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替代人与「智造」无关2015/5/7 新民周刊广东正在试验大规模机器取代人工,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目标有可能并不是中国智造,而是中国工艺水准的提升。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标志广东迎来全面推进「机器换人」战略阶段。规划蓝图如下:到2017年末,力争广东省三年累计引导2万家、超过5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累计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9430亿元。至2017年末,初步建成10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成2个国内领先的机器人(300024)制造产业基地,推动1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广东东莞第一家民营「无人工厂」近期投入建设,当前东莞的用工缺口已达到10万人以上。机器换人是用工荒的体现,用工荒并不代表著中国劳动力缺乏,而是在当地的厂家看来,劳动力创造的财富已经无法覆盖劳动力节节上升的成本,因此机器换人可以从整体上节约成本,并且可以锁定长期的用工风险。没有长期稳定收益与信用缺失、人口户籍固化已经体现出弊端,这些劳动力不可能获得当地户籍、流转快速、没有经过培训,而官方公布的最低用工成本节节上升。作为制造大国,这样的劳动力结构是无法提升产业结构的,为了标准的精细,德日等制造强国都在推进机器替代人,也就是能用机器的地方减少用人的数量,朋友告知在日本他的企业里,有个检测原先依靠人工,最后想方设法生产出检测仪,以减少人工感觉的干扰。以机器取代人是提高产品精细度所必须的。2013年4月在一篇名为《机器正在取代工人的工作》的文章里,提供了一组数据,自2000年以来,美国减少了近600万份工厂工作,几乎是整个制造行业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制造业利润红火,业内人士不仅从经济衰退中恢复过来,相比2006年,其利润增长了35%,这种趋势也于全球各地发生。根据麦肯锡2012年的报告,2000年和2010年之间,制造业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20%,但是,先进国家却失去了其24%的制造业工人。减少的工人是低端的工人,而那些受到新技术培训的能跟机器和谐共处的却供不应求。4月29日,虎嗅网编译《TheAtlantic》的文章,《ScarceSkills,Not Scarce Jobs》,指出信息技术几十年来一直在改变供应链,经常取代运务员、记账员和仓库工人,但使用新科技会扩大企业规模,也会创造新工作,这些新工作需要新技能,在工作中习得这些新技能的工人,其实供不应求。广东机器取代人可以试这提高制造业精细度的一次努力,从上到下,形成了共识。原有的工人已经无法满足甚至中端制造的需求,他们必须经过培训,或在更落后的地方找到原始的制造工作。目前应用机器人(300024),必须达到规模化生产才有利可图,笔者在广西等地的汽配工厂看到,除非有大规模的订单,否则一条流水线上用机械臂就是不合适的,尤其是小而散的订单、有特殊要求的订单。另一方面,机械臂精细度还不够,2013年8月媒体曝出富士康机器人(300024)项目进展不顺,硬体提供商认为,目前机器人(300024)主要应用领域还是在前端的高精度贴片和后端的装配、搬运环节,在绝大部分中间制造环节,还是必须用人工,如果是在精密制造上采用的话还需要慢慢的试点。今年4月,郭台铭坦承,富士康研发的「机械手」尚未达到像人类手指那样的熟练、灵活程度。富士康正在开发下一代机械手臂。各地标准不同也制约了机器大规模应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2013年11月月16日在深圳考察时表示,标准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流通效率的重要手段,现在全国物流企业有8亿多个托盘,绝大部分是非标准化的,多数没有实现循环共用,既浪费资源、增加成本,也影响效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我国企业尚不掌握机器人(300024)核心技术,全球工业机器人(300024)四大巨头切走中国市场七成份额,洋品牌性能稳定,使用风险低,近两年降价逾三成,原来35万元的机器人(300024)降到25万元,性价比提升。不过,只要需求扩大,国内机器人(300024)企业也如雨后春笋,未来总会出现行业内的中联重科(000157)等企业,与国外品牌融合、竞争。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