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界 / 新店商研習社 / 2017-09-15

香港回歸20年,在政策的影響下,茶餐廳成功加入內地美食版圖,加深內地消費者對香港美食的認識。

香港回歸20年,在政策的影響下,茶餐廳成功加入內地美食版圖,加深內地消費者對香港美食的認識。

而將茶餐廳這個香港飲食文化符號在內地演繹到極致,太興是其中一員。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茶餐廳在香港數量達7500多家,年創收規模達350億港幣。近年來,不少茶餐廳還成為品牌連鎖。作為香港開店最多的大型餐飲連鎖企業,太興集團在香港地區早已經是聲名顯赫。

早在2004年,太興集團開始進駐中國內地市場,在深圳開設首家分店,影響也開始逐漸向內地主流城市滲透。如今,太興集團已成為內地為數不多的知名港式餐飲品牌。而在這一切成功的背後,作為香港太興集團品牌及業務發展部副總經理,陳家強功不可沒。在英國生活12年,2008年因家族事業發展需要,他加入太興餐飲集團,專註品牌戰略和發展。

▲香港太興集團品牌及業務發展部副總經理陳家強

筆者採訪了這位來自香港的年輕企業領導者,他跟我們一同暢談太興集團發展的種種歷程,從中也讓我們了解到港資餐企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內地市場創新突圍。

1

從快餐店到餐飲連鎖集團

太興是如何一步一腳印?

「太興」的前身為「太興燒味」,由陳永安先生於1989年在香港西灣河太安樓創立,經過28年的努力與發展,「太興」由一間小規模的傳統燒味快餐店,逐漸發展成員工超4000人的大型餐飲連鎖集團。目前集團旗下擁有包括太興餐廳、茶木台式休閑餐廳等9個適合不同年齡層、不同族群的餐飲品牌,經營範圍超過13個城市,超過150家分店。

無論是香港地區,還是中國內地,餐飲行業的競爭一向異常激烈。談到太興餐廳的核心競爭力,陳家強認為產品質量是最為關鍵的要素。「一杯冰鎮原味奶茶,一份爐火純青的燒味」是太興餐廳的招牌,也為集團奠下成功的根基。

▲太興飲品冰鎮奶茶

太興每一道菜品的研發都基於大量的市場調研基礎,要求在具備特色的同時也具有普遍性。確保無論是在香港還是內地,太興的提供的服務和菜品口味都始終是一致的。「如果一家餐廳出品好,消費者不僅會諒解其服務態度差和餐廳環境惡劣,甚至會花時間排隊;但卻不會因為一家餐廳優質的服務和舒適的環境而諒解其出品差劣。」

但是,目前經營餐飲業保證質量只是最基本,經營是否到位也是十分重要。許多香港本土茶餐廳走向內地後,沒多久就面臨了挫敗,甚至倒閉。造成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是由於異地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因為香港人對於在內地經營餐飲業的政策和思路的不適應。

問及太興集團在內地發展如何克服種種局限,快速進行本地化的擴張和複製。他表示,集團一開始就設置不同的分區總部,實現區域內的統一管理。同時,這樣也有利於集團實現特色經營。每個分區都有一套完整獨立的管理體系,負責本地區的太興餐廳的市場布局和發展規劃。

2

茶木「去太興化」

一反傳統將台菜女性化

市場永遠是一個差異化的市場,餐飲行業競爭的關鍵在於差異化經營。最近幾年,餐飲集團紛紛通過創立子品牌,或買入特許經營權等方式來拓展客源,而太興也不例外。在太興集團旗下8個子品牌中,茶木是陳家強的得意之作。

談到創立茶木的初衷,陳家強稱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太太是台灣人。」同時,他也發現香港沒有一個台灣菜品牌可以連鎖經營,大多數都以小店為主。

對比起太興餐廳的大眾化餐飲路線,茶木賣的卻是街頭風味濃厚,以往被視為「擺不上檯面」的台式小吃。在經營策略上,跟太興旗下的子品牌不同,茶木一反傳統「去太興化」,用自己獨立的團隊運營。品牌成立短短5年已在香港設立27間分店,不僅逐步吸納太興餐廳以外的客群,甚得香港年輕人歡心,而且排隊也成為餐廳標記。如今,茶木在內地也經營得風生水起。

茶木成功背後,這三大要素不能忽略:

要素1:每間分店風格都不同

每一間茶木分店,都有一個清晰主題營造氣氛,裝修風格都是不一樣。此次訪問在香港九龍灣Mega Box店進行,店內以gift box為主題,裝修呈現出清新舒適的風格。

▲茶木香港九龍灣Mega Box店

陳家強笑著賣關子:「每家分店都在講述一個故事,20多家不同主題的分店可以湊成一個電影橋段。在品牌五周年會有一個清晰的展現。」

要素2:通過微電影吸納年輕消費群

陳家強是一個喜歡創作的人,為了搶佔28歲以下的年輕人市場,他自創故事大綱,揉合自己與太太的愛情故事,選擇通過微電影這個形式進行品牌宣傳。與此同時,茶木也成為在香港首間推出微電影的本地餐廳。

要素3:讓品牌變得女性化

女性作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帶動整個零售行業的發展,而在餐飲業也不例外。茶木的菜單里,以演繹及還原台灣地道菜品為主。不過,台灣菜雖然感人以一種地道、親切的感覺,卻是一個沒有「性格」的菜系:既沒有內地八大菜系風格濃重,又不似各國菜系味道鮮明。

▲茶木甜品(草莓香草蜜糖磚塊)

於是,陳家強賦予茶木這個品牌以女性化形象。各式各樣的台灣小吃被經典化、故事化,品牌還以蜜糖磚塊打響名堂。

除了在經營上運用創新的形式包裝品牌,在茶木Mega Box店裡,還設有茶木旗下的新產品線「茶包」,主要售賣台灣大熱的冷泡茶和手作軟歐包。

▲茶木旗下的新產品線「茶包」推出的茶飲

3

改變經營模式

非高端化結果,而是消費升級需求

隨著內地新中產的崛起,日常外出用餐頻率增加,他們視外出用餐為周末、假日等休閑娛樂的重要一環。除商務宴請需求外,私人日常用餐及朋友聚會亦越來越多在餐廳、酒吧、酒樓等地方進行,刺激餐飲消費。

▲太興餐廳杭州來福士店

在經營過程中,陳家強發現內地和香港在就餐時間上的不同,也給他帶來了一定的管理差異。「在香港,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及夜宵,這五個時段可以茶餐廳進行全天候去經營;但在內地,由於工作習慣等問題,經營只能以午市和晚市為主,下午茶為輔。」

因此,太興餐廳在內地的經營形式有所改變,主打商務宴請路線。門店選址多為人流較旺的大型購物中心。

平民與草根,才是茶餐廳的本來面目。但由於國內茶餐廳競爭激烈,不僅僅是太興,還有大部分來自香港和內地的茶餐廳品牌都不約而同選擇進駐較為高端的購物中心。業內人士稱,茶餐廳在內地呈現高端化發展趨勢。

對此,陳家強解釋道,這並不屬於高端化發展,而是消費升級。「為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大進駐幾率,茶餐廳品牌在購物中心設店,硬體配套要跟上,這樣商場才會讓你進駐;同時,這也是時代發展的趨勢。目前消費者的文化水平和受教育水平,茶餐廳的衛生環境和服務不能原地踏步。因此,這是有改變的必要。」

4

內地消費需求龐大

茶餐廳代表香港飲食文化

如今,餐飲行業步入「全面升級」時代,企業從品牌、品類、品相中的任一個角度深入挖掘,都將發現無數的成長機會。

另一方面,在快速的城鎮化過程中,內地餐飲市場需求旺盛,發展潛力豐厚,具有特色的優質餐飲服務、餐廳等,亦已成為各零售商圈、購物商場吸引消費者前往消費購物的賣點之一。尤其是一些新興餐飲網紅品牌,這些餐飲品牌不僅有顏值,而且非常懂得利用社交媒體做宣傳。這些網紅餐飲品牌在某種程度上,也打壓了傳統餐企的發展。

對於這些網紅餐飲品牌,陳家強認為,只要新鮮度過了,網紅餐飲品牌熱度就會減退。太興在內地是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對於一個購物中心來說,太興的性價比相對較高,出品比較穩定,可以兼顧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再者,內地市場對具特色及質量的餐飲服務需求殷切,尤其是中產消費者;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港式餐飲服務有良好印象,香港品牌在一些餐飲領域具備優勢。在某種程度上,茶餐廳就是香港飲食文化的代表。所以,內地可為香港的餐飲業者提供不俗的市場空間。」

談到太興未來在內地的發展,陳家強則表示,未來門店形象會有適當的轉變,也會在社交媒體做相應的宣傳。「因為每個品牌都有自己歷史包袱在,這需要慢慢改變。

本文來源:新店商研習社 ,由餐飲界整編報道,轉載請註明來源!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