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百科】方寸熊貓「秀」默人的博客

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享有「活化石」的稱號,被譽為「國寶」。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中西部四川盆地周邊的山區。全世界野生大熊貓現存大約1590隻左右,由於繁殖力很低,加上對生活環境的要求相當高,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中被評為瀕危物種。熊貓性情溫馴、孤僻,愛嬉戲卻行動遲緩,憨厚逗人,尤其喜歡吃竹葉、竹筍。1962年國務院把熊貓定為國家級保護動物,並設立了自然保護區,使這一珍稀瀕危動物得以繁衍生息。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人不為熊貓那奇異的黑白相間的毛色,憨態可掬的神情,看似笨拙實則敏捷的步履所吸引。尤其在動物園裡,熊貓館是被人們光顧最多的地方。

為宣傳「國寶」,我國郵政先後在1963年8月5日、1973年1月15日、1985年5月24日發行了三套《熊貓》專題郵票。郵票上的熊貓或嬉戲、吃竹、或母嬰親昵,栩栩如生,憨態可掬。在1980年評選新中國成立30周年最佳郵票時,前兩套《熊貓》郵票雙雙被授予榮譽郵票。而第三套《熊貓》郵票發行時,則將郵票的圖名作了改進,分別是「嬉戲」、「攀登」、「天趣」、「小夥伴」,還發行了小型張,這就使熊貓的形象更顯得憨態可掬。

因為大熊貓是象徵和平祥瑞之獸,因此常被繪入我國郵票進行廣泛宣傳。 1959年4月1日發行了《中央自然博物館》特種郵票,就選用了兩隻吃著嫩竹的熊貓作為附圖,這是大熊貓的形象首次進入我國方寸之中。

而只有在2000年2月25日發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I級)(一)》特種郵票小版張中,熊貓才具有了照相寫實的新形象。

再往後,為進一步宣傳我國這一特有珍稀動物,增進與各國的交往和友好,我國先後發行了很多帶有大熊貓圖案的郵票。1978年10月22日發行的《中日友好條約簽訂》郵票第二枚和1984年2月16日發行的《兒童》附捐郵票第二枚郵票中都有兒童喜歡的熊貓玩具。1981年4月29日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日本》以及J151《1990北京第十一屆亞州運動會》(第一組)及J172M小全張、1995-15《珍稀動物》、2005-28《吉祥物》等有關熊貓的郵票及小型(全)張。

1993年9月24日發行的JP42《中國四川成都93國際熊貓節》郵資圖為一隻食竹熊貓。2006年4月6日發行的PF168 《阿壩·卧龍自然保護區》郵資圖為兩隻在樹枝上嬉戲的熊貓。

香港也曾於1999年4月25日發行了「大熊貓在香港」 (圓形郵票) 小型張,回來又在2008呢7月1日推出一套以「大熊貓」為題的特別郵票,慶祝中央政府贈港大「盈盈」和「樂樂」到香港安家落戶一周年。澳門則在中央贈澳大熊貓「開開」、「心心」 2010年10月18日抵達澳門的當天,發行了一套以大熊貓為題材的郵票。

同時,國外發行有關熊貓的郵票也屢見不鮮,我國「國寶」熊貓自1961年11月18日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理事會一致通過作為該組織的會徽後,便登上了世界各國發行的珍稀瀕危動物郵票。另外,自1964年蘇聯為紀念「莫斯科動物園建立100周年」發行一套熊貓郵票以後,朝鮮、日本、荷蘭、美國等近3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了以熊貓為主圖的郵票和小型(全)張。

現在熊貓不僅登上了郵票,在四川成都還專門設立了「熊貓郵局」。(文字資料源自 滄海客神探的同名博文,在此鳴謝! 圖文新編/默人)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