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未至,熱浪先襲。烈日驕陽的熱情尚未將去年的寒冬車市焐熱,反倒是頻繁發生的自燃事件讓純電動車沖上了熱搜,徹徹底底地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成為吃瓜羣眾們茶餘飯後的話題論點。

· 2019.04.22,西安一輛維修中的蔚來ES8自燃;

· 2019.04.23,杭州一輛插混榮威ei6自燃;

· 2019.04.24,武漢一輛比亞迪e5突然起火自燃;

· 2019.05.16,上海一輛蔚來ES8冒濃煙,傾向自燃;

· 2019.05.17,河北一輛吉利星越插混SUV自燃。

無獨有偶,素來就自帶話題流量的電動車老大哥“拓速樂”最近也是自燃不斷,教授簡單的蒐集了下,短短的2個月內就已經連續發生多起自燃事件。

· 2019.03.26,廣州某地下車場Model S自燃;

· 2019.04.21,上海某地下車場Model S自燃;

· 2019.05.03,美國舊金山某車場Model S自燃;

· 2019.05.14,香港某停車場Model S自燃;

· 2019.05.18,廣州某停車場Model S冒濃煙,傾向自燃。

........

前有不入流車企,後有電動巨頭,電動車自燃事件頻繁發生。試問,面對頻繁發生的電動車自燃事件與政府大力推行新能源車的政策下的雙重壓力,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到底該何去何從呢?

自燃事件頻發,各大車企均疲於奔命

不可否認,在經歷過數年的發展以後,如今新能源行業已經是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除了蔚來、小鵬汽車、前途等拔地而起的造車新勢力以外,眾多的傳統造車企業也是紛紛開始入局。

兩個月超10起自燃,這些車咋這麼可怕 新聞 第1張

然而,近段時間不斷上演的純電動車自燃事件對整個新能源行業和車企已經帶來巨大沖擊,消費者對純電動車的好感度、信任等幾乎要被這幾把火迫降至冰點,甚至被盡數化為虛無。

兩個月超10起自燃,這些車咋這麼可怕 新聞 第2張

兩個月超10起自燃,這些車咋這麼可怕 新聞 第3張

頻發的自燃事件,特斯拉也好,蔚來也罷,均為此疲於奔命。不僅要調查自燃事件的原因,還要應對相關部門的問詢、車主的責問、輿論的批評或更為慘烈的“風暴”。身為電動車巨頭的特斯拉更是因為自燃事件,一時間成為千夫所指,用戶所不容的“危險人物”。

兩個月超10起自燃,這些車咋這麼可怕 新聞 第4張

不過,對於特斯拉近期頻繁發生的自燃事件,特斯拉前CEO埃隆·馬斯克在推特發文表示:“媒體對特斯拉自燃事件的報道有過分渲染之嫌,每年數千起燃油車自燃致死事件視而不見,卻對一次沒有人員傷亡的特斯拉車輛自燃事件採用雙重標準。”

埃隆·馬斯克還指出:“現實是,特斯拉於大多數電動車一樣,起火的可能性比內燃機低了500%,這是因為內燃機攜帶大量易燃燃料,為什麼沒人提到這一點?”

在教授看來,不論是傳統能源車還是新能源車,高速發展的同時難免伴隨隱患。電動車頻繁發生自燃,固然與用車環境等外部條件有關,但主要原因還是歸咎到車子的本身,與電池、電控、機械故障等脫不開關系。

電動車頻繁自燃,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電動車產生自燃現象的主要原因其實還是電池,如果電池長時間在液體中浸泡、電池材料不過關、動力電池系統拼裝佈局缺陷、使用中過充過放、電池組件安全性等都是電池起火的風險因素,最終的結果就是電池發生熱失控導致自燃。

兩個月超10起自燃,這些車咋這麼可怕 新聞 第5張

若就技術層次分析,簡單講,其實也就是歸結為兩個方面:1.電氣化線路短路;2.電池內部短路。

1.電氣化線路短路

目前,純電動車的核心關鍵部分主要有電控、電池與電機三大部分,但要說核心零部件那還是由數組電池模塊形成電池組組成的擁有幾百伏高電壓的電池包,在售的絕大部分純電動乘用車都是使用96串三元鋰電池組組成的電池包,電壓一般都是在350V左右。

但也有些電動品牌給出的電壓會更高些,像比亞迪的電池電壓可以高達540V,而電池包作為純電動車的動力來源,電流的輸出能力普遍都會很強。

兩個月超10起自燃,這些車咋這麼可怕 新聞 第6張

因此,車輛在運行的過程中,一旦高壓線路出現短路情況,線路非常容易起火。不過,這兩年電動汽車技術愈發成熟,高壓線的結構設定與電氣化線路的設計更為科學靠譜,發達的電動汽車供應鏈使得電氣化的用料也比以前更有保障。

2.電池內部短路

在前文,教授說過,現在電動車產生自燃的主要原因還是在電池,電池內部一旦發生短路導致熱失控,就會起火燃燒。

早些年,磷酸鋰鐵電池因為使用壽命長、成本低的原因受到不少新能源車企的熱衷,但近幾年出於能量密度的考慮,純電動車在電池電芯的運用上已經轉向三元鋰電池,不管是中國電動車企使用的鎳鈷錳電池(NCM),還是特斯拉使用的鎳鈷鋁(NCA),正極材料均是高鎳金屬材料。

兩個月超10起自燃,這些車咋這麼可怕 新聞 第7張

與磷酸鋰鐵電池不同,三元鋰電池的內部結構中的正負極是通過一層隔膜隔開,而且這層隔膜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受到損毀,隔膜損壞後,正負極在電池內部就會直接接觸形成短路,進而引發熱失控現象,電池溫度快速上升,損壞更多的隔膜造成更多的短路,最終導致電池失控燃燒,由單個電池蔓延到電池包內其他電池。

兩個月超10起自燃,這些車咋這麼可怕 新聞 第8張

導致隔膜損壞的原因有非常多,比如說鋰電池內部結晶,電池製造過程中殘留的雜質,機械觸發(碰撞、針刺等現象)。

其中機械觸發(碰撞、針刺)多是因為在事故中巨大的外力作用下導致電池變形、破損,進而引發內部短路,像2019.4.22發生的蔚來ES8自燃事件就是因為電池包破損變形擠壓電芯形成的熱失控自燃。

兩個月超10起自燃,這些車咋這麼可怕 新聞 第9張

值得注意的是,鋰電池內部結晶現象主要是由於用車過程積累所致,比如說不相匹配的過快充電速度、寒冷溫度充電、電池熱管理溫控系統失效等等,這些均會導致鋰電池內部產生結晶,結晶刺穿隔膜後就會導致電池內部引發連鎖的反應。

兩個月超10起自燃,這些車咋這麼可怕 新聞 第10張

此外,不同組分的三元材料的放電比容量、熱穩定性和容量保持率也完全不同,從圖中的數據走向分析,對三元111材料來講,熱穩定性越高,容量保持比率就越高,但放電比容量會比較小,三元811材料則是熱穩定性越差,容量保持比率也越低,但放電比容量越高。

稅收暴漲,特斯拉危險了,Model Y或跳票?

針對頻繁發生的自燃事件,特斯拉針對所有車型推出無線軟件更新,以調整電池充電和熱管理設置,減少自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但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特斯拉緊張應對接踵而來的自燃事件之時,特斯拉的主要電池供應商兼1號超級工廠合作夥伴松下表示,明年投產的Model Y將面臨電池供應不足的難題,松下與特斯拉或將攜手在華投產電芯。

兩個月超10起自燃,這些車咋這麼可怕 新聞 第11張

誠然,特斯拉1號超級工廠電池產量的不足,特斯拉Model Y後期的業務版圖擴展必然就會受到拖延,再加上在今年的年底,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還將批量投產Model 3,或許會促使特斯拉在中國尋求新的電池供應商,若能盡快找到合適的電池供應商,Model Y的投產計劃或將得到有效推行,但如若無法找到合適的供應商,Model Y的投產計劃擱淺,走向“跳票”也亦有可能。

兩個月超10起自燃,這些車咋這麼可怕 新聞 第12張

此外,今年7月份起美國的聯邦稅收抵免也將迎來退潮,值得注意的是,受稅收抵免退潮與頻繁價格變動、自燃事件的影響,許多有意向的購車消費者都處於觀望狀態,特斯拉Q1季度的車輛交付數據有所下滑。

兩個月超10起自燃,這些車咋這麼可怕 新聞 第13張

目前Model Y整體的產前預定量也都還不錯,但遇上電池短缺的問題,預計於2020年秋季進行交付的任務未必能如期完成,特斯拉在後期或將面臨大面積退貨、庫存囤積的問題。在這樣的狀態下,特斯拉到底會如何解決其所面臨的嚴峻問題值得期待。

兩個月超10起自燃,這些車咋這麼可怕 新聞 第14張

純電動車頻繁自燃固然令人感到害怕乃至心寒,但凡事發展都有個過程,而在這個發展進步的過程裏難免就會犯錯,對於純電動車,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給予它們多點耐心。

兩個月超10起自燃,這些車咋這麼可怕 新聞 第15張

最後,送在座的各位新能源企業一句話:不管你是傳統新能源車企轉型而來還是造車新勢力,在長續航里程、優秀品質、智能人機交互等領域取得的創新和進步的都當以安全為基礎。若安全性都無法保障,那也別來禍害老百姓了。畢竟,若連最基本的安全性都保障不了,再多的創新與進步都只是空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