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大胯


寫在前面

一旦提到「美式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我們的腦中可能會立馬閃現出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大學等常春藤名校的大名。

由於這些常春藤名校大都為私立大學,很多人潛意識裡還會將「私立大學教育」等同於「美式教育」,甚至有「如果到美國就要讀私立大學,否則還不如不讀」這樣的說法。

正如那句俗語說的: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雖不明說,但在我們很多中國老百姓心裡,還是很羨慕以常春藤名校為首的「美式教育」的(以下簡稱為「美式教育」)。

甚至很多人覺得「美式教育」哪都好,最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哪怕是比較理性的人也會用「瑕不掩瑜」來誇讚「美式教育」。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麼?「美式教育」是否真的被我們過分高估了?

如果你看過之前的一篇文章《換個角度再看「糾結」》會發現,選擇一個好的學校算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兒」了。

想要做好這個「選擇」,我們應該換個角度重新審視「美式教育」,用更客觀的視角來重新刷新一遍我們對於「美式教育」的固有認知。


正文

1

原生家庭纔是起跑線

我們總是習慣把國內的教育稱為「應試教育」,把「美式教育」中的常春藤名校提供的教育稱為「素質教育」。

表面看起來,的確是這樣的——能夠入選常春藤聯盟的大學,幾乎是全世界公認的好大學,從這些大學裡走出來的很多學生都成了社會名流。

這就或多或少給我們傳遞了這樣的信息:因為從常春藤盟校出來的社會名流素質都很高,所以常春藤盟校就能夠提供非常好的素質教育。

但是如果深挖一下:

我們現在經常聽見的那些牛得冒煙兒的學校,比如,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最早的時候,它們並不是很大的學校,而是一些地方貴族建立的區域性學校,僅招收本地的貴族子弟。

從「本地」和「貴族」兩個限定條件上來看,會發現

這些大學最初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普及」,而是為了「隔離」。

後來,到了19世紀後半葉,美國的鐵路開始普及,逐漸把美國各地聯繫起來。這就促使各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繫更加緊密。

這些區域性學校的貴族們意識到,該和其他地區的貴族們相互結交一下了。具體怎麼結交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方式就是:讓不同的貴族子弟上同一所學校。

於是,原先的那些貴族學校開始面向全國招生,但是招收的學生依然要求是貴族家庭出生。

為了排除平民子弟,這些大學設置一個門檻,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希臘語和拉丁文。但是由於這些平民子弟高中讀的都是公立學校,根本不教這些內容,所以他們就「天然」被排除在外了。

而那些貴族子弟想要進這些名校就非常容易,幾乎是提交申請就能錄取,跟今天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局面完全沒法比。後來,貴族精英意識到了兩股變化:一是社會新勢力不斷冒頭,依舊選擇閉關鎖「校」,可能危害到他們的統治利益;二是貴族學生的學業成績普遍不佳,讓名校臉上無光。

於是,他們做了下面幾件事情:

首先,在1910年,部分貴族大學率先取消希臘語和拉丁文的考試,讓公立學校的平民學生有機會被錄用。但是這一開放就不得了了,他們發現猶太學生成績太好,很容易就通過考試,他們就不樂意了,

然後,他們做了幾個「微調」:

  • 光成績好不行,必須要有老師的推薦信;
  • 光有推薦信不行,必須要通過校友面試;
  • 光通過校友面試不行,必須要有一項體育特長;
  • 光有體育特長不行,如果你是校友的孩子,再加個分……

最後,因為這些「微調」,最終「逼得」這些學校「被迫」重視體育。到1965年的時候,常春藤聯盟成立,這是一個由美國東北部地區的8所大學組成的體育賽事聯盟。

對!你沒有看錯,常春藤聯盟最早的時候是一個大學體育賽事聯盟。最後的結果,就是今天的樣子——他們既重視考試成績,也「要求」體育特長這類的「素質」。

從這個角度望過去,你就會知道,這個聯盟哪是為了促進美國青年的體育運動,常春藤聯盟的本質是,供美國上流社會子弟上大學、社交的地方。

到這個時候,你會發現:

這些大學的初心,不是為了「素質教育」,而是為了「穩住血統」。

站在這些大學的角度來看,確保貴族子弟的錄取比例更重要,所謂的素質教育或是培養品格並不是他們的重點。

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的並不是普遍的「素質」,而是「貴族氣質」——必須是美式傳統精英階層的素質,比如大提琴、擊劍、薩克斯之類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就很難達到這個條件。即使你達到了這個條件,也是因為這些大學的要求逼得你「假裝」貴族。

從這個角度望過去,一個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

對於所謂的美式教育來講,原生家庭纔是起跑線——你有什麼能耐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來自哪兒。

2

所謂的「素質教育」,並不是常春藤名校的專長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勉強及格,想要上這類的名校,你還必須在高中階段完成7至8門選修課,參加9至10項課外活動,也就意味著你的高中生活就是在各種選修課和課外活動中度過的。這和國內的應試教育強度不相上下,甚至「更勝一籌」。

更值得深思的是,這些準備參加美式教育的孩子和國內應試教育成長下的孩子類似,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過日子,從小被灌輸的價值觀就是「不能輸」——他們也怕被別人超過,他們的自信心同樣建立在外人對自己的評價上。

如今的美國精神,看起來的確挺崇尚個人主義的,但是在教育這塊,貌似並不是這樣。美式教育從古至今好像沒有本質的變化:

就好像是中世紀的貴族包括孩子們在內,幾乎沒有自己的獨立臥室,他們睡覺的地方就是在寬敞的大廳裏。他們總是活在眾人的目光下,總是要注意別人的觀感和意見。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年輕人,自然會覺得:個人真正的價值是由他的社會階級以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而確定的。

另一方面,不是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麼:

國內名牌大學難進,國外名牌大學難出。

很多人會認為國內的應試教育會讓孩子缺乏獨立自主的意識,只知道考試,卻不知道為什麼考試。

事實是,這種現象放在美國學生上同時成立,上了國外名校的學生,大學生活和中學的時候差不了多少,仍然是各種選修課和課外活動,論文的壓力不輸國內,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拿一個好分數,讓自己的簡歷看起來更有分量,從而走向人生巔峯。

「素質教育」核心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核心點是「人羣多元」和「發展興趣」。也就是說,學校應該吸納各種類型的學生,而不是隻要貴族;學校的任務應該是發現學生身上的不同,幫助他們發現和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從這一點上來看,國內的「應試教育」距離「素質教育」的確很遠。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所謂的「美式教育」走出來的優秀畢業生,他們的簡歷往往具有這樣的特點:

  • 幾乎都是學霸;
  • 幾乎都擔任過學校社團幹部;
  • 幾乎都擅長某種樂器和體育運動;
  • 幾乎都去過某知名基金會或是慈善組織實習過;
  • 看起來特別正義……

甚至,他們把這種素質叫做「領導力」。

回頭看,這種「領導力」難道真的符合素質教育的兩個核心——「人羣多元」和「發展興趣」嗎?

從這個角度看,從前我們眼中那所謂的「美式教育」不也正是一種「變相的應試教育」麼?

實際上,說得高大上一些,就是:

這些名校的真正訴求是,希望培養出這類有「領導力」的學生,讓這些學生進入上流社會或是統治階層,從而鞏固住自己的「統治血統」。

說得接地氣一些,就是:

如果高校的任務,只是幫助學生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那常春藤名校和職業培訓學校好像也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唯一的區別可能只是:一個是國際名牌,一個是「廣告名牌」(比如藍翔)。

更「有趣」的是,這種趨勢還有增無減,各大美國名校還在主動迎合這種趨勢。它們的KPI或許已經不是「素質教育」,而是「就業質量」。

而一旦提到「就業質量」這類可量化的指標,美國名校和國內高校也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它們都共同追求大學排名。

這裡就出現了「死循環」:

  • 學生和家長通過排名來選學校一目瞭然;
  • 排名越靠前的學校,報考人數越多,對應的錄取率就越低;
  • 錄取率越低,學校的排名就越靠前;
  • 排名越靠前,學生和家長就越擠破頭報考;
  • 最後的結果就是,越難考,排名越高。

學校為了迎合排名需要的統一指標不斷去調整,導致了各大名校的教育方式越來越大同小異,培養出來的學生也越來越像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這不正和我們很多人平時所說的——國內義務教育培養出來都是「流水線學生」挺類似的麼?

如果你真的是為了追求「素質教育」的理念或者是想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質,那麼,以常春藤為代表的美式教育可能並不適合你。

但是,如果你就是瞄著「領導力」或者是「貴族氣質」去的,那常春藤為代表的美式教育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寫在最後

以前,我們總是會過分高估「美式教育」,認為它就代表「素質教育」。但是,現在看來,並不是這樣:

從培養學生的邏輯上看,中國式「應試教育」和以常春藤為代表的「美式教育」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就好像,中國學生和美國學生都要喫飯,但是他們都不知道要喫什麼飯。

比如,中國學生喫的是饅頭;美國學生喫的是漢堡,或者是牛排。

只不過,美國學生的喫相看起來貌似「貴族」了些,但是大家實際上都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這正是現代教育的問題所在。

更可能是真相的是:

最發達的美國如今面臨的教育問題和中國不相上下,兩國教育市場的相同點可能遠遠多於不同點。

說句可能在很多人看來似乎有失偏頗的話:

從長遠來看,我挺看好中國高等教育的未來的。

祝吉安!


題圖:大胯Keynote自製

往期回顧:

  • 換個角度再看「糾結」
  • 換個角度再看「中年油膩」
  • 大胯的10篇春節好文在這裡,請笑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