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tleigh诊所的新计划虽开始地晚,但受惠于之前几周来的观察,较能顾及诊所的能力和当地社区的需求。近年来,许多来自索马利亚、伊索比亚的难民或移民居住在Eastleigh社区,而肯亚人大都不太喜欢这些这个社区及难民,认为他们脏乱又难以相处。事实上,此地居民的卫生习惯的确不好,走在路上常可见他们随地吐口水或乱丢垃圾,泥泞路上常有臭积水及垃圾堆;也因部分居民属非法移民,一些民宅内都挤著人数众多的家庭,由于卫生及生活条件欠佳,各种传染疫病颇为盛行。

101_3128  

▲诊所旁路上的臭水沟和垃圾堆。

因此,这计划的主要目标,就是透过改变当地居民的卫生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及生活品质。相较于少子化的台湾,节育较不盛行的肯亚,超过六成的人口都小于二十五岁,走在路上几乎都是小孩,兴奋地与你这老外问好。若能在他们心中根植卫生概念,未来定有机会能开花结果。另外,这里的小孩大多天真如白纸,乐于接受新概念及习惯,回到家后也会跟家人朋友鼓吹在校内学到的新东西。因此,我就将课程对象先设为年纪较轻的小学生。

就这样,没想到刚在小学服役一年,刻意避开教育相关的志工机会的我,又踏入了小学校园。随意走入诊所附近的小学办公室,说明来意后,大家都很欢迎我们去宣导卫生教育。于是,查过unicef及其他相关组织的资源,并与同事、朋友讨论后,我准备了一个简短的课程,倡导使用厕所、洗手、不乱丢垃圾、以及不随地吐痰四项行为,并简单解释不良的卫生习惯,容易造成细菌或病毒感染而致病。教学流程包含短剧示范、各行为的讲解、以及海报彩绘。找了两个诊所中较负责任、比较熟识的社区医疗志工一同排练几次英文和史瓦希利交杂的课程,就开始去学校上课。

 IMG_3717

▲课后与小朋友们合影。

课程进行大抵顺利:小朋友们的配合度很高,在短剧时都笑得很开心、上课时有问答也都很踊跃,校长、老师们一再感谢我们的来访,其他两个一同授课社区志工也认为任务很成功。之后与诊所的相关员工谈到,我希望他们能走访更多小学,持续进行这个计划,他们也都表支持。不过,出乎我意料之外,他们认为此计划最难进行的部分,是他们去拜访学校等单位时,都会有压力要给学校一些赠品,像是之前去孤儿院进行爱滋病检测,就还送他们脱鞋跟维他命A。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学校等单位已经习惯接受非营利团体的捐助,尤其遇到像我这样的老外,肯亚人们都会多少希望你能给他一些物质的捐助。

当然,给鱼吃不如教他们钓鱼,我都会跟当地的朋友讨论说,肯亚人还是要靠自己好,国际援助带来的鱼或许甜美,但总会吃完的。大部分的问题还是得从改革他们的政府和社会结构,才能从根源解决;而事实上,许多国际志工来服务,也会挤压到肯亚人的工作机会。但说真的,要大部分的人听进去还真的不太容易。这一趟志工之行,不知真正帮助到他们多少,但至少可以确信,自己多了些想法,也有所成长。

---

刚和诊所的朋友在FB聊天,得知在我走之后,他们还是继续当初开始的计划,经常去附近的小学宣导卫生教育,感到万分喜悦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