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3

教部廣邀公校機構參加 可供3千多家戶1年的用電量

〔記者林曉雲、花孟璟/綜合報導〕省電費、賺租金好處多,學校種電越來越受歡迎,教育部鼓勵國立學校、機構設置容量十二MW(百萬瓦)太陽能,約可供三千四百七十三戶家庭平均一年用電量。

省電費、賺租金 還協助國家能源轉型

為配合國家再生能源發展政策,教育部廣邀國立學校、機構參加聯合標租,將屋頂出租給太陽能公司種電, 今年二月公告得標廠商,預計設置容量可達十二MW(百萬瓦),許多學校加入此一計畫。

目前年發電量冠軍 花農︰有利無弊

教育部主管的國立高中職及國立小學計一百一十校,教育部統計,目前年發電量前三名學校是花蓮高農、彰師附工和臺南一中;但到今年底,廠商建置完畢後,屏東高工和屏北高中將後來居上,分踞冠亞軍,花蓮高農則退居第三名。

花蓮高農祕書廖海峯說,學校裝太陽能屋頂還不到四個月,今年還沒碰到颱風,太陽能板至今運作還不錯,預估每年可額外收入四十萬元,對學校財務不無小補。因花蓮颱風比較多,特別設計可抵抗十七級陣風以及「低線損害」的線路,即使有損壞也是廠商負責,大致是「有利無弊」。

國教署祕書室主任葉村信說明,自推動計畫以來,截至今年第二季,已完成併聯發電之總容量約十五.八MW,廠商建置中之總容量約二.四MW,總計十八.二MW。

教育部表示,學校利用頂樓閒置空間裝設太陽能板,可節能減碳、拓展校務基金財源並增添學習場域。其中,國立雲林特殊教育學校位於陽光資源充沛的雲林縣,活化閒置頂樓空間,配合教育部從一○五年十一月推動之「太陽光電二年推動計畫」,著手規劃太陽能發電系統。

雲林特教學校校長林逸文表示,無論從減碳、永續,或從有限土地有效利用等角度,屋頂太陽能發電,都是長期的必然選項。校方把建築物屋頂租給太陽能公司,不用花錢架設設備,每年還有租金收入,加上屋頂種電減少房屋吸熱,學生不用一早到學校就開冷氣,一舉數得。

  • 設置在花蓮高農頂樓的太陽能光電板,1年估可發電1百萬度。(花蓮高農提供)

    設置在花蓮高農頂樓的太陽能光電板,1年估可發電1百萬度。(花蓮高農提供)

  • 國立高中職及小學 太陽能發電重點學校

    國立高中職及小學 太陽能發電重點學校

  • 國立雲林特殊教育學校設太陽能板造電。(圖由教育部提供)

    國立雲林特殊教育學校設太陽能板造電。(圖由教育部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