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30。是我們的正常上班時間。

說好的可以晚點來,實際上只有我一個人踩點進辦公室,其他人早就整整齊齊地坐在電腦前開工了。

只見老大端著咖啡坐在桌邊,義憤填膺地說道:

"年輕人啊,現在不拼,更待何時?難道要做佛系青年,庸碌無為一生嗎?現在的社會,可真是巨嬰爆多。就這點工作強度都承受不住還出來找什麼工作呀?都不及北上廣一半!我可不是他媽,伺候不了他!"

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我方程序猿今早給她發了消息說辭職了,不來了。

打開朋友圈,定少不了老大的長文控訴霸屏,象徵性地點開全文,直接拉到最後按個贊:

「我們女生都還挺在前線,努力工作,你一個大老爺們嘰嘰歪歪那麼多屁事,能幹就干不能幹滾蛋!」

我是今年的應屆生。

久聞大公司論資排輩,階級感極強,容易把人磨成一顆螺絲釘,寫報告的模板比內容都長,便跑到了小公司來實現自我。

我們老大是個有思想、有膽識的新時代獨立女性,先後在北上廣的4A公司里摸爬滾打,輾轉來到二線城市另立山頭,自己做自媒體。

工作氛圍輕鬆、彈性大、發展空間廣、自由度高,是這家公司最初吸引我的地方。

當然還有水果零食隨便吃、辦公室music不斷、扁平化管理、同事都是90後相處無壓力……

猶記得面試通過時,老大親切地跟我說: 「以後我們就是並肩作戰的戰友了,一起加油吧!」,著實讓我血液沸騰,發誓要好好乾,不負老大期望。

就這樣,不足十人的小團隊,從0到1,接手的項目越來越多。

現在的我,雖是新媒體運營,實際上文能碼字、修圖、剪視頻,武能策劃、採訪、拉客戶。畢竟分內分外的事都是大家的事。

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隱藏了這麼多技能。

但是除此之外呢?

源源不斷的項目開始擠占我們的休息日。老大表示公司還在探索階段,忙起來是好事。

到後來,我忙得無心分辨接手的活動質量,無力分身研究競品報告,無暇提升業務技能,更別提回頭看看自己做的內容反饋如何了。

沒精力去想是對是錯是好是壞,反正是順遂自己的直覺一個case一個case地悶頭做下去,至於耗儘力氣做出來的內容有多糙,顧不了。

彷彿在黑暗裡一路狂奔,無參照,無迴響,連是不是跑偏了方向,也無從得知。

如今,革命的本錢在透支,too。

現在是凌晨1:30分。

隔壁的程序猿剛才被120急救車載走了。

我們老大遞過來一盒她自己珍藏的咖啡,讓我們再加把勁,把手頭工作做完了就可以回家休息了,明天晚點來上班也沒事。

這盒咖啡是老大去日本旅遊時買的,香味醇厚口感絕佳,還別說,貴有貴的道理。

關掉吵得腦仁疼的音樂,猛灌了一口咖啡,滴幾滴眼藥水,繼續碼字。

下班前,將辭職郵件確認定時發送後,關電腦,回家。

再次在朋友圈看到老大,是她晒圖在韓國釜山電影節觀看坂本龍一的開幕演出。

公司呢?

不清楚。

在自媒體浪潮里,有幾把刷子的都以為自己能折騰出點浪花。可當問及流向何方時,耳邊徒有風聲。

後來有學弟學妹問「畢業該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我不好說。

畢竟生活中處處是選擇,那些告訴你「正確」答案的過來人,可能連自己的人生都還沒過好呢。

承擔選錯的風險這種事,還是要你親自來做,別人的經歷、看法都只是輔助判斷的依據。認清自身特點,尋找合適的公司,規模大小都在其次。大公司未必出頭難,小公司又未必無剝削。

當然了,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你有實力擁有選擇權的基礎之上。

總之年輕人別怕,慢慢來,選錯了及時改就是嘛。

別忘了,還有職前菌陪著你,借你肩膀給你依靠~

(圖片來源於網路)

評論分享,來者不拒。歡迎閑聊,歡迎來撩。

【51職前訂閱號】(微信號:zhiqian51)

求職乾貨丨求職故事丨求職觀點丨職場趣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