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黔東南 探秘神奇的苗寨(圖)來自:科學探索 10小時前|

閱讀原文

在黔東南洲的首府正在凱里,是座小小的山城,不時走過的穿著民族服飾的少數民族同胞出沒其中,加上路邊頗具民族風味的公車亭,知道自己來到了一個特別的地方。

科學探索 來源:騰訊旅遊

苗族姑娘

  這裡是最古老最原生態的少數民族棲息地,除了肇興的侗族鼓樓、黎平從江最後的持槍部落岜沙族外,還有榕江、麻江、台江、劍河、小黃……

  有一些風景可以改變人的一生,或許黔東南這塊尚未被現代文明污染的土地也會帶給你某些莫名的觸動。因為這裡已是驢友中有口偕碑的旅行地,也是不少外國遊客在中國的熱門旅遊目的地之一。

  黔東南的美是渾然天成的。每一個事物按照它本來的樣子存在,每一個人都按照自然的方式生活著,也有勞作,也有苦楚,但他們選擇用歡笑面對世人,用美麗回答世界。

  黔東南是眾多少數民族的聚集地,這裡,有很多的故事等待向人們訴說,有太多的神奇在等待想人們展示。一個個古樸神秘的民族村寨,如同串串珍珠,吸引著愛探索的人們走近,去觸摸,去感受。

  「世界上有兩個苦難深重而又頑強不屈的民族,他們就是中國的苗人和分布於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這是澳大利亞人類學家格迪斯的一個著名論斷。苦難的歷史不僅造就了苗族堅忍不拔的民族性格,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苗族同胞創造了世界民族之林中最絢麗的服飾藝術。因為對於苗族服飾的好奇,讓我下決心,實現了一場關於苗族的探索之旅。

酸湯魚

  第一站:在凱里吃酸湯魚 看苗綉

  剛到黔東南,一場與酸湯魚的相遇就讓我的黔東南之行變得有滋有味。到了這裡,不能不吃苗嶺的酸湯魚。苗族幾乎家家有酸壇,少的一兩個,多的好幾個,甚至幾十個。酸湯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種的香糯釀製而成。用酸湯烹制魚餚,是黔南人的最愛。苗族有句民謠:「最白最白的,要數冬天雪。最甜最甜的,要數白糖甘蔗。最香最香的要數酸湯魚。」

  在一鍋浸著肥美鮮魚的火紅酸湯麵前,我早已經沒有了大家閨秀的矜持模樣,迫不及待裝了一碗,濃濃的酸香以及中草藥的味道一齊沖入口中,齒間的熱辣與香艷,頓時演變成一場飲食的熱舞,酣暢淋漓。熱騰騰的原湯牛肉粉店在凱里隨處可見,實實在在的牛肉高湯,一勺牛肉,一勺泡菜,幾塊錢就讓你覺得異常滿足。

  黔東南洲的首府正在凱里,是座小小的山城,不時走過的穿著民族服飾的少數民族同胞出沒其中,加上路邊頗具民族風味的公車亭,知道自己來到了一個特別的地方。地名也相當直白,大十字就是中心,小十字是次中心,其他基本都是岔路。繁華的大十字路上,一些穿著民族服裝給人縫縫補補的婦女三三兩兩坐在路邊,還有胳臂挎著的一包包苗綉四處叫賣的小販,別有一番情趣。

  苗族的刺繡種類繁多,有一種「破線綉」,是把一根絲線破成數根,用比髮絲還要細的絲線刺繡,一張綉片往往要花去幾個月的時間。用色張揚的苗綉在凱里的仰阿莎廣場可以找到,紅配綠、紫配綠,大膽而不俗氣。這裡還有很多的銀器等民族工藝品,叫人愛不釋手。

朗德上寨 苗家舞

  第二站:郎德上寨的民族歌舞

  朗德上寨是離黔東南州首府凱里比較近的苗寨,在一個平平常常的路口下車,沿著公路步行約20分鐘,經過一座精緻的風雨橋就來到了寨中,小小的寨子濃縮著苗家的味道。因為已被開發成旅遊接待村寨,依山而築的吊腳樓大多為三層結構,一層養豬牛,二層住人,三層堆放糧食及雜物,寨中的路面全部以石條砌成「人」字形,通向中心廣場。

  廣場模仿古代銅鼓面太陽紋的圖案,以青褐色鵝卵石和料石鋪砌成十二道光芒,朝著十二個方向伸展。銅鼓、蘆笙場的兩頭,用鵝卵石、水泥鑲嵌成兩匹飛奔的駿馬。

  也許越來越多的旅遊者來到了這裡,這裡有著很強的商業氣息。身穿鋥明銀飾的苗族姑娘們彷彿也沒有了往日的純情。寨子中心廣場民俗演出不停地上演著,美女、舞蹈、蘆笙、銅鼓形成立體風景,似乎有些機械的動作已經讓人看不到苗族特有的熱情。

  還不如看看周圍的風景,不參加演出的村民此時也盛裝集聚在廣場四周,大姑娘小媳婦忙著手裡的針線活計,街角的豬肉交易仍在進行,三三兩兩的寨民們圍在一起訴說著他們自己的心事,喧鬧的遊客彷彿成為了他們的背景。

  走出苗寨的時候,村裡還沉浸在一片狂歡中。夕陽斜斜地灑在苗寨里,木屋頂上幾縷淡淡的炊煙,青青的山、黑黑的屋,生出幾許詩意。郎德上寨的安靜端詳和寨中的歌聲飛揚,是同時存在的。

西江苗寨

  第三站:大氣磅礴的千戶苗寨

  一路密密麻麻的青山,每間隔幾公里,就能見到點綴在山裡古樸的村寨。村寨依著清澈的河流,淺得能看見河床上的鵝卵石,戲水的孩子像畫上的墨點,獨有的吊腳樓和風雨橋,時時刻刻地提醒你來到的正是神秘的苗疆。

  藏在群山之中的西江千戶苗寨的名氣在於它的大氣磅礴。要見證西江千戶苗寨的壯觀,從山頂一路往下時有一個處於半山的亭子,可以看到被稱為的「世界苗族第一寨」的西江全貌。站在山頂上俯瞰那滿山的苗寨木樓,足有千戶的苗家吊腳樓,佔據了幾座山,從谷底延綿至山頂,比想像中更為壯觀和激動人心。層層疊疊的墨色屋頂、黃綠色的稻田、深綠的樹林,還有淡藍的遠山,不用構圖已是一幅畫,的確不負盛名。

  停車場往寨子里走的那條石板路很吸引人,臨街都是二層的木樓,一層是小店鋪,二層住人,二樓的窗子外面掛著一長串紅紅的辣椒和黃黃的玉米,在陽光的照射下煞是好看。依山而建的寨子里至今還用馬作為馱物的工具。在小路上徘徊時,總是在一陣鈴聲過後,看見幾匹馱著磚頭、水泥和大米的馬,默默地和主人一塊櫛風沐雨行走,只是眼中流露了精靈般的智慧和忠誠。

  平日在這裡,老年人的穿著頗有民族特色,藏藍色的衣服、黑色頭巾,女人頭上也扎著花,但已經很少能看到穿著苗族服飾的年輕人,他們的服裝基本上已經漢化,跟我們沒有太大的區別。這裡風俗、民風仍然淳樸,人們過的還是一種非常淳樸自然的生活。

  苗寨里掛著紅燈籠的吊腳樓都能夠給遊客提供食宿的服務,跟著主人家去稻田裡抓魚,他們的魚都養在自家的梯田裡邊,用一個筐往田裡一罩,就有了一頓美味的酸湯魚。

鎮遠

  第四站:鎮遠古城青山綠水

  第一次知道這個古鎮,是因為一次火車上的突然一瞥,當時就有一股下車的衝動。這樣一個仿若世外桃源的地方,青山綠水間,小城顯得溫婉俊秀而又質樸。回來跟貴州的朋友聊起來,她告訴我,鎮遠古城絕對值得一去。她說,因為山水,這座城已有了靈氣。

  到達鎮遠古城時,已是黃昏。天空下著濛濛細雨,煙雨矇矓,恰是江南的夜色。一進入鎮遠城內,一種古樸的氛圍縈繞四周,沿著臨河的大街上前,置身於飛檐迭起的古代民居之間,如同來到了古典的江南小鎮。清澈的河水碧波蕩漾,河水兩岸是一排排用木柱支撐在水中的吊腳樓。

  古城的歷史厚重,這是一個散發濃郁文化氣息的地方。甚至不要走動,隨便坐在一個角落,就可以感受得到。小城內留有當年金戈鐵馬如今卻殘破的古城牆城堡,訴說舊日邊陲重鎮輝煌豪邁的古街市和古府衙,熔鑄佛道清真教的千年古寺所在——青龍洞建築群,渾厚寬廣氣勢恢弘承載魁星樓的石橋,石橋上雕刻的歷代文人墨客的詩作,都值得細細去品味。

  舞陽河是古城的精華,在流經古城時,優美地划了個倒「S」形,將鎮遠一分為二,巧奪天工地構築成一個天然的陰陽八卦太極圖,鎮遠因此被稱為「太極古城」。現在,舞陽河上也推出有遊船的項目,夕陽西下時,可以沿著蜿蜒的舞陽河欣賞落日的滋味。住在正對青龍洞的河邊旅舍里,千年的貼崖建築群籠罩在夕陽造就的金光璀璨中。河中偶爾有小船經過,駕船的人不緊不慢的撐著竹篙,動作嫻熟而又輕鬆,船輕輕地就向前滑行了。微風拂過時,河面上激起一陣陣漣漪。

  更多內容:http://scienceblog.blog.163.com/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