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釣人漁夫及其條件

一、撒網與垂釣

主耶穌在加利利海邊呼召彼得跟從祂時,祂說:「從今以後,我要叫你得人如得魚。」(太四19,路五10)

每一個跟從主耶穌的門徒,都要做起「得人漁夫」,去為主得人。

照著聖經所看見的,漁夫有兩種工具,一是魚網,一是釣竿。漁夫有時出去撒網,有時出去垂釣,目的只有一個:「得魚」。

「得人漁夫」也是這樣,有時要撒網,大做作、大場面,舉行佈道會;有時卻是一個找一個、進行個人工作——個人佈道。

聖經第一個「釣人漁夫」,乃是安得烈。他自己找到基督,就去帶著他哥哥彼得來。(約一40-42)

第二個「釣人漁夫」,乃是腓力。他自己找到基督,就去帶他朋友拿但業來。(約一43-46)

安得烈和腓力,對基督認識不多,要說也說不出來。甚至腓力給拿但業一駁的時候,無話可說,只好說「你來看」。讓基督自己給他解決問題。

其實,腓力找到的乃是一條最正確的道路——把人帶到基督面前,讓他得到基督的拯救。

這是每一個「得人漁夫」必須服膺緊記的守則:「把人帶到基督面前」。

二、個人佈道工作的優點

撒網(佈道會)與垂釣(個人佈道),各有優點。主耶穌某次向數萬人講道(路十二1)。彼得舉網,魚獲物裝滿了兩條船,甚至船要沉下去(路五5-7)。這是垂釣所無法比較的。

今天佈道會,每次從一二千人至數萬人,功效大,影響大,為人所樂道。

但個人佈道也有它的優點,為佈道會所不及者:

第一,隨地機會方便——開佈道會不是隨時隨地可以舉行。有地點,場地,時間,種種問題,並不容易。就算解決一切問題,舉行佈道會,也未必人人有機會可以講。因為是大作為,大場面,很多時候是要特邀那些富有恩賜,先聲奪人的佈道家主持,可能永遠輪不到你。

可是個人佈道卻不然,隨時隨地,都有機會,你的家人、親朋戚友、鄰居、同學、同事,每日在工作中、在晤面時,隨時都可以與他們談道。隨時都可以由你主動,抓住機會,向他們談論耶穌。

只要你善用機會,在家居時,在課室中,在辦公處,在工廠里,甚至在公共汽車、輪渡上,在候車室中,在公園閑步時,真是隨時隨地,都有機會!隨時隨地,可以由你充當主角。

主持佈道會,也許你沒有這「大恩賜」;站在講台上,也許你沒有過這種操練,你覺得擔子太重,負擔不來。可是個人佈道卻不是這樣,面對面,在談笑中可以十分輕鬆地把耶穌介紹給人。見機而作,十分方便。

第二,花費少——一個佈道會,宣傳、會場布置,人力動員,花費很多。特別那些大佈道會,利用傳播媒介作宣傳,會場的布置,美艷奪目,入夜則燈火輝煌,講員的招待,一次的用費,數字十分驚人,並不是每一個教會所能夠辦得到。

第三、功效切實——佈道會時,講員一篇信息,未必個個人合用。吃東西時,有人喜歡廣東菜、有人喜歡四川菜、有人喜歡家鄉風味,有人喜歡西餐牛排。這並不是喜歡廣東菜的人,便不吃北方菜,可能京菜也照吃,只是對廣東菜更偏愛。聽道也一樣,每人喜好未必相同。因此佈道會上,難得一網打盡。在佈道會上舉手表示決心的人,也未必個個聽明白,個個真正決心,有很多乃是受到親友的鼓勵,或者會場氣氛的感染,或者講員熱烈懇切的感動,手雖舉起,心實未決,此所以大佈道會上,看統計表有成百上千人決志,但到頭來時常百隻一二。有人批評大佈道會,雷聲大、雨點小,就是這個緣故。華而不實,這是大佈道會的實際情況。

個人佈道,因為是面對面,可以鑒貌察色,聽他的語氣,知道他內心的需要,對症下藥,一針見血,功效切實。

還有,一個高明的醫生,診療病人的時候,一定要耐心聽病人的自訴,知道他們病因、病況,然後知道病症所在,對症下藥,才能事半功倍。

佈道會上,只有講員說話,沒有聽眾說話,聽眾悶在肚子里的苦情,沒處發泄,仍然是有苦無處申訴,無法得到安慰。

個人佈道不是這樣,細心聽他傾訴,有痛苦的安慰他,有困難的幫他排難解紛,有疑問的幫他解決。當他的心向你敞開時,他也容易讓基督進入他的心。

還有一件,有些人可能從來不進禮拜堂,怎樣邀請,也不接受。這樣的人,只有個人佈道能解決困難。當你跟他見面時,笑臉相迎,他無法峻拒你於千里之外。你和顏悅色,將神的愛告訴他時,他無法再築圍牆。在佈道會所無法做到的,可能因為你的個人工作,得以克奏膚功。所以很多時候,個人佈道能夠補滿佈道會的缺欠。

三、釣人漁夫的條件

一個成功的釣人漁夫,他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第一、自己有得救的經歷——我們所傳的,不但是一個宗教——一個宗教信仰;更重要的乃是一位救主,即是降世救人的基督耶穌。

雖然我們有最好的宗教,有最正確的宗教信仰,但更重要的,乃是這位教主,祂降世為人,把我們從罪惡里拯救出來。

就因此,每個釣人漁夫,他必須先經歷主耶穌的救恩。自己得救了,然後跟人談道時,才能夠把本身的經歷,現身說法,向未信的人講得清楚,同時,因為他自己已經蒙恩,那種「救恩之樂」才能感染人、吸引人。否則雖然有心談道,但自己沒有經驗,談來談去,總像隔靴搔癢,搔不到癢處。

今天有人信耶穌,乃是崇拜耶穌的偉大人格,認耶穌是完人之范,這並非不好,但不能解決生死問題。

有人信耶穌,認為教會是一個大團體,入教有很多方便,教友有愛心,可以彼此幫助,這些都是實在,但所得到的不過是一些現實的好處,對於靈魂、罪惡、永生,一點不能幫助。

一個成功的釣人漁夫,他必須自己先得著救恩,然後把救恩見證出來,才有力量。

紐頓·約翰John Newton在他所寫「奇異恩典」的詩歌里,因為是自己的見證,所以十分有力,叫唱的人深受感動: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 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喪今被尋回? ?瞎眼今得看見

如此恩典使我敬畏 使我心得安慰

初信之時我蒙恩惠 真是何等寶貴

第二、要有生活表現——當你要向人傳講你所信的耶穌,是多麼好,多麼好的時候,聽的人一定先睜眼注視你。如果你這個人抽煙、喝酒,有許多不良的習慣,聽的人雖然口裡不好意思說出,但心裡卻對你所講的,打了個大折扣。

如果你的生活沒有改變,依然故我,那麼,你想向你的親友、同學、同事、傳講耶穌,希望他們聽你的話信耶穌,實在是難乎其難。

每一個人都承認向家人作見證特別困難。因為我們面對外人,說話會小心點,生活檢點些,面上還要裝些笑容,大家客客氣氣。但家人卻不必,一切都照著平常的樣子去做,真面目顯露無遺,原來我們是那個樣子。因此,要帶領家人,就倍加困難。

一個真正得救的人,一定有生活表現。撒該一接受耶穌,就答應家產一半周濟窮人,訛詐人的,四倍償還。最重要的,不是錢的問題,乃是內心的態度。從前愛錢如命,現在卻坦白認罪,存著懇切的態度賠罪。

在約旦河邊,施洗約翰對那些認罪受洗的群眾說:

「兩件衣裳的,分給那沒有的;他們為著尋求天國,忘記多帶衣服、河邊風厲露冷,容易受涼,為什麼你們看了無動於衷。」

「你們多帶食物,有沒有看見,有人卻在那裡受飢忍餓,快些把食物分些給他們,他們都是天國的子民(參可六37)」。

「稅吏們、不要再貪污」!

「兵丁們、不要用強暴待人」!

「你們要結出悔改的果子來」。(路三10-14)

當我們傳講耶穌是救主,耶穌救罪人時,周圍的人就要看看,我們是不是已經從罪惡里、不良的習慣里被救出來。如果我們有美好的生活表現,我們的話就有力,能夠叫人不能不信服。

第三、要有愛人靈魂的心——一個釣人的漁夫,一定要有熱愛罪人靈魂的心。他們必須有屬靈的看見,一個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約三18),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傳福音乃是去搶救這不信的人的靈魂。

當我們聽見有人失足落水時,我們一起爭先恐後,設法子要把那落水的人救出來。

某處失火時,消防局的救火車,總是用最高速率開車,趕往現場,冒著火勢,冒著煙焗,要把火里的人搶救出來。

「救人要緊」,這是大家所公認。但有誰知道「救靈魂」更要緊。「救人」因壽命有限,最多活幾十年罷了。但「救靈魂」卻得永生,因此我們每個人要注重「搶救靈魂」更要緊。

保羅為著叫骨肉之親得救,就是下地獄也甘心(羅九2-3),他真有一顆為靈魂迫切的心。

從前有一個人在街頭佈道,他講到不信的人要下地獄,地獄裡有火燒、有蟲咬。他講得十分迫切。下面有一個人,聽了嗤之以鼻,他說:「我才不信,如果真的有地獄,地獄裡真的有火燒、有蟲咬,你們基督徒怎會好整以暇,好像事不關己,還不快些去搶救靈魂嗎?」

他說這話,想不到給旁邊一個人聽見,這個人大受感動,認為他說的有道理,以後他創辦了「救世軍」,就是要熱心的基督徒,獻身作基督的精兵,搶救罪人。這個人就是救世軍的卜威廉大將。

一個成功的釣人漁夫,一定是有熱切愛人靈魂的心,以救人為己任。

第四、要準備好工具——古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必須把工具準備好,然後工作才容易得心應手。

釣魚人必須預備好釣竿、釣餌等。

什麼是個人佈道者最好的工具呢?

①聖經:聖經是神的道,是聖靈的寶劍(弗六17)。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不信者」。聖經清楚告訴我們,這個不信者,他的內心猶如堡壘一樣的堅固(林後十4)。你記得當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時,耶利哥王吩咐把城門緊閉。耶利哥城牆堅固,以色列人在外面觀看,猶如「狗咬烏龜」,無處下手。

今天撒但也是如此,牠在不信者的心中攔阻福音,一方面是用各樣的計謀,各樣的借口,各樣的拖延,來拒絕福音。一方面叫人自高——為著個人驕傲、個人的面子、個人屬世的利益,拒絕認識神(林後十5)。

誰能攻破撒但的攔阻——迷魂陣,不是憑著血氣,也不是靠著各人的高言大智,乃是藉著神的話語,才能夠把人心刺破(來四12),把人的心意奪回,叫他歸順基督(林後十5)。

當你跟一個不信的人談道時,如果沒有聖經,好像空口講白話,無根無據。如果你拿著聖經,把聖經打開,讓他一面聽、一面看,這時他就有更深刻的印象,另外一方面,神的道好像一面鏡,可以叫人看自己的真面目。神的道又像種子,一落在他的心中,遲早總有機會發芽生根的。

我們要記得,說理有他的用處,但說理最多是到達人的頭腦,你雖然能夠說服他,也不過叫他在理性上佩服你。只有神的道,才能深入人心,叫他得著新生命。

聖經是我們屬靈的武器。一個兵士每天一定要把他的佩槍擦得乾淨光亮,無論到哪裡隨時攜帶。

我們對於聖經也是如此,必須熟練。當我們談道時,需要很熟練地把它找到,很純熟地把它讀出,很靈巧地把它運用。曾見有些人跟人談道時,翻聖經翻來翻去總是找不到。找到了讀的時候十分艱澀,這樣怎能叫那聽見的人相信他呢?

從前的人,有十八般武藝,刀槍劍戟,每個人各有所長。有人使用這種武器,有人使用那樣武器。在個人佈道時也是如此,有許多條路可以帶領人到耶穌基督面前。

有人喜歡談神的愛,從神有愛,人間的愛,談到耶穌基督身上來。

有人喜歡從罪入手。談到這世界充滿罪惡,人生充滿痛苦,因此指出一條救恩之路。

有人喜歡談空虛,這世界實在太空虛了,人生太空虛了,談談就把它引到永恆的實在里去。

什麼是你喜歡的呢?你對哪個問題比較有心得,你就要找出那一類經文,準備好,可以隨時使用(彼前三15)。

②除了聖經以外,還有單張和小冊子等。提到單張,你要先讀熟,送人之前,最好先跟他解釋一番,讓他心中有一個概括的認識,送他以後,他讀了才容易領悟。

從前坊間出版的單張,總是密密麻麻抄錄很多聖經,以為讓神的話自己做工。其實這想法並不妥當。我們採用的單張,不是自己讀的,乃是送給那未信的人讀,因此必須注意那未信者的程度,必須他讀得懂,才不至浪費,否則讀不懂,隨手一丟,只有白費你的心血。

小冊子比較單張,更有系統、也更詳細地討論某一個問題。你必須自己先讀過,覺得合用,才用來送人。

我們要採用的單張和小冊子,必須印刷精美,讓人看了有好感;內容也必須意義清楚,比較有趣味,才能夠吸引人。

現代戰場上所用的武器,總是精益求精,才能殺敵致勝。在屬靈的武器,我們不應該墨守成規,總是老一套。我看過有些「單張」是七八十年以前的老寶貝,時代過去了,今天的人讀了未必適合。福音不變,但述說這福音的話語,總要跟著時代向前走。

第五,要用心祈禱——前面說過,談福音乃是與撒但爭戰,要把人心奪回,歸向基督。這個工作,並不是我們所能夠完成,必須藉著祈禱,藉著聖靈的大能力,才能夠完成。

當彼得下在監獄裡時,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每班四人,真是動彈不得,插翼難飛,教會只有切切為他祈禱。結果神差遣天使,親自拯救。鐵鏈鬆開了,監牢的門開了。(徒十二1-11)

當保羅、西拉在腓立比坐監時,他們祈禱、唱詩、讚美神,結果神也用神跡,把他們拯救出來(徒十六25-26)。

祈禱能叫監獄的門打開,也能叫罪人的心門打開;能叫垂死的人獲得拯救,也能叫罪人的心迴轉過來;祈禱能改變萬事,絕處逢生,我們要藉著祈禱,打敗撒但,奪回人心。

保羅寫信給以弗所教會,要求他們「也為我祈求,使我得著口才,能以放膽,開口講明福音的奧秘,並使我照著當盡的本分,放膽講論。」(弗六19-20)

保羅也寫信給歌羅西教會,「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秘,叫我按著所該說的話,將這奧秘發明出來。」(西四3-4)

保羅是一個大佈道家,走遍東西,辯才無礙,但他要求教會幫助他祈禱,叫他的工作更有力。

在他所要求的項目中,對我們一樣有用:

①得著口才——出埃及記四章十一、二節

②能以放膽——面對外人、不怕羞、不拘束,把福音講明。要記得你面對這個人,他未信,他是一個罪人,他是主耶穌所要尋找拯救的人。因此你要放膽把耶穌的救恩告訴他。不要管他什麼地位,有多大的學問,不要被他屬世的東西嚇壞了。他不過是一個「罪人」而已。

③當盡的本分——傳福音是我當盡的本分,努力工作,完成使命。

④求神給我們開門——開人心的石門,開機會的鐵門,叫我們能夠有機會得人。

⑤該說的話——這是最難的一點。許多時候我們說話不合時宜,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話偏偏說,而且說得特別多。說話一定要有分寸,隨時求聖靈教導。叫我們的話說得好,說得准,不叫人反感,不叫人討厭,每一句話帶著能力,能夠深入人心。

第六,要忍耐——一個河邊垂釣的人,他需要忍耐。並不是每次「滿載而歸」,很多時候,是一無所獲;有時釣到的只是小指頭一樣的小東西,一條二條而已。可是一個老漁夫,他懂得忍耐。今天可能一無所得,明天卻是大有所獲。

「忍耐著結實」(路八15),一粒種子,必須忍耐著結實,如果農夫不能忍耐,怎能看它結實呢?

所以聖經吩咐我們,要學習農夫忍耐:「……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里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們也當忍耐,堅固你們的心。」(雅五7-8)

保羅囑咐提摩太:「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提後四2)

「看風的必不撒種,望雲的必不收割」(傳十一4)

因此「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傳十一6)

我們很喜歡看效果,今天那個人如果對你說話客氣些,態度和善些,我們就歡喜快樂,覺得工作順利,滿有效果(其實只是一點點效果)。如果遇見一個人,板著臉,說話陰陽怪氣,愛理不理,有時還說話沒有禮貌,譏誚你,衝撞你,你就受不了,覺的很大委屈。如果一連碰上幾次,恐怕你就要向神「請假」,或者心中一點提不起勁。

其實,照筆者工作的經驗,那些滿口「是的,是的,」的人,未必出自真心,許多時候乃是「禮貌上的應付」,全無真心。

那些說話很剛硬,態度很傲慢的人,倒是出自真心。不聽則已,聽了,倒很容易轉變。保羅不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嗎?他「口吐威嚇的話,手拿大祭司的文書,到處迫害基督徒」,可是有一天,當他轉變過來,他卻成為一個赴湯蹈火,死而不辭的天國勇士。真是一個勝千個。所以我們的工作,不要輕易為表面的現象所迷惑,忍耐撒種,必能得著。

從前有一個人熱心派發單張,十餘年久,竟無一個人相信。有一天,他灰心極了,決定洗手不幹。當他在路上走時,遇見一個人給他派單張。他對那人說:「朋友,我是基督徒,我是派單張的,可是派了十餘年,一個人相信都沒有,我灰心了,決定從此不派,我也勸你用不著白費光陰。」

那個人聽見十分驚訝,他說:「我是有人派單張給我,看了感動信主的,因此我決定也派單張,領人歸主的。」

這麼他們談談,才知道那個人讀單張受感動信主,原來是這個人派給他的。他聽了心裡大受感動,十餘年來的工作,自以為白費工夫,豈知卻有人受感動信主,並且還願意派單張。他的心得了復興。他說我現在決定重新起頭繼續為主做工。

不要注意表面的效果,要憑著信心,不灰心。馬禮遜來中國傳教,十九年才領了一個人信主。雖然是一個人,卻是一個偉大的突破。他的工作在中國教會史上,是最偉大最燦爛的一頁。

「大器晚成」,那最難得到的一個,也許是最有價值的一個。神也許正把那最有價值的一個,十個,百個等你去得著。


上一章節|下一章節 y[編輯]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