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可能了,春節檔馬上結束了,到目前(2月9日上午14:30點)為止,依然沒有超過15億,還有1天半的時間來繼續努力,但到假期結束我預測也就20多億了。

同期競爭對手大多已經掉隊,但其總和也不少,佔比也總該有總票房的50%,而春節檔的體量也就60億左右。

從初七開始,大家基本都要開始工作了,每日票房將不會再以這種速度增長,影院雖然會延長放映時間,可能連續放兩三個月,細水長流,但以後票房爆發的機會已經沒有了。進入三月份,還會有好萊塢電影引進,競爭將更激烈,《流浪地球》的排片會持續下降,票房增速會再度降低。

這樣看來,流浪地球的最終票房應在40億左右,向上達到50億,有點難。


我認為很有可能。

目前每天的平均票房是3個億

我們來算一算排期至少還有一個月,加上口碑爆棚。國內測算應該能到60個億,在國外的排期雖然少,但是反響都不錯。加在一起怎麼也能超過《戰狼2》

首先《戰狼2》國外觀眾與影評並不買漲,因為充斥著中國式的英雄主義愛國情懷,文化屬性很難影響全球。《流浪地球》不一樣,雖然也是中國創造充滿中國文化理念的科幻作品,但是確跟好萊塢的科幻英雄拯救地球的方式與文化完全不同,這樣的模式對於國外觀眾來說是新穎的,製作水準又不低於好萊塢的精良。所以口碑與文化影響力是會很高的,華爾街日報這樣評價「中國電影走上太空時代」。

中國開始文化輸出了

《流浪地球》開啟了這個時代


正月初五到影院真實感受了一下近期非常火的《流浪地球》,實話實說自己的感受:影片裏雖然有吳京,但想超越《戰狼》的票房和人氣,我認為不可能。閑話少述,略談一二:

1、整部電影看下來就是一個鬧騰、亂!人物除了吳孟達、吳京,其他人一概不認識;相比《戰狼》而言缺少明星人物支撐,至少得有張翰、「達康書記」、盧靖姍等幾張熟悉面孔撐撐場吧?

2、故事情節雖然扣人心絃,但需要幾百代人共同努力完成地球的遷移這件事我怎麼覺得那麼不靠譜呢?連影片裏分開了十幾年的劉氏父子都不能好好相處,我們這些看客還從哪裡能找到共鳴和釋放點?繼續給《流浪地球》以好評?

中國以前沒有出品過科幻電影,這部影片是個好的開始,為喜歡的明星看場電影支持一下未嘗不可!誰不過個年呢?呵呵??


個人感覺,要是放在2018年的話,有比較大的可能,但是19年的今天,不知道其他城市如何,但我們這裡,從員工到經理,感覺大家都在喊「窮」壓力大,收入下滑,非必要性支出大幅降低(同事自從去年供房後已經很少去影院看電影了,前幾年是一有什麼大片上映都看),所以,在此大環境影響下,感覺流浪地球要超戰狼2還是有不小的壓力(但是個人認為流浪地球確實是中國科幻類型電影中的一部不錯的電影)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新年快樂


不會,首先戰狼2能夠獲得那麼高的票房完全是佔據了天時地利,充分利用了國民的愛國情懷,甚至可以說是充分消費了它。戰狼2不是一部爛片,但也算不上優秀,它的水平遠不如後來的紅海行動,但是紅海行動的票房卻遠不如戰狼2,所以票房與影片的質量不一定是相稱的。雖說《流浪地球》是中國電影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片,但是在特效製作方面還是有點欠缺,畢竟是開端。所以,《流浪地球》票房不會超過戰狼2。


調整戰術應該可以達到,既從上班開始,放168分鐘的全片,讓劇情更合理更燃燒,這樣會把一部分看過的人評價值的人再次吸引到影院。同時,加上春節回來上班的羣體,票房更有保障。上班後,流浪地球有個優勢,就是口碑建立後,可以把口碑差的影片擠出去,這樣放168分鐘全片也有了可能,影院看在票房的份上也會忍受時長


如果流浪地球沒有刷票房,那麼三十億就已經到頂了


最終可能35億上下吧,當然如果能高點更好,我還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三體》拍完。


雖然期待,但是有難度吧


與《戰狼2》的愛國軍事題村相比,《流浪地球》的科幻題材會有一定的受眾侷限性,故不太可能超越前者。預測35億左右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