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刘天锡于唐代迁徙于宁化石壁洞之后,其后代历经开枝散叶,再往他处迁徙。其中,刘氏第128代-刘万千迁往漳平新桥流溪头、第133代-刘八六迁往新桥的易坑头。这两次的迁徙,间隔虽无很远,但当地的地理环境与后续发生的变化,却为当地留下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事件。当地的两个宗祠,虽位于新桥,但由于身在不同的位置,而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命运。易坑头宗祠最近正进行重建;流溪头宗祠则因国家电网的土地征收,而遭到拆除。

2017年8月5日,当刘氏宗亲会结束刘翔墓的祭祖行程后,下午随即赶往漳平的易坑头与溪流头祭祖与凭吊。

(1).易坑头刘氏追远堂

西元1119年(北宋重和二年、宣和元年),刘翔的第十一世孙-刘八六(曾中进士),移往新桥的易坑头(今福建省漳平市新桥镇易坑头)开基、建立家园。当地与安溪县珊屏村一样,是一处与外界隔绝的偏远村落。从当地的地势面貌来看,八六公会选择此处落脚,一方面是因原居地的人口过多迁移,另一方面,想必是为了躲避许多不必要的纷纷扰扰。

 

DSC04419-min.JPG

易坑头,位于离新桥镇约十几里约的山区,在google map上找不到这处聚落。由于宗祠位于更偏远的山腰处,所以当天到达易坑头的入口后,是由当地的宗亲开小车带我们进入。

 

DSC04421-min.JPG

行走的道路,大多没有铺上柏油,而是原始的泥土路,虽然行车的时间约十几分钟,但若以双脚行走,则需花上约两个小时的路程。

 

DSC04420-min.JPG

由于地势为山坡地,所以当地种植的稻子,是呈现梯形的景观。过去,台湾坪林或石碇的山区,也曾有这样的梯田景观,但随著北部农业的没落与水库的画设,当地的农业已消失,而只能从想像中拼凑其样貌。至今,能在异乡中找到这样的景观,实令人感动。

 

DSC04422-min.JPG

宗祠位于山腰处,行经途中,还须穿越一大片稻田。

 

DSC04423-min.JPG

于稻田间穿梭的人群,与稻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景象。

 

DSC04424-min.JPG

易坑头的宗祠,名为「追远堂」,最近正在改建。据同行的刘氏宗亲说,宗祠的土地,过去曾遭当地的王姓居民占用,而引发一些冲突。尔后,台湾与本地的刘氏宗亲出钱买回,才解决祭祖与宗祠用地的问题。

 

DSC04425-min.JPG

这座重建的宗祠,与台湾各地的庙宇相似。

追远堂的出现、没落,以及恢复,历经一段波哲的历程。当时,与我们同行的大陆宗亲提及,自八六公迁居易坑头后,随著定居与人口繁衍,当地曾是一处人口众多的小村落。当地不只有刘氏,也有姓王的居民。在宗祠的对面山腰,曾有一座奉祀观音的佛庙-碧灵宫,据说相当的灵验。然而,随著时代变迁,子孙们陆续迁出,曾荒废一段时间。有一回,祖厝因失火烧毁,仅剩断垣残壁,附近的王氏居民,便将这块荒废的土地辟为稻田。之后,当刘氏宗亲开始寻找八六公的祖厝时,便与他们协调、购地,才得以买回这块祖居地。

追远堂的原址,并不是当时八六公所选的位置,而是在现址旁的几公尺处。宗祠与佛庙四周的山头,名叫新蛇山。佛庙是建在蛇尾端的部分;宗祠则建在蛇脖子的位置。在新宗祠动工前,原址曾有一些石块地基,但在动工后,已全数挖除。

 

DSC04426-min.JPG

追远堂内部,其正在进行贴砖工程。

 

6512535381841.jpg

追远堂旧貌。追远堂原是一间用瓦片与木头搭建的简陋祠堂。

 

DSC04430-min.JPG

在追远堂上方的几公尺处,有一座古墓。

 

DSC04431-min.JPG

这座墓的形制,仍维持原初的样貌。

 

DSC04433-min.JPG

墓主名为刘有志,为八六公的十世孙。从墓碑的年代可知,他是在清道光20年(1840年)修建。距今已有177年的历史。

 

DSC04429-min.JPG

当时,祭祖的刘氏宗亲也前来他的墓前参拜。

 

DSC04435-min.JPG

追远堂的祖先牌位,目前暂厝于宗祠上方。

 

DSC04436-min.JPG

供奉的牌位共有两个。

 

DSC04440-min.JPG

左边的牌位为陪祭祖,其姓陈而非刘氏。

 

DSC04438-min.JPG

右边则为八六公的牌位,由于时代久远,已出现风化的情况。

 

DSC04442-min.JPG

在牌位暂厝厝旁边,也有一座墓,其为有志公的太太。

 

DSC04443-min.JPG

有志公的太太姓陈,与暂厝处的陈氏牌位同姓,或许那座牌位,为陈氏的父母,因陈氏无其他子嗣,所以在她嫁给刘氏后,才一同放于追远堂中,由刘氏后人祭祀(她的墓于道光19年重修,与有志公相差一年)。

 

DSC04446-min.JPG

回程时,再望一次易坑头周遭的景观,当地墓前住家稀少,多为稻田。由于离都会区极远,至今仍保有先人入垦时的样貌。

 

(2).新桥刘氏宗祠旧址

DSC04449-min.JPG

结束易坑头的祭祖行程后,继续前往位于新桥流溪头的刘氏宗祠遗址。新桥的刘氏宗祠,为刘氏的第128代-刘万千,他在西元984年(北宋太平兴国9年;雍熙元年)时,从宁化的石壁洞,移居新桥建厝、定居。

刘万千为刘若连的儿子,他为若连(闽南刘)与若还(客家刘)兄弟分家后的一世祖。

 

DSC04450-min.JPG

流溪头的宗祠旧址,为现在的新桥国家电网公司。2002年时,中共国务院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强行征收新桥刘氏宗祠的土地而遭拆除。事实上,在中共的都市计划下,新桥刘氏宗祠的周边,是划为新桥的市中心与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因此,它被拆除是迟早的事。

 

DSC04453-min.JPG

当时,一行人是聚集到国家电网的侧边,听导览老师解说。

 

DSC04454-min.JPG

在侧边有一块石碑,其立于2009年,意在纪念昔日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简称知青)。知青运动发生于1950年至1970年之间,这是将城市青年送至乡村劳动的运动。虽然,它早在文革时期,就已开展,但它蓬勃发展的时期,乃是在1968年。当时,毛泽东为了解散过去发动文革的红卫兵,而将大批的青年送往乡村劳动,直到1968年,大部分下乡劳动的知青才陆续返回原居的城市。这场运动,造成了无数的家庭被拆散、城市的学术研究停摆,以及青年错失受教的黄金时间等负面影响。然而,它也对乡村带来正面的影响,如:知青在乡村办学讲课,使得当地的教育水平与识字率提高、有的知青于当地发展现代医疗,而破除了乡村相信偏方的迷信,以及重新反思所谓马列毛主义的问题等。

 

DSC04455-min.JPG

这块纪念碑的设立目的,正是在纪念这批知青下乡的艰苦岁月。当他们在回到原居的城市,迈入中老年后,曾与当时一起下乡的伙伴,重游旧地。

 

DSC04456-min.JPG

宗祠的确切位置,就位于围墙的后方。

 

6512533221199.jpg

宗祠旧照(其只有照到侧面,不是很清楚)。

 

DSC04457-min.JPG

电网公司四周,已建起密集的房舍。

 

DSC04458-min.JPG

当地会叫「流溪头」,正与这条溪的行经之处有密切关系。

 

DSC04460-min.JPG

刘氏宗祠的位置,就位于电网公司的ㄇ字型办公室的位置。

 

DSC04464-min.JPG

过去,当新桥的刘氏宗祠遭拆时,曾有一批刘氏子孙前去里面抢救一些珍贵的文物。由于他们公开与政府对抗,还因而遭到逮捕。当时,从中抢救出来的文物之一,即是这块由北宋哲宗皇帝赏赐的「天诰命三代」匾额。

「天诰命三代」三代,意指新桥刘世的三代子孙都中进士。刘氏第130代孙-刘弼(百二)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考中丁未科许世安榜进士(赐礼部进士);其子-刘棠(君美),又于元佑五年(1090年),考中辛未科马涓榜进士;其孙-刘琮(七二)也中进士。由于子孙三代连中进士,使得当时的皇帝-宋哲宗便赏赐这块匾额给刘棠。刘弼之子-刘棠,为祖孙三代中,成就最高者。

刘棠,字君美,号万章。他在元佑年间中进士后,由于擅长诗词歌赋与琴棋书画,人品端正,而曾获选为皇子的老师。他本身为官清廉,苦民所苦,曾用计说服哲宗免除家乡百姓的重税,另也编篡哲宗御书100册,以及如实呈报饥荒,以救助百姓等数项功绩。

 

DSC04468-min.JPG

目前,这块匾额,是由昔日刘氏的家仆后人-刘成光先生所藏(照片最右者)。刘成光的祖先本姓萧,祖先原为刘氏的家仆,有一回,宗祠失火,这位家仆奋不顾身,冲进火场,将宗祠内的香炉抢救出来,刘氏的先人见状相当感动,而赐姓刘,将其视为子。至今,这位刘萧家仆的后人,仍遵循祖训,守护刘家先人,且随著时代变迁,他们已成为当地仅存的一户刘氏。

 

DSC04466-min.JPG

新桥镇人民政府,其象征著当地为新桥的市中心。

 

DSC04470-min.JPG

在人民政府四周,房舍密集,人来人往,相当热闹。

 

流溪头与易坑头宗祠,因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命运。当位处深山的易坑头宗祠正进行改建,并庆祝著即将到来的安座大典时,位处市区的流溪头宗祠,却早已消失,不为人知。这座消失的宗祠,为新桥一世祖的祖居地,因此具有身为新桥刘氏开基祖的重要意义,若不是听从导览老师解说,实在很难想像当地曾有一座百年宗祠。中共国务院为了兴建国家电网办公处,强行拆除这座承载在地家族之迁徙轨迹的老厝,凸显了在专制政权下,小老百姓无法对抗国家暴力的无奈。尽管这样的拆迁问题,在身为民主国家的台湾也相当普遍,且破坏的程度,与中国不相上下,但面对管制集会、言论自由的中共,小老百姓所能做的努力更显微薄。至今,随著宗祠消失,刘氏的子孙也跟著四散,仅留一户中心的家仆后人,守护当时的先人足迹。然而,比起流溪头,易坑头居住环境在当时却显得更加宜人。

若仔细比对,当刘万千于北宋年间,从宁化移居流溪头后,仅传承五代(第128-133代),其五世孙-八六公,就移居位处深山的易坑头。他会迁居的原因,我们可以说,他可能是与兄弟的感情不睦(辈分中,他排行老三,为最小,且旁系的兄弟与姪子加起来超过十人),或是流溪头的腹地不大。总之,当地就是不易生活,才会离开。当八六公移居易坑头后,后人整整繁衍了13代(第133-146),历经261年(1119-1380年),才往外迁徙,会居住的如此久,正与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易坑头,虽位处深山,行走所需耗费的体力,远超过属平地的流溪头,但山区自然资源丰富,且具有阻隔性,当人口过多,只须往附近的山头移动,另辟家源。事实上,当地的稻子满布的梯田,在过去的农业社会中,正象征著,这是处赖以维生之地,且人们也可躲避外界的纷扰,享受宁静清幽的环境。正是这样的特点,才会使得易坑头得以承载更多的人口。

当易坑头繁衍至一定程度的人口后,使得第146代的二十四郎公,再往外迁徙,但新居地的腹地狭小,使得第148代的胜源公,再往外迁,而来到也是与世无争的安溪珊屏。这处聚落的地理环境,正与易坑头类似。

 

参考资料:

刘建辉、刘新木总编篡(2004)。彭城堂 刘氏族谱。新北:刘毅斋祭祀公业(未出版)

詹柏山(2014年5月5日)。宋代漳平进士刘棠事略。XHREN 象湖人。2017年8月12日,取自 http://www.xhr123.com/NewsData.asp?id=3590

维基百科()。上山下乡运动。2017年8月12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A%E5%B1%B1%E4%B8%8B%E4%B9%A1%E8%BF%90%E5%8A%A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