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非阻塞型心肌梗死(MINOCA)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綜合征,雖然臨床資料支持急性心肌梗死(AMI),但冠脈造影顯示狹窄不足50%。近期,歐洲心臟病學會頒布了冠狀動脈非阻塞型心肌梗死(MINOCA)立場文件,以下是該文件內容的6項要點。

1、在STEMI患者中,血管造影能夠發現大多數患者的冠脈阻塞;而在NSTEMI患者中,僅有約25%患者存在冠脈阻塞證據。約10%急性心梗患者沒有明顯的阻塞性冠心病。所以,當患者表現出急性心梗相關特徵而又不存在阻塞性冠心病造影證據時,即可診斷為冠狀動脈非阻塞型心肌梗死。

2、診斷冠狀動脈非阻塞型心肌梗死需要以下標準:心臟生物標誌物檢測陽性,例如心肌蛋白(連續上升或下降)至少有一個值超過參考上限的99百分位;有臨床缺血證據(癥狀、ST-T波變化、出現病理性Q波、新的存活心肌丟失或室壁運動異常,造影或解剖發現冠脈內血栓證據,造影提示存在非阻塞性冠狀動脈)。

3、在阻塞性冠心病患者中,男性急性心梗患者數量超過了女性患者。而在冠狀動脈非阻塞型心肌梗死中,男性患者數量僅略高於女性患者。

4、非阻塞性冠狀動脈指的是造影未發現阻塞性冠心病(即無冠脈狹窄≥50%)。這包括患者正常冠狀動脈(無狹窄>30%)或輕度冠脈粥樣硬化(狹窄>30%但<50%)。

5、肌鈣蛋白升高的可能原因包括斑塊破裂、冠脈痙攣、原發性冠脈夾層、冠脈擴張伴急性主動脈夾層、冠脈微循環病變、冠脈血栓-血栓傾向病變、冠脈血栓、擬交感神經葯(例如可卡因或甲基苯丙胺)等冠脈病因與心肌炎、takotsubo心肌病、心肌病、心臟損傷、劇烈運動、心動過速、心臟毒素(例如化療藥物)、卒中、肺栓塞、敗血症、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與終末期腎病等非冠脈原因。

6、醫生通常需要多種模式來確診和評估冠狀動脈非阻塞型心肌梗死。除了冠脈造影之外,超聲心動圖、磁共振成像、計算機斷層掃描及血管內超聲均可幫助醫生髮現冠狀動脈非阻塞型心肌梗死的病因。在急性心梗患者中,冠狀動脈非阻塞型心肌梗死發生率約為13%,這要求我們對冠狀動脈非阻塞型心肌梗死的發病機制和管理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更多內容參見>>>ESC工作組立場文件:冠狀動脈非阻塞型心肌梗死

溫馨提示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