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厚經常用來形容擊球角度,但其中蘊含了一種擊球瞄準方法,英文中關於擊打的詞有兩個,一個是Shot主要用來泛指擊球,另一個是Cut,是在具體分析時指代擊球,也暗示了一種瞄準的方法。還有兩個詞是指碰撞的Kick和Kiss,不是指擊球。

薄厚指什麼?

我們通常在說薄厚時,意思就是擊球的角度大小,角度太大說打薄,角度太小說打厚。

為乜用薄厚形容角度大小?

這個問題值得思考,經常會感嘆語言的奇妙,每一種表達方法都蘊含着一些不容易看出的道理。角度大小為乜要用薄厚來形容呢?切片時才會自然的去想到薄厚,直觀上去看擊球,應該不會自然的使用薄厚。因為一種瞄準方法才讓薄厚這種表達方式普及開,但用久了大家就忘掉當初使用薄厚的原因。

檯球中薄厚說法的由來 運動 第1張

如上圖所示,Cut和薄厚的由來會不會更加直觀一些?前輩們早已經把瞄準問題簡化成了切水果的遊戲,球桿當做刀,目標球就是水果,瞄準進球就是把水果切開,大角度就要切薄,小角度就切厚。

Cut代表的擊球瞄準方法

瞄準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站在目標球後方,面向目標袋口,假想一顆球貼在目標球後面,這顆假想球的球心就是我們目標擊打點,但這種方法需要很強空間想像力和記憶力,尤其在移動了視線之後,再還原假想球的位置場景就非常困難。Cut瞄準法也同樣需要以上述的基本方法為前提,先要找到擊球目標點,然後回到母球後面,面向目標球,將之前找到的目標擊球點沿視線方向映射到目標球上形成Cut Line,這裏需要注意Cut Line不是每次都穿過目標球,在薄球時Cut Line可能在目標球面之外,我們只需要記住Cut Line距目標球球心的水平距離就好,通過Cut瞄準法我們就將立體空間記憶轉化成二維平面記憶,在俯身擺出擊球姿勢之後,也可以輕鬆的找到擊球方向。

檯球中薄厚說法的由來 運動 第2張

在瞄準擊球時,只需要在運桿時保證桿頭會穿過母球中心,就無需再考慮母球,將注意力集中到瞄準目標球的Cut Line上就可以了。Cut瞄準法簡化抽象了問題,方便瞄準位置的記憶。之前課程中提到過戴維斯介紹的重合瞄準法,通過角度來找重合比例瞄準,其實和Cut瞄準法是一樣的道理,找重合比例其實就是在找Cut Line。Cut瞄準法不僅在當時方便記憶,在長久的練習中也會讓準度提高的更快,不同角度球形的擊打方向只需要熟悉Cut Line的位置,就可以快速的做出判斷,快快實踐一下吧,漲球時間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