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科學家本月九日在南極洲沿海一個小島錄得氣溫攝氏二十點七五度,是有記錄以來南極洲最高溫,也是首次超過攝氏二十度。同日香港最高氣溫為十八點五度 。南極半島上週才錄得破五十九年記錄的十八點三度。環保機構綠色和平本週三也發布新聞稿,表示南極企鵝數目銳減。種種跡象令人擔心氣候變化對全球最大「冰庫」帶來的影響。

巴西科學家舍費爾(Carlos Schaefer)於今年二月九日,在南極半島西北面威德爾海的西摩島,錄得攝氏二十點七五度高溫。這比對上一次在三十八年前的高溫記錄高了差不多整整一度。西摩島曾在一九八二年一月錄得攝氏十九點八度。舍費爾對法新社說:「我在南極洲從未見過如此高溫。」

相關記錄有待世界氣象組織確認,但數字與南極半島及附近島嶼的大趨勢一致。與工業化前時代相比,南極半島和附近島嶼的溫度已升高了近三攝氏度,是全球升溫快的地方之一。舍費爾是巴西政府研究計畫Terrantar的團隊成員之一,監測南極二十三個站點,瞭解氣候變化對永凍層和生物學上的影響,每隔三天收集一次數據。他形容這次錄得的高溫「不可思議」且異常。他說:「我們正在監測的許多站點都看到了變暖的趨勢,但是我們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

他也表示,南極半島、南設得蘭羣島和西摩島所屬的詹姆斯羅斯島,過去二十年的天氣一直不穩定,在本世紀前十年變冷,最近又迅速升溫,原因可能是受到洋流變化和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但他也指出,西摩島的二十度高溫只是偶爾一次的讀數,並非長期數據,不能藉此預測趨勢。他說:「我們不能用它來預測未來的氣候變化。這只是一個信號,表明該地區有一些不同的事情正在發生。」

阿根廷埃斯佩蘭薩研究基地本週一才公佈,在南極半島錄得破紀錄的十八點三度,創一九六一年有記錄以來歷史新高。另一基地馬蘭比奧監測到十四點一度,是一九七一年以來最高溫的二月。

據報南極附近海上冰川的融化也越來也快,有的冰川甚至後退了上百米,露出了岩石地表。這也對當地南極企鵝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脅,冰川是牠們的主要棲息地。環保機構綠色和平本週三發布新聞稿表示,該組織的船艦「極地曙光號」和「希望號」剛完成為期六週的南極調查工作。

位於南極半島東北的象島是企鵝重要棲地,調查發現島上企鵝族羣數量平均減少百分之六十。根據估算,目前島上有五萬二千七百八十六對繁殖企鵝,相較一九七一年調查時的十二萬二千五百五十對企鵝減少許多。而頰帶企鵝(Chinstrap Penguin)族羣在過去五十年間銳減,減少多達百分之七十七。

參與調查的紐約石溪大學生態與演化系副教授林奇指出,企鵝族羣銳減意味南極生態在五十年間已出現重大變化,也影響南極企鵝的食物來源,雖然牽涉許多因素,但所有證據都指向氣候變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