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48年3月25日,川島芳子被槍決後,關於她到底有沒有死,槍決的是不是她的替身的傳聞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也漸漸忘記了這個「諜海之花」。人們願意相信,她早已被政府處決,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可是,2006年,一個叫張鈺的東北女畫家爆出了一個驚天大料:當年川島芳子並沒有死,被處決的是她的替身,而真正的川島芳子化名「方姥」,一直生活在長春郊外,直到1978年壽終正寢。張鈺說的是真的嗎?川島芳子真的沒有死嗎?

川島芳子,本名愛新覺羅·顯玗,漢名金碧輝,是著名的漢奸、日本間諜。清朝肅親王善耆第十四女,少年時送給日本浪人川島浪速為義女。歷任偽滿洲國「安國軍總司令」、「華北人民自衛軍總司令」,主動投靠日本人,充當漢奸,積极參与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變、參與策劃成立偽滿洲國,並親自導演了震驚中外的上海一二八事變和轉移婉容等禍國事件,被稱為「男裝女諜」、「東方女魔」。1945年以漢奸罪被捕,經兩年的審理,於1948年3月在北平監獄被處決。

在公開審理川島芳子漢奸案的過程中,北平新聞界各路記者全程報道了案件審理的過程,拍攝了庭審的紀錄片,各界群眾也紛紛旁聽,可謂盛況空前。

相比於公開熱鬧的庭審,對川島芳子的處決就顯得神秘很多。行刑時,除了兩名美國記者,政府不允許其他記者進場,過了不久,一具面目模糊,臉上全是血和泥的女屍被抬出監獄,但屍體面貌已不可辯認。雖然參與行刑的檢察官、法官一致證實屍體確系芳子本人,可是輿論界對此事普遍存有很大的爭議。焦點是:為什麼庭審公開,行刑那麼隱秘?為什麼屍體看不清本來面貌?為什麼倉促火化?

當時就有傳言,說是日本人用十根金條買通了一位身患絕症的劉姓女犯,李代桃僵,真正的川島芳子早已黃鶴遠去。只是苦於沒有證據,此事也只能不了了之。

至於這位「方姥」,爆出此事時已去世28年了,就算她是芳子,也已無法確認。看來,這又是一個永遠的秘密了。


川島芳子的國籍問題曾是審判中爭論的焦點,最終認定她具有中國和日本雙重國籍,她因此被判漢奸、間諜罪而處以死刑。

川島芳子的父親肅親王善耆,是清末具有改革意識的皇族成員。對汪兆銘密謀行刺攝政王一案的審理,即可見其態度。

據渡邊龍策《川島芳子》一書所載,「肅親王的子女,有勇猛活潑之氣,無優柔寡斷之習」,而金碧輝(芳子的漢名)年幼即得到父親的青睞,善耆對於她寄予厚望,並過繼給日本的「忘爵之交」川島浪速撫養。善耆曾懇求川島浪速道:「讓這個孩子繼承我實現滿蒙獨立的遺志。請把她當成男孩加以教育。」還在給川島浪速的信中寫道:「望把東珍培養成繼承我們宿願的人物。」(「東珍」是川島浪速為金壁輝取的字,意為「東洋日本的珍客」)。

渡邊龍策對川島芳子作過長期研究,其書中也談及與芳子共事過的日本人對她的看法。

芳子的秘書小方八郎在許多年後,曾致信渡邊龍策:「我清楚地知道川島芳子身上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與不足,然而,象她那樣出色的女性,目前世界上也是為數不多的。」

渡邊龍策在書中談道:「根據川島芳子的經歷、複雜的人事關係和雙重國籍的處世之道,我認為她是個受人利用而又命運悲慘的女性。受鞭撻者不應是川島芳子,而是利用她的軍國主義者。」

裝有川島芳子的一部分骨灰或其他物品的骨灰盒由日僧古川大航帶回日本,送到川島浪速身邊。川島浪速於1949年6月去世,在他的葬禮上也對川島芳子進行了追悼,當地縣議會議長熊谷村司宣讀了原田伴彥教授為川島芳子所作的悼詞。

1957年,川島浪速後援會風外會為川島浪速夫婦及川島芳子合建了一塊墓碑。

墓碑豎立在松本市正麟寺左側的一個小山丘上,正中刻著「國士?川島浪速墓」,左邊刻著「同夫人福子」,右邊刻著「同女芳子」,墓碑背面上半部有古川大航的題詩:「芳名鳴國際,織手復中原。龍潛幽松下,英雄不了魂。」

由於對芳子之死不能確認,墓碑上對川島芳子的終年使用了「推定」二字。據說埋葬的不是骨灰,而是頭髮。

目前結果偏向於,芳姥就是川島芳子,活到了1978年

運用了科技手段的方式,鑒定裡面提供的證據包括

1.指紋鑒定專家鑒定,芳姥的指紋輪廓與川島芳子指紋輪廓可以完全重合。

2.中國吉林省影像鑒定專家鑒定,提供證據的張鈺的外祖父,段先生曾經出現在日方川島芳子紀念館的一張照片上,兩者為同一人。

3.日方鑒定專家鑒定,國民政府提供的被槍斃的女犯人和川島芳子不是同一人。

至於什麼老人回憶,李香蘭的回憶,芳姥珍藏的李香蘭的唱片,認為均不是直接證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