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新埔鎮,過去曾為平埔族道卡斯族的居住地,約在清雍正元年,有少數的客家人於此開墾。剛開始,這些來此開墾的客家人,是與道卡斯人租地的漢佃,或以買斷等方式入墾。之後,在道卡斯人忽視土地所有權的觀念下,所有的土地均落入漢人之手。位於新埔西邊的枋寮莊,與新埔街開墾的時間相近,至今仍為一處農田滿布的鄉村。

枋寮地區,為一處客家聚落,當地約在清雍正年間,始有客人入墾。當地在過去曾發展過鋸木業而得名「枋寮」。枋寮的地名來源有兩種,其一是當地早期為一片原始森林,而來此的客家移民於此搭建鋸木板的工寮,在客語中,「板」與「枋」同音,而得名「枋寮」;另一說法,取自日人安倍明義,當地因鋸木工人「以木板搭建工寮」,而得名。不論這兩個地名的說法何者為非,枋寮一名,都與當地鋸木業的發展息息相關。戰後,枋寮莊被一分為二,分為「上寮」與「下寮」兩裏。

枋寮在清乾隆年間,因林爽文事件而興建了一座義民廟。這座廟至落成開始,即為當地與鄰近區域的信仰中心(如:南桃園與新竹縣等地,都有義民廟的祭祀圈),隨著後面移入的大家族的獻地擴建下,逐成為全臺的義民廟之首(全臺各地的義民廟,均為它的分支)。從日據時代開始,每當義民廟舉行祭典時,都有許多重量級的官員(如新竹郡守、總督府技師、中華民國歷任元首)前來參拜。此外,義民廟在近幾十年,也於鄰近的竹北地區創建以「義民」為名的中學。

至今,仍居住在當地的家族,以劉氏、林氏,以及陳氏為主。從他們開墾至今,於當地留下了許多文化資產,如:劉氏雙堂屋、林氏新瓦屋聚落、菸店古厝、土地公廟,以及一系列的小地名,如:水底橋、雷公坡、塘肚、三板橋,以及太平窩等。當然,其在戰後因有興建新的社區(如昌益社區),使得當地也有許多來自外地的住民移入。

(1).下寮裏-下枋寮、義民廟、水底橋、伯公下、菸店、新瓦屋、土地公廟

DSC06323-min.JPG

當天我順著竹14道路進入枋寮莊,而首先抵達的區域即是「水底橋」。

 

DSC06324-min.JPG

水底橋現改稱為義民橋,其是意指「過去每當遇洪水即淹沒的橋」。在早期,在從枋寮通往竹北之間,夾了一條鳳山溪,過去為了通行方便而建造了一座低矮水泥橋。這座橋每當遭遇洪水時,即會遭水淹沒而無法通行。之後,在民國69年(1980年)改建後,淹水問題纔得到緩解。
 

DSC06325-min.JPG

往橋下的鳳山溪望去,這條溪目前因非為雨季,所以溪水量較少。

 

DSC06326-min.JPG

順著路走約幾公尺,可看見一座名為「昌益」的小社區。
 

DSC06327-min.JPG

這座社區建於民國60年代,居民結構不再是純客家人,而是包含閩南與外省人。

 

DSC06328-min.JPG

在社區對面的山腰上,另有一座小土地公廟。

 

 

DSC06329-min.JPG

這座土地公廟名為「下枋寮水尾福德祠」,水尾應是指鳳山溪尾。據廟的沿革紀載,這座廟建於清乾隆中葉,最初是以石板刻上土地公的字樣,並祭拜,其主要是當地開墾先民為了祈求開墾順利而建。之後,它曾經過改建成較大的廟。爾後,到了民國96年(2007年)時,因祭祀的人數眾多,原空間不敷使用,便在改建成現今的樣貌。

 

DSC06331-min.JPG

這座經過重建的廟,其內部的空間相當明亮,它現在的位置,是由當地地主-範氏所捐贈。

 

DSC06332-min.JPG

廟裡供奉的土地公,外型可愛,且具有福相。

 

DSC06330-min.JPG

在廟右側的牆上,另有貼上一張水尾福德祠在改建前的樣貌。從照片中可知,這座廟在改建前,是一間體積小,且埋於竹林中的小廟。
 

DSC06334-min.JPG

位於廟旁邊,另有幾座墳墓。這些墳墓與土地公廟並無關係,而是後來的居民與當地地主買地興建的。

 

DSC06336-min.JPG

來到距土地公廟不遠處的小聚落,此處的房舍多為過去傳統的土角厝。

 

DSC06338-min.JPG

在其中一座房子前,還看得見過去在還未有自來水的時代,居民為了用水而挖掘的水井。

 

DSC06339-min.JPG

當今這樣的土角厝,在臺北地區,除了在石碇、坪林的山區可以見到外,僅就只有來到外縣市才能看見。

 

DSC06341-min.JPG

有的房子還在大門前掛上「河南堂」的堂號。這樣的堂號,在枋寮聚落中,相當的常見,其似乎是當地居民祖地的堂號。
 

DSC06345-min.JPG

走出聚落,來到位於其對面不遠處的位置(義民路三段622巷對面),此處另還有一間小土地公廟。
 

DSC06346-min.JPG

往這座土地公廟望去,其內部並無神像,不知是遭偷竊,還是一開始就沒有。
 

DSC06347-min.JPG

從廟外面祭祀天宮的香爐望去,這座石砌的香爐,外觀可說是充滿了古老的氣味。
 

DSC06350-min.JPG

這座廟的四周的道路狹小,僅只有一條灌溉用的圳溝。

 

DSC06352-min.JPG

往前走來到義民路三段431巷的位置,此處為當地的一處小聚落-新瓦屋。此處的新瓦屋與六家的新瓦屋同名,其意指興建的大瓦屋。當地的家族姓林,與位於義民廟附近的菸店林氏為同一支派。新瓦屋的先人-林浩流於清代時,在義民廟附近建造一座三合院大宅,之後因子孫眾多,空間不敷使用,而於此處再興建一座新的大宅。

 

DSC06353-min.JPG

在新瓦屋聚落中,仍保留了多間三合院,其最初只有一間,後來因子孫眾多而於周圍再建新的房舍。
 

DSC06355-min.JPG

有的古厝雖保留外觀的型態,但有經過整修。
 
 

DSC06358-min.JPG

據當地居民說,新瓦屋即是指這棟以塑膠屋頂覆蓋的古厝。這座古厝的左右護龍,目前僅只有左邊還維持原樣,左邊已拆除改建成一棟透天厝。
 

DSC06357-min.JPG

走近一看,新瓦屋正廳的建築形式,是以壘石、紅磚,以及土角興建而成。
 

DSC06359-min.JPG

往前走,繼續來到新埔義民廟。義民廟建於清乾隆53年(1788年),興建緣由是因乾隆51年(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所致。

清乾隆51年,林爽文於今臺中大里地區展開一場擴及全島規模的反清事件。當時,林爽文的部將-王作沿著北路前進,並攻陷整個竹塹城,並一路搶劫地方百姓。這時,為了反擊林爽文的攻擊,時任淡水廳幕友的壽同春便籌組義民軍,並邀請當地(六家地區)的仕紳-林先坤為義首。之後,在積極抵抗下,整個反清事件終於乾隆53年平定。然而,死在這場事件中的人,共有百餘人,且時有傳出亡者的哭聲,這使得集體收容這些亡者的呼聲出現。

當時,原本要將這些亡者的遺骨合葬於湖口鄉,但載運祂們的牛車在經過枋寮莊時,便不受控制。爾後,在經焚香禱告、擲筊杯後,才得知祂們有意葬於此,而於現址設置義塚。不久,乾隆皇帝為獎勵全臺各籍義民協助官方平定林爽文事件,而賜給當地客籍義民「褒忠」的封號。在獲得褒忠的封號後,當地義首之一的王廷昌便會同其他義首-林先坤、黃宗旺,以及吳立貴等人一同討論建廟事宜,並呈請平臺將軍福康安批准。終於,義民廟於清乾隆53年破土,並於55年完工,得名「褒忠亭」。

褒忠亭至今不僅是整個新竹地區最大的廟宇,歷任總統幾乎都曾前來此廟參拜,且分佈在全臺灣大部分地區的義民廟也全是祂的分靈廟宇。此外,它目前也於鄰近的竹北地區創建了一所以「義民」為名的中學。

 

DSC06360-min.JPG

往義民廟周遭的區域望去,不只有讓前來參拜之香客購物的商店,像是枋寮地區的派出所與眾多房舍也全都聚集在義民廟四周。由此可知,義民廟可說是整個枋寮地區的中心。
 

DSC06361-min.JPG

在廟外的庭園中,另可看見幾座由前人捐建的石馬或石獅。
 

DSC03590-min.JPG

往石馬的基座望去,上面的捐獻者為的新竹州知事,捐獻日期日據昭和九年,其是為了慶祝中元普渡而捐獻。協助捐獻的委員為-林代保、陳阿伸,以及劉河水等地方仕紳。

 

DSC03591-min.JPG

往大門內走去,義民廟的建築雖歷經整修,但仍維持過往的小廟型態,它目前已登錄為國定三級古蹟。
 

 

DSC03603-min.JPG

往廟裡走去,廟內部供奉的義民爺神位,至今仍為石碑而無神像。

 

IMAG0779-min.jpg
這座神位上,刻有「勒封」的字樣,其本是意指皇帝冊封之義。
 
 

DSC03612-min.JPG

在神位上方,另可看見幾座歷代仕紳奉獻的匾額。
 

 

DSC03594-min.JPG

在神位左側的長生祿位供奉處,供奉了三座過往賢助建廟的地方仕紳,他們由左至右分別是劉朝珍、林先坤,以及陳資雲。在近年學者的考證中,這三位仕紳除了林先坤有參與義民軍籌組與建廟外,劉朝珍與陳資雲兩人並無參與。然而,他們之所以也會列入建廟先賢的行列,應是在義民廟落成後,逐漸成為新埔地區的大地主所致。
 

DSC03609-min.JPG

在神位的左側,則供奉了王廷昌、吳立貴,以及黃宗旺等創建者的神位。
 
 

DSC03599-min.JPG

在服務臺周邊的牆上,另掛有歷任總統的參訪紀念照,如蔣經國、李登輝,以及陳水扁。
 

DSC03598-min.JPG

在幾年前,馬英九、吳敦義,以及蔡英文也有來參拜。


新埔義民廟除了上述的幾位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外,在日據時期,也曾有多位日本官員前來參拜。就如日日新報於大正13年(1924年)所報導的該廟祭典可知,當時除了當地居民外,像是新竹郡的大橋郡守、島田技師,以及總督府的高瀨技師等數十位官員都一同來共襄盛舉。
 

 

DSC03600-min.JPG

義民廟的整體空間外觀,看起來相當的新。
 

DSC03617-min.JPG

來到義民廟左側的小公園,供奉義民爺遺骨的古墳,就位於這座公園內。
 

DSC03619-min.JPG

從公園入口走至義民爺古墳的路程約三分鐘,而在入口的左右兩側,另設有宛如日本神社的石燈籠。
 

DSC03620-min.JPG

義民爺的古墳從外觀來看,其在建廟之後,應陸續有經過修繕,它除了有埋葬因林爽文事件犧牲的義民,另也有收埋於同治元年(1862年),因戴潮春事件犧牲的義民。
 
 

DSC03621-min.JPG

在這座墓碑左側的十四大莊,為分佈在桃竹地區的義民祭祀圈居民。
 
 

DSC03622-min.JPG

刻在右側的立碑年代,為創建年-乾隆51年與大正12年(1923年)(因戰後的仇日行動而塗改為民國)重修年。
 

 

DSC03618-min.JPG

看完墓園後,往墓園周遭的公園景觀望去,義民廟方會規畫這座公園的原因,除了是善用古墳周邊的土地,另也似乎是為了消除人們對墳墓的恐懼感。
 

 

DSC03625-min.JPG

從公園外遠眺,可看見竹北市區。
 
 

DSC03627-min.JPG

在廟左側處,有一排供香客購買當地特產與供品的小商店。

 

IMAG0805-min.jpg
看完義民廟後,繼續來到義民路320巷的大伯公廟附近的區域,此區域另有一地名-「伯公下」,其意指伯公下的方的聚落(下,是因當地的地勢稍低而得名)。
 

DSC03628-min.JPG

大伯公廟的興建緣由,據廟的沿革紀載,這是當時來此開墾的居民為了尋求心靈的寄託而建。當地原本為一片樹林,而居民就在一棵大樹下立石膜拜,不久後,又建起一座石砌小廟。戰後,小廟遭樹壓倒,而改建為規模較大的小廟,在民國89年(2000年)時,又再次改建為現今的樣貌。
 
 
DSC03630-min.JPG
廟內部的神像與牆壁,看起來相當的新,其過了十年,仍維持如新。
 
 

DSC03633-min.JPG

在伯公廟前方的聚落與田地,外觀仍無太大的變動。
 

DSC03631-min.JPG

在廟的旁邊,另還有一間土角厝,這間土角厝的外觀,另可看見紅磚修補的痕跡。
 

DSC03640-min.JPG

順著路走,繼續來到一間名為西河堂的林氏古厝。這間古厝為廣東人林浩流所建,其為剛纔看見的新瓦屋子孫的祖屋,當地另有一地名為「菸店」。菸店之名,源自當地在清代與日據初,為販售鴉片以供人吸食之地
 
 

DSC03641-min.JPG

菸店現今的外觀,是在昭和二年(1928年)時,所改建後的樣貌(菸店雖未列入古蹟,但其維護程度,並不輸當地另一間列入古蹟的劉氏雙堂屋)。

 

DSC03642-min.JPG

菸店公媽廳的外觀,散發出一股純樸的古味(內部的牆壁與地板看起來相當乾淨)。
 

DSC03643-min.JPG

左右兩側牆上的題字與水墨畫的大意為,世代傳承與子孫延綿不絕。

 

DSC03650-min.JPG

往外看出去,另有不同的感覺。
 

DSC03653-min.JPG

回到菸店門口,往其對面的田園望去,約略可從遠處看見一排排的房子。
 

DSC03654-min.JPG

順著路一直走,在穿過前方高鐵的橋樑後,即是上枋裏。


(2).上枋裏-雷公坡、塘肚、雙堂屋、三板橋、太平窩、土地公廟

DSC03655-min.JPG

順著路走,在跨越燒窩炭溪的區域,另有一地名-雷公坡。「雷公坡」之名,意指受雷雨影響的坡頭,是因過去當地溪中原築有陂頭,以攔溪水灌溉附近的農田,每到夏季午後的雷陣雨時,常常會將坡頭沖壞而得名。
 
 

DSC03656-min.JPG

離雷公坡不遠處的燒窩炭溪,已經過整治,而看不見原有的坡頭形式。

 

 

DSC03711-min.JPG

農田旁的水圳(枋寮國小旁)。
 
 

DSC03712-min.JPG

來到枋寮國小的所在位置,此為枋寮聚落的唯一所學校。枋寮國小創建於大正12年(1923年),原為新埔公學校的分教場;在昭和三年(1929年)時,獨立設校;民國57年(1968年),更名為新竹縣新埔鎮枋寮國民小學至今。
 
 

DSC03710-min.JPG

在枋寮國小附近的區域,另有一地名-「塘肚」。當地在清初時,當燒炭窩溪流經此處時,因地勢低平而容易積水,其外觀就宛如是池塘內部,而稱「塘肚」。
 
 

IMAG0859-min.jpg

位在巷弄對面的水田間,另有一間小土地公廟,這應是當地人的信仰中心。
 
 

IMAG0861-min.jpg

這間位於田中的土地公廟外觀,其相當的簡樸,牆身的顏色是以灰色與白色為主。
 

IMAG0862-min.jpg

在廟的入口處另有加裝大門,其似乎是曾遭小偷光顧所致。
 

IMAG0863-min.jpg

廟內的土地公像看起來相當的新,且牆壁有經過粉刷。

 

DSC03714-min.JPG

在沿著義民路往新埔市區的方向走,來到與南平路的交叉口,此處另為一處小聚落-太平窩。太平窩原名殺人窩,後因名稱不雅而改名(名稱應與漢人遭原住民出草有關)。
 
 

DSC03715-min.JPG

太平窩的房舍,與一般的鄉村無異。

 

DSC03716-min.JPG

它的土地公,位於田中央。

 

DSC03717-min.JPG

這間土地公廟有經過整修。

 

DSC03720-min.JPG

廟裡的牆壁有歲月的痕跡(土地公像為石碑+木刻)。

 

DSC03721-min.JPG

由土地公廟往外望去,整齊排列的稻田,看起來相當舒適。

 

DSC03722-min.JPG

稻田間的水圳,有分水的汴頭。

 

DSC03724-min.JPG

附近還有一座大廟,廟的左側,也有一間土地公小廟。

 

DSC03725-min.JPG

附近的水圳旁,有一座洗衣寮。

 

DSC03726-min.JPG

這座洗衣寮的水,並非山泉水,而是圳溝的水。

 

DSC03727-min.JPG

洗衣寮旁,即是大同瓷器公司。

 

DSC03728-min.JPG
順著路走,來到通往新埔市區的一座陸橋附近,此處另有一地名-「三板橋」,其意指三塊木板鋪成的橋。當地因有一條小溪將道路一分為二,居民乃鋪設三塊木板以利行走而得名。
 
 

DSC03729-min.JPG

這座橋名為義平橋,建於民國72年(1983年)。


新埔的枋寮地區,雖然至今仍為一處鄉村聚落,且地名與鄰近的新埔相比,較不為人所知,然而,當地的義民廟在歷經日積月累的政治手腕形塑下,已成為全臺灣的義民信仰中心。至今,有關於義民廟的研究論文,數量可說是相當可觀,再加上其另有投資教育事業,使得「義民」一名,更被許多竹縣中學生所熟知,且就讀義民中學的學生,每年都會前往該廟進行一次的例行性朝拜。此外,像是臺灣的歷任總統也都會來此參拜。這些活動,使得義民廟已成為臺灣社會有名望之人展示其權力的重要集會場所。因此,就以新埔的中心地位而論,枋寮遠比新埔市區還來的重要,且更具歷史性。整個竹縣地區的大家族(如上述的林先坤與劉朝珍)都曾在此留下豐富的歷史足跡。
 
這個地區,自成莊至今,一直維持鄉村的型態,實屬難得。事實上,保留昔日林氏與劉氏的聚落與義民廟,並不足以展現枋寮聚落的歷史性,還需具備其原來的環境-鄉村,才能如此。換言之,營造一處歷史聚落於過往的場域質感,才能讓它的歷史性得以伸展。當然,這樣的聚落與氛圍,並不是刻意保留,而是政策使然。如果有一天縣府施行土地重劃,其也可能與鄰近的六家一樣,產生變化。


枋寮、照門聚落參考資料

黃有福(2004)。從地名看新埔。新竹文獻,15,14-40。

黃卓權(2008)。義民廟早期歷史的原貌、傳說與記載-歷史文本與故事的探討。臺灣文獻,59(3),89-12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