武,文武雙全,希望長大了能爲國效力。到20歲的時候,機會來了。

公元750年(唐玄宗天寶九年),罽(音同“計”)賓(位於中亞的一個小國,以佛教昌盛著稱)遣使來到大唐,希望能做大唐的小弟。中國領導人對這種事向來是高度重視的,唐玄宗賞賜了使者大批的金銀珠寶,又派內侍省張韜光帶着40多個人,護送罽賓的使者回國,這40多個人中,就包括車奉朝。

這一路西行,基本上跟唐僧師徒西天取經差不多,經過了無數的沙漠、大河、雪山,還有數不清的強盜,而車奉朝的職責,也像孫悟空一樣,起保護的作用。請注意,車奉朝的武器是一根36斤重的熟鐵棍,跟孫悟空的金箍棒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行人整整走了三年時間,才終於到達了罽賓國的都城。

罽賓國的國王一看大唐的天使來了,也非常重視,用什麼招待呢?國王心想:咱國家是個小國,別的也拿不出手,就只有佛教最有名,那就帶他們去參觀參觀佛教勝景吧。於是,國王就派了國師三藏法師陪他們去旅遊。三藏法師?對,沒錯,悟空跟師傅就是這麼有緣!當然,人家這個三藏法師不是咱的唐僧,而是叫舍利越摩。

玩了一個多月後,張韜光覺得差不多了,畢竟是小國,一個月就轉完了,得趕緊回去了。不過,就在準備回國的時候,車奉朝卻突然得了一種怪病,眼看都快不行了。經御醫檢查,發現是一種很嚴重的傳染病,得趕快隔離起來,不然很容易傳染到別人。

張韜光一看,肯定不能帶他一起走了,就只好把他委託給三藏法師,自己帶着一幫人回去了。

要不說徒弟跟師傅有緣呢,車奉朝經過三藏法師的一番照料,竟然奇蹟般地康復了。車奉朝一想,這肯定是佛祖在故意留我,於是,乾脆拜三藏法師爲師,遁入了佛門,法名爲法界。

或許車奉朝天生就跟佛有緣,有慧根,再加上三藏法師的點撥,在佛教的道路上一日千里,還去了印度深造,成爲中亞地區遠近聞名的高僧大德,比起一百多年前的玄奘也不遑多讓。

轉眼30多年過去了,法界大師已經60多歲了,便辭別了師傅,啓程回大唐。

臨走時,三藏法師送了他很多佛教經典,比如《十地經》《十力經》,還有釋迦牟尼的佛牙舍利,希望他能回到大唐繼續將佛教發揚光大。

回國後,此時的大唐皇帝已經換成了唐德宗,德宗對法界大師的歸來非常重視,欽賜他法號爲“悟空”,讓他主持長安的章敬寺,後來又去了護法寺。他帶回來的佛牙舍利,唐德宗還專門建了一座十三級的寶塔來供養。

公元812年,悟空大師在護法寺圓寂,終年82歲。

歷史客棧十年精選集《歷史不是鏡子》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