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2017 Taipei

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 (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2017/11/17 7:30pm
国家音乐厅

上次布商2011年来的时候我并没有去听,这次带著朝圣的心情早早订票。乐团来台演出两天,我选择11/17的场次,上半场曲目孟德尔颂E小调小提琴拹奏曲,下半场布鲁克纳第七号交响曲。

过去几次现场聆听布鲁克纳的经验都有掐脖子无法呼吸的感觉,不会特别想多听也就跟他不熟了。因此,以下我大概无法表达太多关于乐曲的事,还是直观感受多一点。

这次布商的布鲁克纳第七号交响曲,脖子没被掐那么紧,但乐曲的进展仍旧让人难以呼吸。太多时候,音乐的和声、对位、节奏以一种深沈的压力包围著,我也尝试希望能够更进入到布鲁克纳的世界。往往等我意识到自身状态时,我发现自己是皱著眉头,因为音乐之中那种辉煌而强大的能量就像是耀眼的火光,若想要注视火影的变化,就不得不凝著眼皱起眉。

第一乐章开头的主题雍容大度,展现弦乐部深厚实力。乐曲持续走著,整体速度让我觉得略慢(不禁浮现「这是大师年纪的步调吗?」的想法...),而大量声部对应出现的模式(例如中段琶音辉煌主题和舞曲节奏的交替穿插),乐团以相对稳健的速度处理,让我有种被拖住而感无力、伴随「还有多久、怎么又来了」那样的感觉。随著乐曲尾声力度音域和声一段段累加爬升,总算摆脱一种担负一样,带著辉煌进入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在乐曲解说中一般被注解为「悲壮的」,但我听起来却是一种洗涤、沈淀、省思而后奋起的情绪。延续到活跃激扬的第三乐章,积极乐观充满行动力的能量更加高涨。到了第四乐章,壮大宏伟,对位技法大发挥,各声部相互唱和,弦乐大量颤音演奏堆叠著强力而坚定的铜管,越跃越高,催著鸡皮疙瘩从脚底一路冒上来。

遗憾的是,有位观众在乐曲还没完完全全结束就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而抢先Bravo,破坏了回旋在高点的精神气势,让人无法品味这首乐曲结尾的回响余韵。

这首庄严、辉煌、大器又充满内敛情绪的交响曲,如果没有乐团的深厚实力,是无法产生如此强大的感染力。

弦乐部的强大无庸置疑,温暖而坚毅的音色,绵密细致的厚实,干净精准的优雅。铜管非常特别,均衡而节制,演奏到激昂璀璨高潮时,有种蒸汽压路机的感觉,华丽澎湃但没有强压之感。法国号在快速连断音好几次都有点掉或不齐,弱音起头进来时不知为何都让我觉得有抖感(还是说有点岔?),但瑕不掩瑜。特别惊艳的是小号,难得能听到小号做出甜美温润而兼具华丽高贵的音色和表现,但它的明亮而充满穿透力的声响,仍旧扮演振奋人心引领者的角色。


90岁的Maestro Blomstedt,削瘦、略有脊椎侧弯但硬挺的身影,没什么夸张手势,但掌控整个管弦乐团的一切:crescendo稳定有力,源源不绝仿佛没有爆发的尽头;对比下,decrescendo或朦胧柔美由远处而来的弱音,全然清晰。

定音鼓鼓手完全把这种奇妙的crescendo-decrescendo(应该是在第二乐章里)「视觉化」,击鼓的频率好像被定速一样,绵密精准,音量就从鼓棒的幅度看出,这幅度的变化就像是等速设定过的「开扇关扇」过程,美丽极了~然后他丝毫不费力且质地精确地换了鼓面轻击几下,就将乐句转换到另一个段落。

Maestro和乐团给我的感觉就是,严肃、深刻、自律、认真,一点也不花俏、不煽情、「不表演」(虽然小提琴首席的肢体真是非常投入而放射),全员凝聚在一起的力量,莫名触动我。

或许是乐团座右铭Res Severa Verum Gaudium的体现吧?如此真实,如此喜悦美好,却也是认真严肃的。大概是这样的精神,所以在时间的淬炼之下,益显光辉。

每每把时间的长流放进来思考时,我真觉得惊奇。

今晚曲目之一的作曲家孟德尔颂曾是该团的指挥(1835-1847),而这首布鲁克纳第七号交响曲就是由该团在1884年完成首演,为布鲁克纳获得空前的成功。

对于一个275年历史的乐团,时空迭更在他们的音乐国度里,更像锻造永恒的风与火。

是什么精神让他们屹立275年还持续向上向前?

桂冠指挥Herbert Blomstedt,足迹遍布各大乐团,荣誉声誉卓著,90大寿了,仍如此神采奕奕,体力康健,体态灵活,指挥不用看总谱,看起来如此谦逊而心怀喜悦。

是什么让他如此享受与音乐为伴的人生?

他在受访时说,维持身体健康的秘诀就是「快乐工作」。超过六十年的指挥工作,简单四个字,隐藏了多少让人敬佩的热情、投入、纪律、学习、追求卓越。同等重要的,一位指挥家的成就,少不了他的乐团,从各地乐团和音乐家为他庆生的活动,可看出,他与乐团之间那种亲密如家人又如良师益友的关系。但他是如此低调看待这些为人为事的成就。

(真的很喜欢柏林爱乐为Maestro制作的庆生影片)


最近刚好在思考 “Envision your legacy” 这件事,我自己真实深切的答案还探索酝酿之中。不过,在这晚,乐团与Maestro已经告诉我,什么堪称legacy,什么是成就legacy的条件。275年与90年legacy,让人如沐春风,由衷感动。


题外话:

喔,庆生活动怎么安排?

凡人们:去哪吃饭庆祝?

Maestro们:办几场音乐会吧?巡演一下吧?录一套唱片好了?

好像正在发迹的40岁Maestro可以这样庆生,成为legacy的90岁Maestro也可以这样庆生。突然觉得,音乐家是否是种很特殊的职业,所以可以用这些方式来庆生?

也许是,也许也不是.....如果每年每年,都可以做著自己最喜欢的事来度过这一天,是否就是一种幸运和幸福呢?他们是不是刚好是一群这样的人?


参考资料:
https://www.gewandhausorchester.d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