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呂世明

「說實話,我現在有點想念『爛片』了。」

A君是某影城經理,當他拿到3月院線影片目錄時,不由得咂咂嘴,嘆口氣說:「目前我已經放棄三月,即便《驚奇隊長》過十億,這個月可能也非常不理想。」

進入三月,內地院線目前除了本週即將上映的復仇者聯盟系列影片《驚奇隊長》之外,《阿麗塔:戰鬥天使》將進入收尾,《馴龍高手3》和《綠皮書》口碑已經非常的好,賣得也不錯,但仍然難撐大局。

迄今為止,通過對貓眼&燈塔(暨原淘票票)專業版APP的觀察,情報君發現在《驚奇隊長》之後,三月大部分定檔影片的想看指數均未超過10萬人,市場低迷可見一斑。

去年三月內地有春節檔的長尾效益,加上《黑豹》《環太平洋2》《古墓麗影》等影片,整體票房突破50億;2017年四部進口大片《金剛狼3》《金剛:骷髏島》《一條狗的使命》和《美女與野獸》共同撐起了33億票房。

2019年第一季度,可能因為三月低迷,達不到預期的增幅,這使得院線影城對於「國產爛片」反而有了一種莫名的期待。

三月現狀:把冷檔期讓給引進片,

國產片寧願頭鐵進春節檔

其實總體來看,近年3月大都成為了進口片大片扎堆上映的時間節點。因為2月是內地的春節檔,同時也是美國電影學院(暨奧斯卡)的頒獎季,商業性的大片數量較少。頒獎季之後,會有一些 「藍領影片」上映來滿足部分影迷。

▲註:2014年前的貓眼評分參考性較低

同時伴隨著好萊塢Metoo風暴和黑人電影崛起,近兩年像《灰姑娘》《黑豹》《驚奇隊長》這樣影片也可以在奧斯卡頒獎季前後上映,女權、多種族和黑人也更多可以在好萊塢佔據到相對主動的地位。

近八年,國產片可以進入三月票房榜TOP3,大都是一些春節檔長尾效益明的影片。目前似乎只有《北京遇上西雅圖》和《葉問3》算表現不錯,其他大部分國產片均乏善可陳。

今年春節檔影片扎堆,導致除《流浪地球》之外的大部分影片盈利狀況都不理想,甚至《神探蒲松齡》《廉政風雲》有可能面臨巨額的虧損。雖然《新喜劇之王》整體製片費用不高,但面對目前國內巨額的發行費用,也使得該片整體盈利狀況非常不理想。

其實像《廉政風雲》《神探蒲松齡》此類影片,是完全可以填補到目前3月檔期的空缺的,畢竟在觀眾羣體更龐大、影迷口味更挑剔和口碑下沉迅速的春節檔,沒有過硬的實力是無法駐足的。

反過來再看,就目前的情形,即便《驚奇隊長》有10億+的表現,但仍然缺乏更多的進口A級大片、3月這個以往進口片主導檔期,因僅有一部《驚奇隊長》,導致目前檔期有相當的真空,國產片不能及時補位是很大的遺憾。

本來在3月8日要上映的文藝片性質的《過春天》和俞飛鴻主演的《在乎你》,但迫於《驚奇隊長》的壓力,兩片紛紛調整檔期。更令影城頭疼的是,3月22日將扎堆上映6部進口小片,但沒有一部可以獨撐市場。

中國電影市場需要「爛片」的背後:

項目開發滯後問題長期存在

目前國內的電影市場,在前導開發期往往是參考往年的成功案例,雖然在成熟電影產業體系下,續集、衍生和附屬產品的開發是很必要並節約成本的,但就實際效果來看,在市場和觀眾變更和迭代速度加劇的情況下,項目的開發仍然長期滯後於發展。

當然,前面影城經理所提到的「爛片」,並不是指票房低、評分差的影片,而是最近幾年一些票房尚可、評分不高,快銷品色彩濃重的影片。但這些影片在面對其對應觀眾和粉絲的評價,反而大都是及格甚至良好的。

譬如前兩年「爭議巨大」的郭敬明,四部《小時代》票房累計近18億票房,雖然整體評價慘到不行,但對於內地票房的貢獻還是很大的。

同樣,在《致青春》之後出現的若干部票房尚可的青春片,也都面臨著高票房、低評價的局面;甚至像《大鬧天竺》《爸爸去哪兒》《分手大師》《惡棍天使》這樣的影片目前我們都極難看到。

關於這些影片的差評,或出於對影片價值觀的批評,或出於對影片演職人員的個人好惡,但不得不承認,僅就完成度和流暢性來看,大部分影片反而是及格的。這也是這部分影片能夠獲得票房肯定的基礎。

要知道,這部分影片既沒有出現 「詐片」行為,票房走勢也沒有出現那種幅度驚人的跳水。或者說,僅就受眾羣體而言,他們至少是代表了一部分觀眾的心聲,這可能也是相當一部分反而影片做不到的層面。

目前中國電影市場,對檔期有相當的依賴程度。但近些年市場整體的發展有一個好的趨勢,便是每個檔期的寬度和厚度都有增加,同時也會出現在相對低谷檔期的一些小爆款。

所謂檔期的寬度和厚度增加,通俗一點說就是,原來春節檔可能只有一週到十天,但現在頭部影片可以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都擠入票房前三名,其票房堅挺程度也比往年有增強。

其實韓寒《乘風破浪》整體製作流程也不長,這也證明我們是可以用較短時間來打造賣座影片。即便如此,國內項目的開發長期滯後的問題依舊致命,這也導致內地現在缺乏一套完整的產業鏈。

因近兩年,市場的風險加劇,導致片方在投資時更為謹慎,缺乏中小體量的速成和精品戰略,大量影片積壓過久,導致時效性很差。

完備的工業體系和多元化的市場,

亟待「爛片」添補空白

之所以好萊塢有完善的工業和商業體系,主要就在於他們的檔期規劃很合理,大部分影片甚至可以做到提前一兩年便定檔。同時,北美的電影市場會受到頒獎季、體育比賽、電視熱播劇集(以及近兩年崛起的流媒體視頻)的影響,他們的檔期會被切割的很分散。

目前大部分好萊塢影片可能在北美的票房基本和成本持平,更多是需要全球票房來盈利。同時,近兩年,流媒體和互聯網對好萊塢衝擊明顯,甚至也在分割他衍生品、藍光和DVD等傳統媒體介質的市場。

美國目前電影檔期的模式是由傳媒所決定的,也是由他們的工業體系下大家整體戰略思想所構成的,不會存在絕對的利益分配不均,因為大家在項目開發時,所針對的目標觀眾羣體很清晰,出現意外的黑馬通常也是因口碑帶動激發了潛在的受眾羣體。

但好萊塢的模式全球都無法去模仿和COPY,畢竟他已經吸納了全世界範圍內幾乎所有的電影精英人才為其服務,也構建出一套完整的價值觀體系和電影表現手段。

但我們內地市場,目前還不夠完善,無論是工業體系還是市場結構仍然很單一,這也是為什麼拍sir一直都要力挺《流浪地球》和支持中國科幻電影的長途發展。

其實即便是在好萊塢和全世界其他範圍,快銷品性質的「爛片」都是產業體系下不可獲取的重要元素,甚至評價不及格可以大賣的影片的比例要高於國內。

《暮光之城》《五十度X》系列影片,後兩部《飢餓遊戲》影片,他們整體評價都差到不行,仍然在大量粉絲的支持下,大賣特賣。

這個情形和前面所提到國內情況很相似,在很多時候,評論界對影片的評價往往會和市場反應是背道而馳。評論界所提及和抨擊的「價值觀」問題在大部分觀眾眼裡並不是最緊要的。

當然,近兩年伴隨自媒體的興起,更為主觀的表達和極端的批評也更容易獲得很多人的青睞和支持,大家對於「爛片」的界定也變得更為複雜和有趣。

其實內地不乏「口碑不佳」的影片,但我們又沒有太好的市場環境去支撐這些影片。雙九破八的《綠皮書》其實是理應享受到破五沖六的待遇,《馴龍高手3》作為完結篇,在全世界範圍都大賣。

好在於《綠皮書》的爆發,多少緩解了三月的壓力,但想撐起國內目前三月市場,仍然略顯不足。包括在3月22日上映 《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部在全球範圍內熱到發燙的影片,國內的票房回報也不會很樂觀。

這樣看來,我們在構建完善的市場體系時,要為不同觀眾準備不同的影片。好萊塢在頒獎季結束後,會有為藍領工人準備的一些簡單粗暴的B級動作片,同時,一些獲獎影片也會在市場有固定的份額。

那麼國內所謂「藍領工人影片」,自然就是為一些要求不高,更多追求基本感官刺激影迷所準備的「爛片」,這部分觀眾的也是我們國內的觀眾,他們可能似乎沒有什麼追求和必要來提高自己的觀影素養,甚至看了N部這樣的影片也記不住任何的情節。

但他們仍然是市場不可或缺的消費者,也是能添補冷清檔期最為重要的票房貢獻力量,這也是我們目前在構建多元化電影市場時,同樣需要格外考慮的問題,畢竟以我們現在的電影產業的體系,想打造大量優質精品電影,尚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