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排名,很難有依椐可推,因為各自處於歷史的不同時期,時局,機遇,戰場形勢也不一樣,所以很難判斷。只能說都是時代英雄。

白啟,王翦都被稱為長勝將軍,但白啟因殺俘留下污點,最後被逼自殺,不得善終。細看白啟一生,打仗所向無敵,但在長平之戰初,若不是趙王聽信讒言,臨降換將,將廉頗換上趙括,改變戰略,由防守改為進攻,導致全軍履滅,秦軍也會扛不住,戰爭局勢不一定向誰傾斜。所以,白起也不算是完美人生。王翦之所以戰無不克,攻無不勝,是因為前人載樹,後人乘涼。當時秦國在幾代人的努為下成為無人可撼的強秦,別的六個諸侯國國力已削弱到最低點,己成強弩之末,所以王翦才能順利滅掉六國之中的四國,最後兩國被其子王賁所滅,但結局比白起好,能得善終也屬不易。要是放在幾十年前試試,恐怕一國都很難滅掉。

蒙恬主要表現足在戰敗匈奴,是其一生最得意的一筆。章邯就有點淚奔了,一生打了很多勝仗,卻在最後沒有保持秦人應有的勇氣,投降項羽,使自己數十萬部眾被項羽所殺,最後自已也被殺,丟了里子又丟了面子,稱不上名將。所以這四個人除了章邯,排名不分上下。


我個人以為,秦朝四大名將,白起、王翦、章邯、蒙恬,白起是在秦國最艱難的時候崛起的將星,秦國的崛起以及大出天下,白起功不可沒,甚至在軍事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只可惜魏冉失勢後,白起失去了最佳搭檔,被小人范雎政治算計,最後落得個削權橫死的的悲慘下場。對於秦國的崛起來說,可謂文有商鞅、武有白起。就戰功及影響還有威名和用兵能力來說,白起居首,可謂實至名歸。

王翦用兵,看似穩妥平常,但是卻在秦國極盛時掃平天下立下了不世奇功。王翦是在合適的條件下合適的用兵,因為秦國已經進入極盛時期,其兵鋒無人能敵,完全可以以優勢兵力對諸國進行壓倒性的打擊,再也沒有必要冒著風險出奇兵。這才有了向秦王要重兵以優勢兵力滅楚的故事,可能很多人回想,具有壓倒性優勢兵力,誰都可以打贏,那算什麼能力?用兵的最終目標,就是打贏,無論以何種方式,打贏了就是高手。

秦王嬴政當初也有這種考慮,這才採用了李信的方案,以二十萬大軍對楚國發動滅國之戰,結果大家都知道,不但未能滅楚,還被楚將項燕打的落花流水。最後不得已,才傾全國之力,將六十萬重兵交與王翦,一戰定鼎天下。用兵之道原本不僅僅是會出奇兵才是高手,而是善於審時度勢,知己知彼,出手能勝。從實際戰功和結果來講,王翦當排第二名。

蒙恬戍守邊關,防止胡人,善於運動作戰。手下主要作戰力量是奇兵,攻擊快速、出其不意,應該是用奇兵的高手。因為工作性質,蒙恬沒有機會發動大型戰役,特別是戰略性的戰役基本沒有,所以無法根本判定其軍事才華。但從歷史評價看來,其屬於用兵高手,只好屈居第三了。

最後說章邯,按理說章邯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撲滅了大澤鄉起義,戰功卓著,為什麼排最後呢?那是因為,大澤鄉起義聲勢再大,也終究是一幫缺乏系統軍事指揮能力的農民,在陳勝吳廣的核心團隊中,沒有一個書生,所以從開始到結束,失敗的悲劇都是註定的。章邯只不過在大秦無人可用時臨危受命,撿了個便宜。後來邯鄲之戰敗於項羽、陳倉之戰敗於韓信,既可見一般。所以,他只能排第四了。


這四位都是秦朝著名戰將,為秦王掃六合立下赫赫戰功,也為中華民族反侵略書寫了濃重的一筆。

但這四位當以王翦首之。王翦被後世譽為軍事家實至名歸,雖未經過駭世之戰,但總是戰無不勝。

蒙恬也是有名的軍事家,智勇雙全,戰功無數,也贏得了後人推崇。

白起也有軍事天才,用兵有度。但他坑殺無數趙卒,因此,秦時很多人怕他。

章邯率獄卒東征西討,戰功顯赫,但不敵項羽。後來降楚,晚節不保,難稱忠臣。

當然,後人對他們四人的評價只能依據史書,是否準確.得當就難知了。


【木林普法】他們四人之所以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的超級名將,最重要的原因還在於他們被隆重的記載到了《千字文》中。

南朝梁武帝時期,周興嗣奉皇命編撰的用於皇子學習的《千字文》中,有「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

這句話,意思是說:秦將白起、王翦,趙將廉頗、李牧,用兵作戰最為精通。他們的聲威遠揚到北方的沙漠,美名和肖像永遠流傳在千古史冊之中。

這句話雖然讓人無限崇敬,但卻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他們四個更多的顯示出的是軍事才幹,而不是政治才能,也不是治國理政的才能,所以導致他們在政治角斗場中很狼狽,除王翦比較聰明外,幾乎都沒有什麼好結果。軍事天才們總是會顯得特立獨行,總是會顯得豪爽耿直,肯定鬥不過那些整天琢磨人的人。

大家不要小看這部《千字文》,他的影響力絕對是超一級的,在它成文之後,逐漸地成為了我國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啟蒙教材,不僅是兒童識字的最基本課本,也被社會上各行各業所採用,已經影響深入到了人們的衣食住行之中。

文化啟蒙教育的影響力真大,後世很多人就是因為它的說法,才認為起翦頗牧他們四人就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著名的將軍,因為他們是自《千字文》普及之後,被中國最廣大老百姓從心裡默認並接受了的超級英雄!

戰國名人張儀就曾說過一句話: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假如,誰要是被獲了諾獎的莫大師以反面形象寫進小說的話,估計也會被未來的人們所恥笑,就像那被摸黑的隋煬帝、白臉的奸賊曹操、受人唾罵的陳世美、害死楊家將的潘美……

即使有人翻案,也改變不了大眾口口相傳強加給他們的形象。

寫到此時,我想到了一句跟他們功績無關的話:寧可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寧可得罪小人,也千萬不要招惹文人。

秦始皇就是例子!

歷史中很多人都是因為文學作品的記載,留下了或好或壞的名聲!

看來,對於那些有名望,還想留下好名聲的人來說,有文人,特別是名文人的推崇、宣揚,很重要。這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大問題。


秦將白起應排第一!白起在秦國崛起強大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的作用,是秦軍虎狼之師實之名歸!各國畏秦如虎正是從白起一次坑殺趙卒二十萬開始。對他國凶恨無度,使諸國聞之色變!強了大秦,也為自己的悲劇人生,理下了伏筆。王翦當排第二,為秦國立有汗馬功勞!軍中長才,是秦軍威猛之至。滅楚用兵是功勞最大。蒙恬當排第三,修長城擋東胡,逐匈奴領軍之帥,為秦國大一統天下,立有不世之功!章邯為第四,雖為秦國立有戰功,屬秦軍中良將之才,但睌節不保!在強大的楚霸王項羽的兵峰直指下,為保身家性命,續榮華富貴,投降楚軍,除己一人與另二將領外,其餘眾軍士近二十萬人,也被項羽給活埋坑殺了。三人封王,眾軍士命亡。實為不忠不義之人!排第四,也是高抬章邯了。


不論依戰功還是名氣,都是如下排名:

白起>王翦>蒙恬>章邯,理由如下

白起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累計擊殺了六國百萬士兵,號稱殺神,第一是實至名歸!

王翦幫助秦始皇統一六國,是秦始皇賬下首席大將,尤其是在李信蒙恬率20萬秦軍被楚軍項燕擊敗以後,重新帶兵出征,最後滅楚殺項燕。蒙恬也是做過他的副將學習他的帶兵經驗的。所以排名第二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蒙恬是和秦始皇后期最有名的大將,擊退匈奴 ,修築長城,也是秦王朝的柱石!他和弟弟蒙毅深得秦始皇的信任,排名第三。

章邯是秦王朝最後的名將。危難之際以少府(文官)出任統軍大將,以沒有經過訓練的囚犯擊殺周文的幾十萬軍隊(大多是烏合之眾),滅陳勝,殺項梁,幾乎憑一己之力撲滅反秦武裝,可惜出來了天敵項羽,功敗垂成!排名第四。

有人說王翦>白起,真是搞笑,我只能說,王翦做為白起的副將還是夠格的!武安君白起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活生生打垮了楚、魏、韓、趙四個大國。


秦發展時期,白起功勞最大,那時候秦沒有滅國之力,開疆拓土中,白起把當時的秦國國土開拓了一倍還多,這時候白起打出的不僅是秦這個諸侯國的威名,也是在長平之戰前秦兵的最輝煌的時刻,長平之戰雖然秦剩了,國力下降了不少,可以說是國與國之間的國力競爭!

秦統一期間,王剪功勞最大,六國中最起碼有四個國家是王剪滅的,燕國和趙國的最後殘存勢力是王剪兒子王賁滅的!也是善終的唯一父子倆!

蒙恬在秦統一後,北擊匈奴外族功勞很大,自古以來,抗擊外族侵略的定義很高,西漢時霍去病衛青以及後世各個朝代的將軍們!

至於章邯,說實話,他只能是秦帝國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在未投降項羽之前可以說是名將,雖然由於各種原因投降項羽,導致秦最後的一支主力力量損失殆盡,即使子嬰上台,退回秦起家的地方自保也不現實了,因為帝國的朝綱已經敗壞,其他的軍隊也不會臣服於子嬰的統治,所以投降劉邦後,後來投降項羽,被項羽所殺!

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補充!


秦朝名將,在秦國崛起及統一戰爭中都留下了自己煌煌戰功。不論他們結局如何,其排名都有個先後,功勞有個高低。如此以來,在下認為如次:白起,王翦,章邯,蒙恬

白起掃蕩六國中最強勁的趙國,在以後的時間裡,趙國撲地不起,雖有幾次勝利,也於恢復國力於無補。白起長平之戰是暴虐,但畢竟在心理上,戰績上使六國轉攻為守,噤若寒蟬。後來秦王政滅韓國後,趙國旋即滅亡。這裡面沒有白起的功勞是不可能的。白起追擊楚國,燒掘楚國王陵,極大震撼了楚人心理,使楚國自此一味東遷避禍,終至於滅亡。六國中的趙,楚尚如此,其餘四國就作了守戶之犬。

王翦,這老頭運氣好。碰上秦始皇,碰上秦國以摧枯拉朽的攻擊六國的時期。這一時期,王翦厲害有目共睹。但是,除他以外,尚有蒙氏,李氏,王賁,以及其餘許多能攻善戰的將軍。在這樣的形勢下,如果沒有王翦,秦王政照樣滅六國統一中國。這有點像漢高祖手下的鄂君說曹參,多一個他少一個他,於大事無礙。雖然有點過頭,也不是沒道理。何況王將軍是不慮兵力,錢糧後勤保障的,(這點讓白起很窩火)。

至於章邯,有能力有才華。但天不鑒他精誠心。有心為國,無力回大,處於秦帝國滅亡前夜,遭逢遍地狼煙,功勞是有,但於事無補令人同情。

至於蒙恬,經過統一戰爭,守長城與匈奴戰,收復河套,築直道等。但缺乏應變措施,交出兵權,讓國家蒙難自己受死,很不值。


白起第一王翦第二章邯第三蒙恬第四.


若論排名第一,非白起莫屬!在當時人口不算多的時代,白起半生中,指揮軍隊所殺的敵對國人,就有九十萬以上!足以證明,他是當時是第一號軍事戰略能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