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列入管制「實體名單」,華為海思

總裁何庭波今天凌晨發致員工的一封信,信中稱,公司曾經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總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晶元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為了這個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為公司生存打造了很多「備胎」。

何庭波稱,「今天,命運的年輪轉到這個極限而黑暗的時刻,超級大國毫不留情地中斷全球合作的技術與產業體系,做出了最瘋狂的決定,在毫無依據的條件下,把華為放入了(管制)實體名單。」

面對美國的這一舉措,華為海思將會把所有曾經打造的備胎轉正,今後還將保持開放創新,並實現科技自立。「今後的路,不會再有另一個十年來打造備胎然後再換胎了,緩衝區已經消失,每一個新產品一出生,將必須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何庭波在信中說道。

華為海思總裁的足額一番話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共鳴,網友紛紛在報道下進行點贊。

華為1991年從成立ASIC設計中心起,到2004年成立海思半導體,到目前華為成為中國自主晶元設計的代表。華為的海思晶元能夠關鍵時刻站出來離不開「科技自立」,科技自立的背後自然是離不開專利的保護。

全球5G專利能力榜T0P15出爐:華為力壓韓國三星問鼎榜首

5月17日,是第50個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今年的這個節日,對於中國來說意義不同。在最新公佈的一期全球5G專利能力榜顯示,華為力壓韓國IT巨頭三星,已綜合分97.5登頂榜首。

此外,全球5G專利能力榜T0P15中,中國居然佔據了7席。據瞭解,《通信產業報》全媒體根據5G標準必要專利數量、2018年研發投入、5G標準貢獻能力等四個關鍵指標,評選出了全球5G專利能力榜T0P15。排名顯示,緊追華為位居次席的三星為96分;諾基亞與高通分別佔據三、四席位;APPLE未能進入前十,排在了12位。

中興、中國信科、OPPO以及中國移動均超越蘋果分別排在第七、第八以及十一、十二位。此外沖在榜單第十四位的是我國臺灣的聯發科,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其也以79.5的綜合分佔據第15名。

另外,根據國際權威專利數據統計公司德國IPlytics發布的《誰領跑5G專利?》報告顯示,截至今年4月,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總量約6萬多件,中國企業申請的5G標準必要專利數約佔35%,華為以15%的佔比,名列第一。

在5G標準必要專利族排行上,排名略有不同,但華為依舊以1554件穩居第一。只不過次席的排名略有變化,與《通信產業報》全媒體評選出全球5G專利能力榜T0P15不同的是,諾基亞以1427件超過三星的1316件奪得第二位。其他席位的排名是LG(1274件);中興(1208件);高通(846件);愛立信(819件);英特爾(551件);中國信科(545件);夏普(468件)、OPPO(207件);富士通(20件);Inter Digital(18件);索尼(14件)、聯發科(13件);蘋果(12件)。

值得一提的是研發投入,根據已披露的2018年財報數據和廠商官方公佈的信息,華為以研發費用1015億元佔銷售收入比重14.1%穩居第一,其次是三星電子研發費用約為18萬億韓元(摺合約1062億元);英特爾研發投入為135.43億美元(摺合約924.39億元);高通研發投入56.25億美元(摺合約383.94億元);諾基亞研發投入為46.2億歐元(摺合約353.85億元);愛立信研發投入為389.09億瑞典克朗(摺合約275.23億元);中興通訊研發投入為109.1億元。

以下是海思內部信全文:

海思總裁致員工的一封信尊敬的海思全體同事們:

此刻,估計您已得知華為被列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 的實體名單(entity list)。

多年前,還是雲淡風輕的季節,公司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晶元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為了這個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數千海思兒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徵,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數千個日夜中,我們星夜兼程,艱苦前行。華為的產品領域是如此廣闊,所用技術與器件是如此多元,面對數以千計的科技難題,我們無數次失敗過,困惑過,但是從來沒有放棄過。

後來的年頭裡,當我們逐步走出迷茫,看到希望,又難免一-絲絲失落和不甘,擔心許多晶元永遠不會被啟用,成為一直壓在保密櫃裡面的備胎。

今天,命運的年輪轉到這個極限而黑暗的時刻,超級大國毫不留情地中斷全球合作的技術與產業體系,做出了最瘋狂的決定,在毫無依據的條件下,把華為公司放入了實體名單。

今天,是歷史的選擇,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多年心血,在一夜之間兌現為公司對於客戶持續服務的承諾。是的,這些努力,已經連成一片,挽狂瀾於既倒,確保了公司大部分產品的戰略安全,大部分產品的連續供應!今天, 這個至暗的日子,是每一位海思的平凡)女成為時代英雄的日子!

華為立志,將數字世界帶給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我們仍將如此。今後,為實現這一理想, 我們不僅要保持開放創新,更要實現科技自立!今後的路,不會再有另一個十年來打造備胎然後再換胎了,緩衝區已經消失,每一個新產品一出生,將必須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

前路更為艱辛,我們將以勇氣、智慧和毅力,在極限施壓下挺直脊樑,奮力前行!滔天巨浪方顯英雄本色,艱難困苦鑄造諾亞方舟。

何庭波2019年5月17日凌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