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殘疾人來到天堂找到上帝,便抱怨上帝沒給他一副健全的體格,上帝什麼也沒說就給殘疾人介紹了一位朋友,這個人因剛剛死去不久升入天堂,他感概地對殘疾人說:「珍惜吧朋友,至少你還活著」;一個官場失意被排擠下來的人找到上帝,抱怨上帝沒給他高官厚祿,上帝就把地位殘疾人介紹給他,殘疾人對他說:「珍惜吧,至少你的身體還是健全的」;一個年輕人找到上帝,抱怨上帝沒讓自己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尊敬,上帝就把那位官場失意的人介紹給他,那人於是便對年輕人說:「珍惜吧,至少你還年輕,前面的路還很長」。我們都曾經抱怨過,為什麼上帝沒有給予我們更好的、更多的機遇?為什麼自己常沒有別人的好運氣?將生活、工作等等方面的失意歸結為上天的不公。其實這正是我們對自己沒有正確的認識所導致的。人要看到自己所擁有的,別看到自己所沒有的,要認真的珍惜自己,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上,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有陽光明媚的、風和日麗的時光,有路途平坦的旅程,也會有陰風凄冷、風雨交加的時間,也會有崎嶇蜿蜒的行程。在得到幸福、取得成績的時候,要學會總結、學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在遭遇挫折的時候,切不可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此時,應冷靜地審視自己,要看到自己所擁有的,發揮自己所擁有的優勢,這樣,我們就能夠戰勝所遇到的困難。世上之人其自身都有閃光點,只要能夠看見、學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那麼,美好的生活就一定在你身邊。

在我看來,牛的一生是悲壯的。體力好時,勞累永無休止;體力衰時,大多被無情地送進屠宰場,人們接著吃它的骨肉,穿戴、使用它的皮。即便魯迅先生說過的「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恐怕也未能完全道出牛的無私奉獻。當然,對人類而言,馴化牛,就是讓牛服務,牛就該服務終生,即便牛會說話,人同它講理也不怕;這些是由牛是食草動物的本性決定的。有誰見過驅使豺狼虎豹拉犁的呢?其實,牛因為忍辱負重,奉獻徹底,人類賦予牛的讚譽也很多,特別在農民的心目中,牛的地位相當高,這對牛來說,至少是精神上的慰藉。作為萬物之靈的人,不宜與牛相提並論。可是,人的一生中,無論是誰,或生活,或工作,總要有些牛的奉獻精神才行。

什麼是老實人?「默默無聞,埋頭苦幹的人是老實人,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人是老實人,不善言表、創造業績的人是老實人,仗義執言、敢於講真話、講實話、堅持真理的人也是老實人。」由此可見,所說的老實人,不是那些庸庸碌碌、無能無為的人,而是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兢兢業業工作的人。老實人仗義執言,敢於講真話,講實話,堅持真理,就是因為懷揣一顆公正心。與老實人相對立的是不老實的人。不老實的人形形色色,如心懷叵測,居心不良的人;陰險狡猾,爾虞我詐的人;吹牛拍馬,投機取巧的人;搖唇鼓舌,沽名釣譽的人;弄虛作假,騙官騙財的人;貪污腐化,欺壓百姓的人,等等。不老實的人也有個共同特點,就是私心重,為了實現私慾,不擇手段,甚至以身試法。歷史上的趙高、高力士、和紳,現實中的胡建學、胡長清、成克傑之流,稱得上是「精明」的人,然而正是他們的「精明」,敲響了其生命的喪鐘。老實人只會幹事,不會來事;善於琢磨事,不善琢磨人;能說大實話,不說奉承話,他們最大特點就是有高度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其實,無論是勤奮、敬業、自信還是奉獻,我們多做一點,自己就得到多一點的回報,最終得到收益的還是自己。所以我們要把自己的心態擺正,為了自己,再努力一點。

  從生理上來說,任何人在生死面前都是平等的,無論是偉人還是百姓,不論是名家還是凡夫,都要「赤條條的來,赤條條的走」,這是由人類發展的自然規律所決定的。但從人生經歷的過程和社會意義上來講,人類從生到死,又不是等同等價的。正如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所說的:人都有一死,有的人死得偉大,有的人死得緲小,有的人死了,比泰山還重,有的人死了,比鴻毛還輕。這就說明了一點,人生在於體驗,人生充滿著體驗,體驗豐富者,人生就會輝煌燦爛,體驗不足者,人生就會平淡無奇。只有經歷酸甜苦辣,體驗喜怒哀樂的人生,才算精彩的人生,才能達到心靈的升華。由此看來,人生的體驗如同一杯清水,你只有體驗越多,你才能具備很強的心理承受力,你才能心靜似水,明明喝的是清水,你卻能感受到甘甜的滋味,從而以平和心態看待生活,以平常心淡對人間「不平」事。人生的體驗如同一本大百科叢書,你只有體驗豐富,你才能不斷地增強適應能力,努力地融入社會這個大熔爐,從而創造豐富的人生。人生的體驗又如一劑潤滑劑,你只有體驗越精彩,你才能造就出眾的才華,你才能從容應對社會繁雜的人際關係,如魚得水,贏得成功。

俗語說得好:「人生七十古來稀,除去十年少,去掉十年老,再去三分之一睡大覺,真可謂人生苦短。老百姓說得好:好好活著吧!這是對珍惜人生的真實而樸素的感嘆!珍惜人生少不了要享受人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歸根到底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提高生活質量,享受人生樂趣。新的時期,當「苦行僧」是不提倡的,享受人生免不了必要的金錢物質需求。但若要真正的珍惜人生,就必須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從人生經歷的軌跡來看,物慾滿足的程度絕不是衡量生活質量高低的唯一尺度。享受也要把握分寸,不可目無邊際。當人成為物慾的奴隸,那就不是享受人生,而是葬送人生。人一旦醉生夢死,那就如同行屍走肉。君不知,貪官死到臨頭方才醒悟,為時已晚,贓款就是黃泉路上的「紙錢」。由此可見,珍惜人生,一定要把握靈與肉之「度」。珍愛自己,善待生命,你就要珍惜人生。

「人生靠自己書寫,創造人生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一個人的生命是應該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些至理名言,旨在呼喚我們創造人生。創造人生未必追求一種模式,一種境界,一種目標,五彩繽紛的世界,需要七彩人生。只要愛崗敬業,持之一恆,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奉獻愛心,回報社會,精心雕塑人生,即使十分平凡,也顯偉大人生。創造人生又是情感、意志、智慧的結晶,沒有激情,人就會頹廢;沒有意志,人就會凋零;沒有智慧,人就會平庸。人生需要培育,人生需要磨練,人生需要積澱,厚積薄發,就能創造輝煌的人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