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企鵝生活在南極低於冰點的地方,儘管它們經常下水變濕,但它們的羽毛仍然保持光滑,沒有結冰。科學家們現在已經發現是什麼讓這成為可能。關鍵在於企鵝羽毛的微觀結構。基於他們的發現,科學家在納米纖維膜中複製了這種結構,這種膜可以被開發成防冰材料。

企鵝的範圍從祕魯沿海一直延伸到南極洲。其中一些地區非常寒冷,企鵝游泳的水是從南極席捲海岸的寒冷洋流的一部分。它們的羽毛既保暖又不結冰。科學家們懷疑企鵝羽毛容易排斥水的能力解釋了為什麼冰不會聚集在它們身上:水會在結冰前滑落。但是研究發現,在高濕度或超低溫下,冰甚至可以粘在超疏水錶面上。因此,科學家們尋求另一種解釋。

研究人員用掃描電子顯微鏡仔細檢查了企鵝的羽毛。他們發現羽毛由倒鉤、起皺的小倒鉤和微小的互鎖鉤組成。除了疏水性之外,這種帶有凹槽結構的分層結構還具有抗粘性。測試表明冰不會粘在上面。

企鵝能在南極極端嚴寒環境下生存,除了防水的羽毛,還有厚厚的脂肪層。即使用企鵝毛做了羽絨服,你能保證能模仿企鵝的防水能力嗎,你有厚厚的脂肪嗎,勸你還是穿專門設計去極地的防寒服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