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影片還沒上映前,就獲得了最高預售票房和關注度,畢竟這是寧浩的作品,而且還是影迷心中的瘋狂系列,演員陣容是黃渤和沈騰,這樣的頂級配置,不得不讓人對《瘋狂的外星人》多期待三分。

影片一上映,激烈爭論不絕於耳。對於大聰來說,這部電影也有些一言難盡,不然也不會憋到今天才發稿。

所以,先讓我來說個關於寧浩和《瘋狂的外星人》的故事吧。

2010年左右,寧浩就拿到了大劉《鄉村教師》的改編權,如果不是影片開頭有標註,估計很難有人知道這兩部作品的關聯性。

《鄉村教師》講述了一個貧窮山區患上癌症的教師,放棄治療把錢全部給學生讀書,並讓其中四個學生弄懂了力學三定律。

此時在宇宙遙遠的碳基聯邦文明裡,正在進行除星行動,外星人來到地球,抓了這四個學生,但由於學生會運用力學三定律,被外星人認定為人類符合高文明種族,學生陰差陽錯拯救了地球。

當寧浩拿到《鄉村教師》以後,其實初版的劇情主線,和《鄉村教師》幾乎是一致的,說不定還不是喜劇,而是嚴肅科幻題材。

但幾經波折,團隊根據市場各種定位和分析,最終覺得不管什麼故事,到寧浩手上,應該就要有寧浩黑色幽默的風格,求變不如求穩,是目前國內定型的導演,最好的發展道路。

於是,比韓國整容還厲害的改編開始了,改編總共耗時3年,據說改得團隊自己都不記得有多少稿,有的說30稿,有的說50稿,反正到最後,用大劉的話說,看到《瘋狂的外星人》劇本,覺得都不需要寫上自己原著的名字了。

這用時三年幾十稿的改編,不知道有沒有誇張的成分,但如果屬實,作為寧浩的作品,劇本真的算不上驚艷,只能說是發揮正常水平。

寧浩的風格,在於在影片裏,他是把高級諷刺,黑色幽默,城鄉結合,雅俗共賞玩得很溜,而且還在敘事的方式上,用了極為複雜多線性結構,在他的作品裡,所有機緣巧合的事件,最終蝴蝶效應引發成不可逆轉的故事走向,讓人看得回味無窮。

而這一次《瘋狂的外星人》,影片斷舍離了多線性敘事,耍寶幽默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高於黑色幽默和諷刺,這是觀眾很大一部分不買賬的原因。

於是,大聰再給大家來講講,寧浩的另一個故事。

寧浩的出道,是從文藝片開始的,最早的《綠草地》和《香火》,給寧浩打開了電影之門。

這時候有兩個發展方向擺在了寧浩面前,一個是國外資本投資寧浩,讓他繼續朝著文藝片方向進發,說不定下一部作品就能和歐洲各電影節有緣。

另一個選擇是劉德華公司推出的「亞洲新星導」計劃,寧浩獲得了300萬資金,想怎麼拍就怎麼拍。

寧浩最後選擇了劉德華,並定位要拍商業片,《瘋狂的石頭》原本是讓劉德華扮演香港的盜賊,但當時劉德華忙於拍攝《墨攻》,最後影片中只有劉德華的一首《忘情水》。

曾經有人採訪寧浩,問他為什麼選擇商業片。寧浩說,不是不喜歡文藝片,而是希望自己的藝術交流是廣泛的。於是在《瘋狂的石頭》成功之後,大家見識了寧浩,寧浩也被貼上了「鬼才」導演的標籤。

之後的《瘋狂的賽車》,《黃金大劫案》,《無人區》,《心花路放》,寧浩的敘事結構都有別於其他正常敘事的影片,呈現出一股嚼勁。但大家也能感覺到,之後寧浩的作品,都沒有《瘋狂的石頭》驚艷,有一種「首作即巔峯」的聲音。

能代表寧浩的,似乎一直都是《瘋狂的石頭》,而從《瘋狂的石頭》出來的演員 ,有好幾個都是今天演藝圈的頭號人物。

在《瘋狂的石頭》耀眼的光芒下,讓寧浩出道十三年後的《瘋狂的外星人》,自然也讓大家和《瘋狂的石頭》作比較。

《瘋狂的外星人》沒有複雜的敘事方式解構,更沒有把時間打亂重組,而是按照正序時間,正常敘事娓娓道來,可以說非常簡單直白。

影片講述了耿浩和大飛,在一個偏遠的遊樂場耍猴賣酒,突然有一天外星人造訪,結果這兩人把外星人當猴耍,經過一番折騰,外星人發威,把耿浩和大飛當猴耍。

而C國的特工們,用著自以為傲的高科技,苦苦追尋外星人,並想和外星人建交。一宗帶著科技文明鄙視鏈的諷刺故事就此展開。

影片一上映,很多人質疑寧浩江郎才盡,大聰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

大家再來回想我前面說的兩個故事,在寧浩當初選擇商業片而不是文藝片時,就能明白寧浩是很精明的,他擅長計算分析,想讓自己表達藝術的途徑,越做越廣,而不是越做越窄。

試想一下,春節檔期,如果寧浩再整出一部比《瘋狂的石頭》更為複雜的電影,觀眾範圍可能會縮小,畢竟春節檔期拖家帶口去看,影片為了迎合大眾口味,寧浩團隊必須考慮檔期和受眾範圍問題。

求穩不求變,這是《瘋狂的外星人》看完後首先給大聰的感覺,而為了製造更多的笑點,影片捨棄了故事要交代的嚴謹邏輯,以及更深層次的探討。

但是,《瘋狂的外星人》又不願放棄只是單純博觀眾一樂,影片堅持要加上根據《鄉村教師》改編,因為寧浩認為,《瘋狂的外星人》的內核,其實是和《鄉村教師》是一樣的。

這兩部作品,都在解釋著在社會結構分成三六九等時,命運的陰差陽錯有時候會把這條文明鄙視鏈打亂。

《鄉村教師》是一羣剛學會力學定律的農村娃,莫名其妙的拯救了世界,而外星人不選紐約華盛頓,卻來到了中國偏遠山溝溝。

《瘋狂的外星人》是把外星高度文明變成猴耍,高傲的西方文明配合演出,最後拯救世界的方法,都在酒裏了。

雖然沒有複雜燒腦的寧浩敘事結構,但其實影片依然呈現出寧浩城鄉結合的荒誕氣氛,主角市井中庸腦子一根筋的性格,讓我看《瘋狂的外星人》時,還是能樂呵呵的。

片中的黑色幽默的笑話,也都運用得很到位,比如當C國特工看到遊樂場那些各國地標時,那生無可戀的表情。

比如C國特工含著耿浩拉出來的基因球,在口腔中不停旋轉時,特工那文明自信傲嬌的表情,和真相對比的距離,距離有多大,諷刺就有多大。

就連電影中的配樂,由二手玫瑰打造二胡版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也充滿了變相的調侃,多麼龐大的外星造訪事件,在寧浩的導筒下,都變成了荒誕的笑話。

這樣的文明鄙視鏈錯亂,也從中道出很多國際社會地位的諷刺問題,所以大聰在看影片時,很想知道十幾年後,大家如何看待《瘋狂的外星人》裡面的反諷。

在大聰看來,影片中的反諷和隱喻其實意味深長,比如影片地址選擇中國偏遠城市的遊樂場,有各國標誌性建築(世界之窗),這就是C國(C國是哪國大家都懂)看待中國的方式,C國人覺得我們什麼都有,但什麼都是抄的,模仿的,假的。

比如遊樂場的耿浩和大飛人設的塑造,也是C國人眼中的國人樣子,在他們眼裡,中國人就是像耿浩和大飛這樣子,市儈,唯利是圖,土裡土氣。

而C國人用自己驕傲的科技,想去和外星人建交,這諷刺了西方文明的沾沾自喜,拿著他們一套經驗之談,想套用在世界各國各種語境下,最後變成了一出鬧劇。

總之,細細回想,雖然《瘋狂的外星人》捨去了多線性結構,但裡面的一些橋段和細節,依然值得玩味,這也是我並不想給影片打低分的原因,但,這也不意味著影片是寧浩的上乘之作。

寧浩本可以做得更好,甚至更出色,他所監製的《我不是葯神》,都能拿出這麼傲人的成績,那我們自然會對寧浩的作品,高看三分。

所以,寧浩導演,我們希望你的作品不光求穩,還要求新,求破,求變。

關注《大聰看電影》公眾號,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