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趙高是胡亥的老師(因為趙高的特長是書法和法律好),關係很好,而且胡亥對趙高是很信任的在胡亥看來,如果沒有趙高,帝位跟他根本無緣

而李斯,只是趙高請來的那個幫忙的。二世在心裡會感激趙高給了他這場天大的富貴,同時感謝李斯丞相的大力協助

令李斯沒想到的是在胡亥身上看走了眼。胡亥上位就開始大清洗,「嚴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誅,至收族,滅大臣而遠骨肉;貧者富之,賤者貴之。盡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親信者近之」、「殺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陽市,十公主矺死於杜,財物入於縣官,相連坐者不可勝數」。

李斯的勢力因此遭到重創,於是認慫,「李斯恐懼,重爵祿,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但問題在於,胡亥是個廢物,打壓相權沒錯,但真空出來權力並沒有被自己接收,而被趙高趁勢收入囊中,趙高開始掌握主導權。

二世登基後,形成了內廷由趙高、外廷由李斯控制的局面,之後又出現了章邯控制的軍事前線,這種情況原本是互相牽制的,但是二世缺少能力,無法平衡;

按理說這個時候,不管胡亥還是趙高,都不敢殺李斯,因為李斯最大的王牌是他的長子李由為三川守,守在河南一線,作為關中的門戶,東方亂起,殺李斯則李由唇亡齒寒,關中門戶大開。

在李斯心中,多半趙高是不敢徹底翻倒他的,國家沒了誰也討不到好,而胡亥如果稍微有些帝王之術的話,也早該在兩人之間找找平衡了。但二世待在趙高的冷盤罩子里,對外界毫不知情,依舊躲在宮裡享樂。李斯呢?連皇帝的面都見不到,更另他沒想到的是,趙高還真的選擇了那種最危險的玩法。

恰好當時章邯開始打勝仗,接連滅陳勝、項梁,趙高軍事上目光短淺,以為東方無憂,開始那李斯開刀,結果就是大家一起悲劇了。


首先趙高是胡亥的老師,胡亥很喜歡趙高這個老師,而且胡亥能夠登上皇帝的寶座,也全靠這個老師鼎力扶持的,所以自然是對趙高言聽計從,而李斯呢,雖說扶持胡亥上位也是出過力的,但是手段就沒有趙高那麼高明了。

胡亥把朝野大事交給趙高代理,於是不再上朝,一味尋歡作樂,決斷之權大部落到了趙高的手中。隨著權力的擴大,趙高的野心也不斷地膨脹,將眼光轉向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之位。因此,除掉李斯在他的心目中顯得日益迫切了。

李斯面對危局,屢次想進見二世,二世只是不許。趙高見此情形,假意問李斯:「現在關東反叛的盜賊如此囂張,但皇上仍然聲色犬馬,毫不關心。我本想勸阻一番,無奈位卑言微。丞相乃先帝重臣,說話有分量,為何不進諫呢?」李斯苦笑搖頭:「我何嘗沒有想過。只是現在陛下常居深宮,很難見到,我找不到機會啊。」趙高見李斯已上鉤,表面卻不動聲色:「只要丞相肯進言,卑職一定留心,瞅到皇上有空閑,立即來稟報。」李斯自是感激不盡。

趙高深知胡亥已沉湎於酒色而不能自拔,當然就十分反感別人在他玩興正濃的時候來打擾。於是,每當看到胡亥歌舞狂歡,與眾姬妾廝混時,趙高就派人通知李斯:「皇上正閑著,可以奏事。」李斯趕忙去求見,一連幾次,都是如此。

二世非常惱怒,破口大罵:「李斯這老賊,竟敢拿朕尋開心!我閑著的時候他不奏事,偏我宴飲正酣之時再三掃我興緻。難道是看朕年輕,瞧不起朕嗎?」趙高在一旁,立即應聲說:「哎呀!如果丞相真這麼想,那就糟了!沙丘之謀,丞相也是參與者。現在,陛下做了皇帝,他卻沒撈到多少好處,必定懷恨在心。大概他是想讓陛下實行分封,立他為王呢!」趙高又說道:「另外,還有一事,陛下不問,臣還不敢直言相告。」胡亥厲聲問:「莫非又與李斯有關?」趙高拜了兩拜,接著說:「丞相的長子李由現任三川郡守,造反鬧事的賊子陳勝等人與丞相本是同鄉。正是因為這層關係,所以盜賊們經過三川的時候,李由也不組織攻擊,致使事端越鬧越大。臣還聽說李由與陳賊有過書信往來,由於還沒有得到真憑實據,才不敢貿然奏知聖上。」胡亥立刻就要審辦李斯,併當即派人去調查李由通盜一事。李斯知道後,才恍悟自己中了趙高的圈套。他上書給二世,一面申訴自己的冤屈,一面指出趙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提醒二世當心。然而此時的胡亥,早就被趙高完全迷惑,他將李斯的申訴書交給趙高過目,囑其小心。趙高佯作悲傷,凄凄慘慘地說:「丞相父子謀逆之心已久,所擔心的就臣一人。臣死不足惜,只是擔心陛下的安危。」他安慰趙高道:「愛卿不必掛心,有朕在,誰敢動你。」自此趙高更加肆無忌憚。過了幾日,李斯邀同將軍馮劫和右丞相馮去疾聯名上奏二世,建議暫停阿房宮的工程,減少邊區戍守和轉輸,以緩解民憤。二世對李斯本就有怒氣,這下一觸即發。他咆哮道:「這些都是先帝開創的功業,必須繼續從事!如今我才即位兩年,就蜂盜並起,完全是因為你們鎮壓不力所致,卻想罷先帝之所為。你們身為兩朝重臣,上無以報先帝,次不為朕盡忠,還有何資格占著丞相、將軍的位子 !」說罷,下令將他們交付司法官審辦。馮去疾、馮劫非常痛心,為了不受羞辱,不久便在獄中含恨自殺。胡亥派趙高審訊李斯父子謀反的案件,趙高天天嚴刑逼供,直打得李斯皮開肉綻,體無完膚;李斯實在受不住,只得招了假供。他之所以不自殺,是因為自思有雄辯之才,又是秦王朝的有功之臣;而且,自己也的確沒有謀反,說不定通過上書二世就會赦免他。可是李斯不知知道,進諫之路已完全為趙高一黨把持,申訴書全落入了趙高手中。 趙高將書撕個粉碎:「囚犯還有資格上書!」為了堵住李斯嘴。他派自己的親信扮成御史(監察官)、謁者(官名,為國君掌管傳達)、侍中(官名,秦時設五人,往來殿內、東廂奏事),輪番提審。若李斯以實情相對,則施行拷打,直到李斯堅持假供不再改口為止。後來二世真的派人來審訊他,李斯以為還是和以前一樣,就仍以假口供對之。胡亥看到口供後,以為李斯真想謀反,對趙高感恩戴德:「如果不是愛卿,朕幾乎被丞相出賣了!」等到調查「李由通盜」的使者到三川時,李由已為項梁帶領的起義軍所殺。趙高見死無對證,便又欺騙二世說已將其就地正法。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經過一系列策劃,李斯的罪名終於被趙高羅織而成,再也無法改變了。奔赴腰斬刑場的李斯,悔恨交加卻為時晚矣。李斯臨死前已看到到了秦必亡的氣息:「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趙高為佐,吾必見寇至咸陽,麋鹿游於朝也。」秦朝的氣數,在胡亥與趙高的統治下,已喪失殆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