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音樂形式的發展需要一些千載一得的天才和足夠的文化積澱,而電音不一樣。並非說電音不需要文化積澱,而是電音所採用的技術決定了不需要很多的文化背景,更多是技術積澱。所以搖滾基本只有白人玩得轉,爵士基本只有黑人,但電音領域絕對沒有民族或種族的壟斷。因此對中國電音崛起,我在理論上有絕對的自信。

讓中國電音產業在短時間內獲得迅猛的發展並不是沒有可能。樂評人喜歡從現實談問題,覺得目前國內受眾欣賞水平不夠,文化積澱不足,甚至上升到對國家制度的抨擊,對電音在國內的生存持悲觀態度。但我認為,中國的發展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快,代際的更新速度也異常迅速。所以新的年輕一代一定會形成電音的龐大市場潛力。但既然說只是市場潛力,我們就必須承認,很多低質量的、病毒式的內容以及遺留下來的文化傳統仍然會阻礙這種潛力的形成。電音就如被美國眾神中的新神和老神同時夾擊,一定會遇到不少的困難。一旦越過這些檻,電音發展就會勢不可擋。

想要在短時間內湧現眾多世界水平的製作人也並不難。電音入門的門檻相當低,想做的好也並不困難,只要有足夠的知識和虛心學習的態度,以中國人的頭腦處理這些應該不是難事。應該警惕的是,國人的機會主義和淺嘗輒止的心理,以及這些心理背後浮躁的社會環境。所有的彎道超車,都可能以車輛置備不足而車毀人亡。綜藝導演和公司老闆應該比我們更懂得這個道理。上Tomorrowland沒問題,但是趕鴨子上架,把製作人潛心鑽研的時間用來浪費在各種爆料撕逼上,還堅持要上Tomorrowland,你們就是在戳爆中國電音這部車的胎。孰輕孰重,值得掂量。

講中國故事,也是彎道超車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過請各位仔細思考,是否你們只是用中國風來講故事,還是作為一個中國人來講故事。真正有代表性的中國電音,應該是後者,即使不是中國風,讓人聽起來就有一種獨特的感覺,就知道是中國。甚至不需要知道是中國,只知道很優秀就已足夠。中國風電音,和90年代的Brit-pop一樣,是一種風潮,但不意味著一定要追隨。從中國風電音走出來的中國製作人,纔是真正的中國故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