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好好幫扶,不被理解也就罷了,明明在努力幹,在認真幫,還要被誤解,甚至被辱罵毆打……”隨着脫貧攻堅戰役進入闖關奪隘的關鍵階段,一些地方的幹羣關係也發生着值得預警的微妙變化。

奮戰在脫貧一線的部分幹部覺得十分委屈,不知如何與貧困戶合作共事、和諧相處,面對他們懷疑、漠視和敵視的種種目光。

基層呼籲,不能讓扶貧幹部們流汗又流淚。

扶貧幹部的苦,幾人能懂?我幹你看,我幫你怨;不滿足訴求就結仇和辱罵... 新聞 第1張

懷疑心理:對脫貧新項目不接受、不看好,對扶貧幹部不信任

扶貧幹部的苦,幾人能懂?我幹你看,我幫你怨;不滿足訴求就結仇和辱罵... 新聞 第2張

西南某貧困村原來以苗木產業為主,今年開始在當地農牧部門支持下嘗試養殖螃蟹,但部分羣眾對螃蟹養殖產業並不認可。一名參與養殖的貧困戶說,自己從年初就負責這一批螃蟹的養殖,結果有些螃蟹跑了,有些螃蟹死了,到現在都還沒分紅。“大家都沒有養過,這些產業怎麼可能成功?”

當地村幹部則稱,螃蟹是當地試點的一個產業,因為是新鮮產業,所以在養殖、管理經驗上還有些不足。羣眾也要積極學習相關技術,而不只是坐等技術人員上門。

類似對脫貧新產業的質疑在不少地方存在,某些扶貧幹部甚至面臨信任危機。東北某貧困山村,駐村“第一書記”看到村裡有發展鄉村旅遊的條件,決定帶領廣大村民發展鄉村旅遊,結果幾乎所有村民不同意,在村裡大會上明確反對。這些村民不相信,“第一書記”的扶貧辦法能改變村裡的生活,更不願意嘗試改變。

產業扶貧的不少失敗案例,極易讓貧困戶不信任扶貧幹部。“修了2個蔬菜大棚,但氣溫不太適合,種出來的南瓜、辣椒品質達不到市場要求。”貴州一名村黨總支書記告訴半月談記者,由於受地理條件限制,該村產業發展起步艱難,投了錢沒起到效果,扶貧幹部的公信力也打了折扣。

看客心理:內生動力難激活,等着幹部送脫貧

扶貧幹部的苦,幾人能懂?我幹你看,我幫你怨;不滿足訴求就結仇和辱罵... 新聞 第3張

在西部某貧困鄉,扶貧幹部們發動有勞動能力的羣眾外出務工,指導羣眾種植烤煙、養牛。但在這過程中,他們曾排查出97名羣眾自身發展動力明顯不足。

當地一位扶貧幹部直言,有些羣眾就是不想勞動,白天曬太陽,晚上烤火,很難參與到扶貧項目中去。

該扶貧幹部告訴半月談記者,當地一名貧困戶在政府的幫助下住上磚混房屋,但自己從不打工,沒有菜就撿街上賣剩的,沒有米就向政府部門要米。一次幹部家訪,發現他在家藏了20多袋大米。

東北一位當了多年縣扶貧辦主任的幹部說,多年前,很多地區的扶貧模式,基本就是以送米麪油為主,很多貧困戶習慣了這點,所以會覺得扶貧就是給東西,給錢,不用自己參與進來去發展產業和項目。

“一些貧困戶覺得,現在上面扶貧抓得緊,基層扶貧幹部幹不好沒法交差,所以自己不幹,扶貧幹部也會幫着幹。”中部某省一位扶貧幹部說,這些人覺得扶貧幹部不是真心扶貧,而是做給上面看,所以不願意積極配合脫貧。

敵視心理:不滿足訴求,就結仇、就辱罵

扶貧幹部的苦,幾人能懂?我幹你看,我幫你怨;不滿足訴求就結仇和辱罵... 新聞 第4張

在武陵山區某縣,近期當地公安部門通報了多起扶貧領域違法犯罪案例。其中,貧困戶因相關訴求得不到解決,辱罵毆打扶貧幹部的不在少數。

某村一名精準扶貧對象因不滿從扶貧戶行列中退出,酒後在該村扶貧工作交流微信羣裏,以語音形式肆意辱罵該村扶貧幹部,影響惡劣。

“說起幫扶,簡直淚水包不住。”貴州省某市一名幹部告訴半月談記者,本來扶貧任務就很繁瑣,今年還遇到幾起當地扶貧幹部被打的事兒,讓人寒心。其中一位女同事在扶貧工作現場,因與貧困戶言語起了沖突,結果被扇了一耳光。

在西部某縣,當地扶貧幹部到一位村民家中張貼“四卡合一”扶貧標識牌,該村民因此前不合理訴求沒得到滿足,辱罵並欲用洋鏟毆打扶貧幹部。

既有貧困戶自身原因,也有扶貧工作的形式主義問題

扶貧幹部的苦,幾人能懂?我幹你看,我幫你怨;不滿足訴求就結仇和辱罵... 新聞 第5張

“一些貧困戶常常會對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貴州某縣一名駐村幹部坦言,很多時候貧困戶之所以發生貧困,就是因為文化水平低、能力不夠,對新生事物接受慢。

“還有一部分貧困戶不想放棄貧困支持政策。”一名扶貧幹部認為,當前大扶貧格局下,貧困戶與非貧困戶獲得的利益差別較大,一些人爭當貧困戶,對社會風氣形成了不良示範。一些村民擔心扶貧幹部急於上報“脫貧”,讓自己享受不到政策的好處,因而對扶貧幹部心生怨恨,出口辱罵,或者在上級脫貧考覈評估中故意撒謊瞞報。

扶貧領域中的形式主義也讓扶貧幹部和貧困戶產生心理沖突。西部一位駐村“第一書記”指着架子上一排排扶貧資料檔案袋說,扶貧檔案每一戶都是一大本,前前後後整理更新多次,反反覆復需要貧困戶簽字。幹部耗費大量心血和精力,但羣眾並不買賬,認為是在玩虛活兒,走形式。

誠然,少數扶貧幹部未能做到身到、心到,存在種種脫離實際、脫離羣眾的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存在“你脫貧我脫身″的急躁情緒和功利主義。這不僅影響了脫貧進度和脫貧質量,也惡化了貧困地區的幹羣關係。

然而,由此以偏概全,對扶貧幹部整體形象污名化,顯然有失客觀公正,讓絕大多數扶貧幹部不能接受。他們認為,中國近年扶貧成效舉世有目共睹,扶貧幹部羣體有戰鬥力,值得信賴。

多位扶貧幹部對半月談記者表示,投身扶貧戰場不怕流汗不怕累,只希望得到更多理解和認同。

扶貧本應是密切幹部羣眾關系的潤滑劑,要想收穫和諧,消弭沖突,亟須對扶貧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對貧困羣眾的文化心理予以正視,對扶貧幹部下達任務、嚴管鞭策的同時給予更多人文關懷和來自組織上的厚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