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選擇銀行股

來自專欄華生的專欄

為什麼不選擇銀行股

說實在的我不太喜歡中國的金融類的股票,比如證券,AMC,銀行等,我在上面是我虧損最多的錢,這些大塊頭都是國家持股,而且基本上來講回報只能依靠周期性,然後每年的3-4%的派息,這還不算,每年賺得的利潤數以千計,但是每年只是拿出30%左右拿出來派息,然後再每年推出一個5%以上的定增,一家公司的股權不斷的去稀釋,90%的股權在財政部,所以幾乎毫無意外的通過所有他們想通過的提議,看看銀行每年賺到的錢,幾乎佔據了全部上市公司的一大半以上,這些錢都是企業和房貸貢獻的,看看整個國家的經濟都被銀行吸干,在銀行的高管來說,他們也沒有對於銀行的回報的利潤訴求,只要把銀行不斷的做大就好了,然後過幾年就開始高升了,在銀行來說只要擴張資本額,從來不會思考回購,縮減公司的股票提高每股的收益。

眼看每年銀行的利潤,但是每年銀行還是需要巨額融資,每年就是張開血盆大口,一口氣可能頂過幾十個IPO,我有時候實在想不通,一家公司每年缺錢,卻又每年進行分紅,然後再不斷的融資,這樣的企業經營的意義何在,因此我在觀察企業的時候,會先進行公司的融資的了解,一家公司經常性的融資,每年推出融資計劃,我在想那麼公司經營的意義何在,我看到的一些公司很珍惜自己的羽毛,除非急迫需要否則都是自己解決投資的需要,又有一些公司也是在每年進行巨額的理財,但是公司的股價頻頻破凈,分紅也是極低的,然後從不回購,更加不會提高派息,如康美葯業,山東葯玻,復星國際。這些公司不知道是否陷入了價值投資的陷阱,還有以炒股為生的雅戈爾,上海萊士等。我們也看到了萬華化學,福耀玻璃,金禾實業,浙江美大,新和成這些,融資發展的確沒有問題,但是頻繁的出現融資,每隔一年半載就開始要融資,我覺得這是極度的收割散戶的行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