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盤點一下那些

被校名「耽誤」了的大學們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可能不少北京本地的同學都不清楚帝都還有這麼一所高校。但實際上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雖然校名聽起來挺土氣,但內涵秀出來卻能讓人大喫一驚。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直屬於中共中央辦公廳,作爲一所前身是給中央提供機要人員的特殊高校,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並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屬於提前批,就像解放軍系統的高校一樣,需要通過政審。

青島科技大學

第一次聽到這所大學的名字時,很多人會非常慣性地將其歸納爲“電子”“計算機”等類別高校。而且,“省市+科技+大學”的校名組合,全國將近百所,要分辨出來他們各自的優勢,就像“網紅臉”分分鐘讓人臉盲呀。

但是!這其實是一所十分牛逼的高校,專業實力亞洲聞名的高校。青島科技大學是國內第一家設立橡膠專業的高等院校,亞洲唯一的橡膠專業領域高校,被社會稱爲“中國橡膠工業的黃埔”。而全國研究橡膠院校的翹楚,橡膠行業70%-80%的行業領導都出在青科。

長安大學

這個名字聽起來很“民辦”。

可該校是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由教育部、交通運輸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陝西省人民政府“四部一省”共建,擁有全國高校唯一的汽車綜合試驗場,被公認爲是公路交通領域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綜合實力最強高校。

長安大學是合併大學,把分部校名單揀出來,其中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辨析度最高,也最代表該校的綜合實力,可惜該校最後折中校名是辨識度最不高的“長安大學”。

東華大學

每一所高校改名無不希冀加上“中國”二字,霸氣又擴張到全國。但東華大學卻偏偏反其道而行,該校校名初爲華東紡織工學院,1985年更名爲中國紡織大學,1999年更名爲東華大學。

因某些原因,去掉了“中國”二字,情有可原。但爲啥“紡織”二字也遭到了嫌棄,明明你家的紡織系可以全中國數一數二的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您能夠分清嗎?如果我告訴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名爲“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夠迴應,呀,這不是大名鼎鼎的“西軍電”嗎?

如果我再告訴您“西北電訊工程學院”校名的前身,是冠以“中國”二字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您是不是對這所高校更有辨識度呢!

哈爾濱工程大學

很多人聽到“哈爾濱工程大學”,第一印象就是“又遇到一個打着哈工大旗號的小學校”。由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強大魅力,很多人都覺得哈爾濱工程大學就是個攀炎附勢的小囉羅。

其實,哈爾濱工程大學不但是211,還是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唯一一所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原隸屬於國防科工委,現隸屬於工信部(由原國防科工委、信息產業部等合併)是“國防七校”、“東北五校”之一,是我國“三海一核”領域最大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重要的科學研究基地 ,被國家授予“航母建設突出貢獻獎” 唯一獲獎院校。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

不要看這所高校名字像獨立的三本院校,但它其實大有來頭。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的前身是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2012年3月14日併入清華大學。是我國金融系統第一所專門培養金融高層管理人才的高等學府。別的不知道,只聽說,想進五道口金融學院,首先你得考研數學滿分。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

這真的不是三本院校,它可是一所學霸雲集的精英高校。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成立於2000年5月,是以竺可楨老校長之名命名,爲浙江大學優秀本科學生實施“特別培養”的榮譽學院。

竺可楨學院學生是由全國各地高中免試推薦入學的保送生和報考浙江大學的高分考生中經過嚴格遴選的優秀學生組成。實行開放式辦學和“自主進出入制”。

其實這是一篇“洗白文”

這些學校那麼優秀

即使改了校名也依舊強悍

只是提醒高二高三的孩子們

平時不妨多關注一些高校和專業的訊息

不要等到填志願的時候纔來惡補

否則可能會錯過很多哦

本文由公衆號《向學霸進軍》整理編輯於網絡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