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詢問同學,同系師兄師姐

一般到了實習期,身邊會有一大波同學出去實習,這些公司往往會持續招人,所以很容易通過同學的介紹得到實習機會。

我在大三時去過市政府宣傳部實習,也是當時同班一個女生在宣傳部實習,然後得知宣傳部還需要實習生,覺得我合適就跟我說,我才能去到宣傳部實習(工作好不好不講,只想說明這個具體的例子)

同樣的,如果你認識一些師兄師姐,也可以詢問他們的意見,我的一個同學在大四時通過師兄的介紹進去了德賽集團實習。畢業後如願的考入德賽集團,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程序員(工資真的很高)。如果不是在德賽實習過,又有熟人在裡面,他是很難考入這個德賽的,這是實話

當然,靠同學師兄師姐的介紹有個很重要的前提:你要足夠的優秀。畢竟是不會有人想介紹好喫懶做的人到自己公司的

小技巧:發朋友圈

可以在朋友圈,qq空間,微博等社交平臺講述你的需求,也就是想找一份實習工作,這樣的話,很容易會有朋友主動聯繫你的。

2.

跟父母說出您的想法,並叫他們留意

將你的需求告訴父母,並叫他們向親戚朋友擴散,父母是肯定願意幫這個忙的。

不過要有心裡準備,有些親戚年紀的不同,注重的方向也不同,有些工作在親戚眼裡是好工作,而在你的眼裡就是垃圾工作。要拒絕這種親戚的好意是很困難,很尷尬的。

3.

在求職網站上撒網撈魚

這點適用於「沒什麼目標的大學生」。因為說實話,「真正熱門的工作壓根不需要在求職網站推廣」,例如公務員,銀行,事業單位,教師這種穩定的工作,不可能全年無休的掛在求職網上。(請注意,我說的是熱門,熱門≠薪酬高)

如果你暫時還沒找到人生目標,或者說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可以在前程無憂,51job等求職網站(百度直接搜索「找工作」,會彈出無數個求職網站)慢慢瀏覽,看有沒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然後大膽的發送自己的簡歷。

小技巧:很多公司是不招實習生的,但是你仍然可以將你的簡歷投上去。如果該公司通知你去面試,你再跟hr說自己是大四的學生,可能偶爾還要回學校,有些公司比較隨意,可能會願意讓你留下(小公司讓你留下的概率比較高,大公司會比較在意文憑,畢竟在你沒畢業時,是沒有大學學位證的)

4.

瞭解具體行業招人時間

舉個例子,公務員的國考和省考時間是固定的,銀行業的招聘時間也是固定在一個區間範圍內(請注意,這不是實習,是正式招聘),你必須要了解你想進入的行業的各個公司的具體招聘時間,只有這樣,你纔不會錯過報名時間。

5.

瞭解具體公司的招人時間

在我大四的時候,我想去深圳騰訊實習,我當時有留意騰訊的報名時間,發送了簡歷之後才發現「騰訊壓根不招大四的實習生」,騰訊招的實習生有個要求:校園招聘只招大三的實習生!(這是我專業2015年騰訊的要求,不清楚其他專業是否如此)。所以我完美的錯過了騰訊的校園招聘,因為我太老了。

「真正好的企業,並不會在求職網站上掛牌,通常都是有自己的網站或者在某一時間段授權求職網站代理」。如果你特別嚮往某一間企業,請一定要提前瞭解該企業的招聘要求!

我覺得這個也很好理解,因為好的企業總會有很多應屆生想進入,企業沒有必要花錢在求職網站上推廣(這裡特指校園招聘和實習工作)

6.

關注相關的公眾號,微博等資源

無論是在公眾號還是微博,會有很多人將目標羣體放在「應屆大學生」上面,所以會有很多公眾號/會發布各種求職消息,招聘宣講會等內容,這些內容的質量相對還是比較高的,大家可以關注幾個

小技巧:在微博和公眾號上搜索「大學生求職」「應屆生」「宣講會」等等的內容,會彈出一堆相關的賬號,查看歷史信息,找幾個靠譜的關注即可。出於廣告嫌疑,這裡不做推薦

7.

宣講會

在畢業季,會有很多企業去各大高校開宣講會,在廣東的話,廣州的高校特別多。我是建議大家多去宣講會的,一來可以瞭解這個企業的具體情況,瞭解招聘崗位的具體內容,二來宣講會上投簡歷通過率特別高(至少第一輪篩選可以順利通過)

最後說幾點:

1.實習並不是必須要的

我看到很多應屆生是「盲目實習」,看到別人去實習,感覺自己不去會害怕,會孤獨。其實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說實話,有些實習工作就是完全沒有意義的。舉個例子,像我在銀行上班,也會有實習生,做的是大堂經理的崗位,說實話,可以學習到不少銀行知識,但是這些知識有用嗎?至少在筆試階段一點用都沒有,銀行校園招聘筆試考的是(行測+金融常識),筆試內容都是「靠背書,靠練習」的,跟平常接觸的業務基本沒有關係。

你花了大量時間來實習,結果考試的內容與工作中學到的知識根本沒什麼關係。這樣的實習有什麼意義?有這種時間還不如每天去圖書館刷題,至少還能保證筆試的通過率。花了大量時間來實習,下班後又沒有精力看書,這樣不是得不償失嗎?雖然並不是一定不能通過筆試,但是肯定會降低通過率吧。

實習與不實習要看具體的行業,在這裡只是引用了銀行這個例子,不代表所有的行業。

2.一定要利用好應屆生這個身份,可能,第一份工作將改變你的一生。

我身邊有個同學,在大四時考銀行,結果沒過。後來畢業後,她去廣發銀行從事信用卡銷售的職位,基本工資低,每天出去拓展業務,風吹雨曬,但是她仍然堅持了半年,原因就是主管的一句話「業務做的好的有機會升做櫃員」,而她的目標,就是想成為廣發的一名正式櫃員

然而,校園招聘招的就是櫃員,如果她當年更加認真的看書,她很可能畢業後直接進入廣發銀行,根本不用這麼辛苦風吹日曬。可惜的是,畢業後再也不能以學生的身份參加校園招聘,只能以社會人的身份參加社會招聘(她沒有暫緩就業)。

並不是說銀行有多好,銀行也是很累的,工資低,經常加班,只不過對於我這位同學而言,她原本是有機會以校園招聘的身份進入銀行

當你畢業後,你會發現,社會太殘酷,想以「社會人」的身份找一份好的工作十分困難。很多工作的要求限定在「大四學生」,當你畢業後,只能以更辛苦的方式進入該行業。

而且,往往剛畢業的大學生特別容易辭職,辭職意味著沒工資,沒錢。如果你是以校園招聘的身份進入該公司,你會更慎重考慮辭職這件事,正因如此,你會更容易存錢,更容易穩定下來。接著,更容易找到優秀的伴侶,更容易存錢買房買車,這都是滾雪球啊!

不要小看你的第一份工作,很可能,將改變你的一生!

我說的這些方法適用於普通專科/本科的應屆大學生,適用於需要自己找工作的大學生。如果你是碩士生/博士生,或者是海外留學歸來的學生,可能並不適用(原諒小編的學歷低)

就是這樣

走心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