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新加坡保健促進局做的學生健康調查表明,中學生往往是在沒有事先準備的情況下,發生性行為。調查顯示,62%有性經驗的學生說,他們順其自然地與性伴侶發生關係。57%說因為感覺很好就進行性行為,還有49%則是好奇心使然。調查也顯示,24%有性經驗的受調查學生,在過去12個月有超過5次的性行為,有1-2次的佔了30%。受訪的中學生表示,他們不時聽到同學和朋友發生性關係的「流言蜚語」,雙方進行性行為的原因林林總總。除了因為對性愛好奇以外,決定發生性關係的學生,大多都「覺得偷嘗禁果是深愛彼此的行為」。調查也發現,中學生普遍認識到青少年性行為的風險。73%沒有性經驗的學生擔心感染性病,69%的學生則擔心未婚先孕。

調查發現,63%的學生反對婚前性行為,多數學生仍然認為,他們應該在結婚之後,才與伴侶進行性行為。也有64%的學生認為,他們太年輕了,不宜進行性行為。但是,輔導青少年的社工指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認為在婚前守身如玉的觀念太落伍。新加坡保健促進局指出,由於半數的青少年是在15歲首次發生性行為,他們將以初中學生為主要宣傳對象,繼續推行預防艾滋病與性病教育計劃。當局認為,49%的中學生是因為好奇才初嘗禁果,因此要讓他們瞭解到艾滋病和性病的起因和後果,以促使青少年樹立健康的性愛觀念。

此外新加坡青少年女生墮胎人數三年來不斷增加,一年中20歲以下少女墮胎打掉的性命共有幾千人,佔總墮胎率的13%。

看了這樣的調查,博主認為如果性教育缺失,愛情與性的混亂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給青春期孩子帶來了巨大的迷茫與困惑。青春期的孩子對性衝動的控制能力還沒有建構完善,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情感與性衝動之間的關係,很多孩子會認為只有有了性,才會有愛情的保障,面對自己所喜歡的異性提出的性要求,他們不知道拒絕這樣的要求是否會傷及愛情,用性來維護兩人之間的情感,這是導致青春期早期性行為的重要原因。

如果孩子已經迷戀上了一個異性,想要有偷嘗禁果的行為,是否是在正確愛情觀的前提下,與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情況下進行呢?因此父母需要幫助孩子理清孩子與性的關係,讓孩子知道情感與性的界限,明確告知孩子不可以在衝動下發生性行為,讓孩子懂得不良性行為的後果:懷孕、墮胎、傳染上性病和艾滋病、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給家庭帶來大麻煩、給自己帶來一生的心理心影等,讓孩子對性行為的後果有提前認知,這是教孩子控制性衝動的重要環節。對此父母可以利用書籍與孩子一起交流,也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讓孩子學會遵守性道德和守住性職責。

相比之下,北歐的性教育模式可能更可取。北歐青少年性行為開始的早,性夥伴也比較多,但他們少女懷孕率、性傳播疾病感染率都是世界最低,原因是他們的性教育從幼兒園開始,青少年掌握了足夠的性知識,可以解決自己的性衝動,把傷害減少到最小。丹麥一位從事中學性教育老師說,1995年丹麥教育部決定在師範學院設置性教育課,後來把範圍擴大到高中,成效十分顯著,15歲至19歲的女性生育率和流產率大幅下降,性傳播疾病感染率也很低。這證實了世界衛生組織在幾個國家調查的結果:適當的性教育不但不會引起性行為的提前,反而會推遲性行為或使其更加安全。圖片源自攝影師Ed Templeton 初嘗禁果的潘多拉之吻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