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好奇心,培養同理心可以讓你用不同的視野去看見這個世界的多種樣貌 

 

 

第一次和Maggie見面就聊到,在國內外的經歷中感受到那些事令她感到印象深刻的事情,

她跟我說過去在國內我們會傾向於扮演資訊接手者的角色,在國外的課堂上老師會說:我們要成為資訊的創造者

 

 

這句話深深烙印在心中,心裡想著,是阿,我們的生活環境充滿著各種資訊,

除了接收之外,還要懂得辨別那些需要或不需要多加思考、應證,

不是全一股腦的接受之後就不再去了解判斷.

 

當人們對於那些習以為常的語言、街道、環境、人、事、物都覺得理所當然也不再好奇、

不再探索、不再思考,只擔任資訊的接受者角色,那樣的文化風氣會構什麼樣的環境?

記得在大學期間,我問身旁同學對於大三大四之後會有甚麼規劃想法,他們跟我說:工作,

我只想要拿到大學文憑就好,所以面對課程的態度就是以不被當能過為原則,傾向於資訊的接受方,

這沒有不好或對錯,甚至我覺得如果對自己未來的方向是很明確,但發現學校給的東西仍無法滿足你的時候

不仿在實務中練習跟學習只要做選擇的人接受這樣的選擇.

 

這其中有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是:學校的本質、帶來的價值,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這是唯一可以學習的方式嗎?是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這個文憑?

還有沒有其他的修練方式和空間,帶來的效益又是如何,作品如建置,

我們要如何建立自己個人的能力、品牌,如何推廣,讓別人認識自己或是在需要哪些協助的時候,

想到可以找到你來解決問題.畢業後的學生跟社會跟企業的關係又是如何?

面對產學之間的差距可以怎麼降至最低,又或可以如何銜接?

 

這邊可以探討的從小到大,從自己跟學業的關係跟畢業後就業的關係也可以探討到自己跟社會,

學校和社會的關係,如果可以有意識地了解到自己要什麼,那麼那個選擇對她來說,

帶來的價值跟作用就有機會比其他人來的高

 

另一個部分是大學的科系項目很多,適合自己的科系/自己喜歡的科系/知名大學,

你會怎麼選擇?

在國外她們會做喜歡又適合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名稱,你怎麼看呢?

不論是哪種選擇其實只要懂得應用創造,都會有出入,

但如果要能貼近自己所期望的,就需要多下一些功夫.

 

很喜歡和Maggie聊天,因為在她的世界裡可以看到很多面向和層次,此外,

她也很喜歡閱讀.當我們保持著好奇心,我們便會持續關心我們生活中的人事物並保持感謝的心,

當我們可以用同理心去理解他人時,也才可能有機會看見以往看不見的另一個世界的景象,

簡單說就是因為我們有過相同的體驗,簡單說就是因為我們有過相同的體驗,

也才能讓我們知道可以怎麼用自己期待我們的方式待他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跟價值,

也都有能力從自己開始讓整個世界更有活力、精彩、寬容.我們對於世界的樣貌來自我們的思維和行為,

我是這麼相信著.

 

謝謝Maggie在忙碌的學程裡帶我認識The New School好喜歡逛紐約的圖書館跟校園,非常豐富.

還有超級好逛的義大利店,推薦我執行街頭計劃的地點...還有透過文字分享這些思維、知識

讓許多人在不需翻譯的情況下閱讀國外的資訊和整理過的資訊,謝謝妳.

期許未來自己也可以成為創意思考家,跟著夢想者的你們一起繼續前進

 

關於Maggie寫的文章:我在學習做一個「知識的生產者」http://blog.cw.com.tw/blog/profile/62/article/1734

 

關於Maggie的訪談:

 

 

 

  

 

在各個不同的國際城市裡的生活中發現,

這個世界真得很寬廣,不同文化,歷史背景,性別,語言,

種族和年齡的人生活在同的一個時空裡面,

以有各種不同方式存在,這需要多少的包容力和同理心在裡頭

 

 

如果要讓自己可以更深度的去理解這個世界或是培養更深的洞察力

其實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是要有同理心

 

我覺得要培養同理心這件事情是我在研究所的這一年很大的一個學習

有同理心所以我可以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理解她們做的每一個決定的原因和那個時空條件

這個世界就不是非黑即白的是非題 而是能夠更全面的理解一個事物發生的因果關係

 

我想要回台灣的政府工作,因為我相信政府有這個潛力也有這個力量

可以製造一個更好更宜居生活的環境

讓全世界各地的台灣人才都願意回到我們的家

然後為這個家再持續的進一份力

讓後一起創造一個讓下一代有一個更好環境的機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