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皮具匠人或者皮具爱好者的你,不知道你了不了解驹缝这项工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驹缝,甚至有的朋友亲手做过驹缝。了解它的人就会知道,它难不是难在缝合的过程,而是打斩,如果斩孔差一点,就需要偷针,偷针的方法网上有很多,这里就不多讲了,我们来了解下为什么它不好打斩。

如你所见,上图进行的就是驹缝(为了方便讲解下文就把圆形的圆形底座称为1,面皮称为2)。

之所以打斩会有困难,原因也很简单,这是一条数学题来的,我们都知道,圆周长的公式是「直径*圆周率」,套到我们现在的这个问题上来讲,这个圆周长就是我们需要打斩的长度

讲到这里,小编需要你思考一个问题,就是皮1和2需要打斩的长度是不是一样的?

仔细看图,我们可以发现皮2是包著皮1的,这就说明了皮1和2的直径是不一样的,既然直径不一样,按照公式,得出的圆周长自然就不是一样,也就说明我们打斩的长度不一样,斩孔的数量也不一样。缝合的过程中,斩孔数量不一样衍生出来的问题就是会多出来一截。

对于弯位的处理,国内很多匠人会用锥孔等方法来保证孔数的一致,有些日本的匠人会在弯位处使用不同斩距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还有一种方法的,不过用的人很少,导致很多皮友都不知道,我们把这个方法叫「一加一」。

侧皮和面皮的连接用的就是一加一的方法

我们先区分一下用「一加一」方法和普通方法的侧皮连接面皮。

一加一

普通连接

一加一是多用一块皮革的,意味著要多缝一条线,那为什么还用这个方法呢。

用一加一的好处有三点。

1、它方便简洁,不用数孔、锥孔、可以分开打斩。

2、它有定型的作用。制作软包的话基本用不到这个工艺,而定型包就很实用了,用了一加一,就不用使用辅料来定型就可以达到硬挺的效果。下面这个小托特包底皮用的就是一加一的工艺,是没有用辅料的。

3、美观。它可以使这个面往外凸,使皮具看起来更丰满,而且空间相对来多会大一点。

使用方法

裁一条10mm宽的长条皮革(长度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需要裁长一点,缝好后多出来的裁掉),用包身使用的斩来打斩(即包身用的是3.85斩距,这里也用3.85的,而且要左右两边都打斩),然后先将这长条皮面和底座或侧皮的皮面重合做叠缝,缝好后再将长条的肉面和身的肉面重合做叠缝(不用涂胶水固定)。

为什么一加一很少人知道,也很少用到呢,我觉得原因主要是有两点。

1、这个方法也不是在所以的弯位都可以使用,而且要多缝一条线。

2、很多人不认同分开打斩,觉得会错位。

其实这个长条和包身要打斩的距离也不是一样的,只不过差距比较微小,在缝合的时候会微微拉动内圈的皮革,使到两孔重合在一起。而且有些包版部分部位本身带有一加一的工艺设计,如果你不知道,还是用锥孔的方法,就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诚然,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觉得不认同,我也理解,毕竟每个人的做事方法不同,习惯爱好也不一样,我们去也无法比较这些方法的好与坏。可是还是希望有更多人知道这项工艺,即便你不会去使用它,毕竟 存在即合理嘛

-END-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