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俄羅斯黑幫的墓地旁,我以為來到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來自專欄夜間照明4 人贊了文章

俄羅斯人民徒手退棕熊,伏特加當水喝的傳奇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普通人尚且如此,俄羅斯黑幫有多狠就可想而知了。在美國諸多的黑幫電影中,俄羅斯黑幫一直位於食物鏈的上游。

滿背紋身的俄羅斯大哥端坐監獄之中,練練太極或者一身和服潛心研究茶道,卻遙控著高牆外成千上億的毒品或者軍火生意,談笑風生間,他的競爭對手們一個個灰飛煙滅。與街頭打架鬥毆的黑人不良團體相比,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紋身是俄羅斯黑幫的標配

電影中的原型大都來自俄羅斯黑幫的傳奇「教父「,維亞切斯拉夫·伊萬科夫。

伊萬科夫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他的拳擊生涯,打的是不戴拳擊手套的血腥地下搏擊。因此,黑幫教父從小就深諳弱肉強食的街頭法則。

在莫斯科的后街小巷中,伊萬科夫的才幹很快得到認可。他學會了敲詐勒索,適應了黑市經商,還用金錢拉攏腐蝕官員。因為長相酷似東方人,伊萬科夫得到綽號「日本仔」。

1982年,伊萬科夫因為販賣軍火、偽造貨幣和毒品交易等多項重罪再次被捕,莫斯科地方法院將其判刑14年。本來警方以為徹底切斷了他與外界的聯繫,俄羅斯黑幫必定一蹶不振。

可是,伊萬諾夫很快讓警察知道,他不是一個簡單的小混混,他是俄羅斯的黑幫教父。

有一次他違反規定惹惱了勞改營獄警,獄警強迫他脫掉衣服,只穿著內衣站在冷風中,他二話不說照做了。伊萬科夫在天寒地凍中站了幾個小時,絲毫不肯向獄警妥協認輸。獄警最後不忍心,遞給他衣服,他卻把衣服扔掉,冷冷的盯著獄警說:「你是在妒忌我嗎?」

那名獄警從此再不敢招惹伊萬科夫。

監禁生活中,伊萬科夫繼續牢牢控制著蘇聯地下黑幫組織的大權,還在勞改營中不斷發展新成員。

終於,在1991年,他的組織綁架了一個著名的莫斯科法官,還抓到了執法當局的一點小把柄。一番討價還價後,和蘇聯執法當局甚至克格勃打了半輩子交道的伊萬科夫被提前釋放了。

電視劇里的故事變成現實,活生生出現在莫斯科人民的生活中。

他對抗權力的故事成了傳奇,私下裡被蘇聯公眾視為「英雄」,而大眾往往會跟隨英雄的足跡。所以,此番脫獄讓伊萬科夫的聲名更盛,組織隨之進一步壯大。

1991年,蘇聯解體後,信仰的破滅加上物質水平的大幅下滑,不少填不飽肚子的俄羅斯年輕人走上街頭,開始了靠拳頭討生活的日子。在走上街頭之前,所有人都會想法設法給自己弄一套三葉草。

三葉草之所以得到俄羅斯黑幫的偏愛,得從赫魯曉夫當政的年頭說起。那些年,蘇聯大力發展核武器等重工業,國內輕工業一塌糊塗,連一套像樣的運動服都做不出來。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開始前,阿迪達斯贊助了俄羅斯代表隊。雖然胸前的logo被當局抹去,但是鮮明的三條直線通過有線電視,延續到了每一個俄羅斯人的心裡。

俄羅斯代表隊

伴隨著運動員在賽場爭金奪銀,三葉草從此變成為國爭光的標誌。

經濟崩潰後,有些運動員也不得不進入街頭謀生,被吸納進幫派。他們一直穿著這些運動服。因為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普遍較高,單憑打架鬥毆,他們很快就在街頭樹立了權威。三葉草也逐漸成為每個俄羅斯幫派成員逐夢之路的起點。

阿迪達斯+斯拉夫蹲

顯然,這是一條有身份的狗

普京從不示弱的氣質和這三道杠很吻合

想要出人頭地,想要得到教父的青睞,秘訣就是夠狠。其中,只有最狠的人才能脫穎而出,得到房子、立標的賓士600系以及女人。

整個90年代,俄羅斯的有組織犯罪泛濫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成為俄羅斯最知名的全球組織。甚至不斷有小報媒體報道,伊萬科夫受雇於官方 「控制黑道世界」。

一將功成萬骨枯。而俄羅斯黑幫的狠人文化,在死後也會得到延續。

紀念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沒有什麼比真人大小的雕像更能說明問題。來到俄羅斯黑幫的墓地,會有那麼30秒,讓你緩不過神來,以為自己進錯了片場。所有墓碑彷彿上都寫著一個大字「money」,每一面都是資本主義的說明書。

素描、寫實、油畫、QQ秀,各種風格的墓碑,你都能在這裡看到。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墓碑的原材料都是昂貴的進口大理石。這是排面問題,弄不得假。

▲熟悉的阿迪達斯,這不是至死方休,這是對你愛愛愛不完。墓碑刻畫了一個俄羅斯幫派成員標準的發家史,年紀輕輕時,一身阿迪出道,風度翩翩。埋頭苦幹,十年歲暮,豪車在手,也誤了卿卿性命。

出來混遲早要還真不是一句空話。

▲一位大佬和他的兩個保鏢,三人均死於一場槍戰。好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Rich題材則是絕大多是黑幫成員的墓碑主題。

墓碑上最常出現的是別墅和車。別墅要沙皇皇宮同款的宮殿。車,真正的 Old school 還是偏愛賓士600。虎頭奔車頭立起的鏤空三叉星標,就是他們一生的風向標。

▲沒有雙下巴,不配當真正的成功大哥。這和成功人士是一個意思。

▲這位還擁有凸顯時代氣息的大哥大。

然而真正的大佬,總能被人從小弟中間一眼認出。死了之後也不例外,教父的墓碑都是3D的!

這已經不能叫墓碑了。中國主題的木桌,標誌性的伏特加酒瓶。月黑風高夜,一輛熟悉的賓士停在莫斯科郊外的薄霧中。這個大哥的一生在撲面而來的藝術人文氣息中,緩緩向觀光客走來。這是一座死亡主題的現實主義雕塑。

還有部分寫實派的墓碑。記錄了長眠於此的人因何故而離開。

這位大哥可能死於泥石流或者山崩。凸起的肚腩蓋不住掛在嘴角的沉思。

這些大理石墓碑便宜點的3、5萬美元,貴的無上限,很多黑幫成員在生前就開始存錢定製專屬墓碑。生前忍辱負重,死後一定要風光無限。

你大可以想像,二十年後的俄羅斯黑幫,十有八九最先把VR技術應用在墓碑上。

幫派成員在社會上闖蕩,追求的無非功名利祿,到死不忘,也算有始有終。家有家法,行有行規。出來混,除了狠,有排面兒也是必須的事情。這件事,不管是伊萬科夫還是普通馬仔,到死都不能耽誤。

本文首發微信公眾號 黑市

公眾號內回復「教父

給你看看教父伊萬科夫的墓碑長什麼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